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施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基础上,整合周边农村地区,设立萝岗区,管辖面积达393平方公里。
目前,广州市萝岗区辖区内有夏港、东区、联和、萝岗、永和(含广州科学城)5个街道和九龙镇。全区(萝岗区)总人口为31.3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8万人,登记外来居住人口15.55万人。
广州东部将建设成为:
*能够适应广州作为华南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要求的新城区;
*最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绿色生态新城。广州开发区所处区域不仅产业发达,而且生态环境优良,所处区域的萝岗拥有风景秀丽的天鹿湖景区、羊城名胜之一的“萝岗香雪”;
*产业结构优化,能适应全市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新区;
*广州市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基地;
*广州市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广州开发区--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穗港澳黄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以此为中心,1.5小时的车程半径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广州机场有直飞马尼拉、纽约、东京、大阪、曼谷、新加坡、悉尼、墨尔本、洛杉矶等国际城市的航班。水路距香港65海里,从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乘高速喷射船出发,约1小时航程可抵达香港。
A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现代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用地基础设施完善,具备较好的投资环境。
B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泛聚集各类科技和人才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和科技的有效结合。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实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等组成。1998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
〓〓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核心园区,于1998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启动。该区域规划设计科学、地理位置优良、交通运输便利,实行生态优先,开发建设起点高,是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1世纪的标志性科技工程、未来广州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样板区、现代化新型城区和休闲旅游景点。现已进驻有IBM、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百事高、SONY、丰田研发、威创日新、杜邦、郎圣药业、旭丽工业园、香雪制药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科学城的发展方向: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益的投资创业软环境,以产、学、研为主,辅以配套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
科学城的功能分区明确,分为六大区域,即中心区、高尚住宅区、微电子信息产业区、生物技术产业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区、市政设施及其他产业区。
占地1.6平方公里集办公、科研、金融、商贸、博览、文化、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科学城中心区经过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后,已经动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一个美丽舒适、功能齐全的城区中心。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乃至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和摇篮,其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是计算机及软件、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环保设备等。随着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道路、景观、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高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个面向21世纪的美仑美奂的生态园林城区将在珠江三角洲腹地崛起。
广州出口加工区
实行“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政策的综合性对外开放特殊经济区域
按照“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针,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集中规范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广州出口加工区是2000年4月经国家批准成立的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之一,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内。出口加工区定位为海关对进出口加工区的货物及区内相关场所进行24小时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在出口加工区内可设立:
★ 出口加工企业;
★ 专为出口加工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仓储企业;
★ 经海关核准专门从事加工区内货物进出的运输业。
用地规划:
该地块交通条件优越,北靠广深高速公路,南临广九铁路、广深公路,未来的广九铁路货运站设在附近。区内的主干道与黄埔新港相连,方便监管货物的转关运输,且可以依托广州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
按照“科学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封闭、快速启动”的原则来推进。规划建设主干道宽30米,区内环路宽8米,标准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通关查验场面积10万平方米。
出口加工区内现已建成国内第一个轿车出口基地——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保税区
实行“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政策的综合性对外开放特殊经济区域
1992年5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1993年5月通过验关正式营运。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管理模式,实行“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政策的综合性对外开放特殊经济区域,实行境外与保税区之间的货物进出自由、外汇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主要开展加工贸易、保税仓储、物流配送、国际服务贸易及商品展示,为珠江三角洲众多出口加工企业提供贸易、保税仓储、物流配送、保税展示等多功能服务和经营空间。
广州保税区分四个主要功能园区:电脑工业城、南方进口汽车城、出口加工园区和国际物流园区。区内已建成报关大楼、专用码头、保税仓库、通用厂房、露天堆场、展示厅、海关货检场等设施。
广州保税区鼓励发展的行业: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加工制造。
用地规划:
广州保税区规划用地分为一期和二期用地,保盈大桥将一期和二期连接起来。其中,一期主要发展商业贸易、仓储、展示、商业性简单加工、码头及公共服务等行业;二期主要用于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高科技产业,规划建设电脑工业城。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1981年10月15日,随着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1985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中央1985年85号文件说,“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为了发展东南经济,加强对台工作,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
1992年,又进一步扩大到沿江岳阳等五个城市。确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南通、连云港、青岛、威海、烟台、大连、秦皇岛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大都位于沿海地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
一、简介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为:
(1)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2)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3)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
(4)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对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吸纳和辐射作用(5)获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让和出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