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基于这个现实,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先生提出了“物流冰山”说。
1)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特别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漏掉哪部分,计算哪部分,物流费用的大小相距甚远。
2)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个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如果只计算运输和保管费用不计算其他费用,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信息等全部费用的计算,两者的费用计算结果差别相当大。
3)把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去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入物流成本中去等都与物流费用的大小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说物流费用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物流冰山”说反应了物流成本的隐匿性
1970年。
第三利润源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在1970年提出的。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是“第二利润”。然而,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约困难的情况下,人们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第三利润源泉”的说法。
这实际上就是物流冰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