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镇好玩的地方有碉堡式炮楼、纂香书室、江屋村建筑群、凤岗文化活动中心、凤晖园。
1、碉堡式炮楼
在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和碉楼。镇上现存的120座碉楼。建筑风格形式各异,在全国实属罕见。凤岗排屋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而碉楼和开平碉楼有相似之处,是客家文化进入新阶段的标记。
2、纂香书室
“纂香书室”建成于清代乾隆后期,一七九零年应凤岗上村知名乡绅张时行的邀请,宋湘(岭南四大才子之一)到上村任教,并亲笔写了“篡香书室”的墨迹,这是尚存为数不多的清代书室旧址,属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
3、江屋村建筑群
凤岗油甘埔江屋村,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建筑设计整齐划一,规范形状似“非”字形。屋外室内都装饰许多山水、花鸟画及书法,正门和屋顶都装饰了浮雕及花纹图案,集中国古典画、书法、浮雕于一体,全村像个大型的艺术展览馆。
4、凤岗文化活动中心
总投资四千多万元,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的凤岗文化活动中心于1998年落成,内设:影剧院、书城、投影场、书画展览厅、老年人活动室、舞蹈培训室,还有凤岗广播电视中心等。
5、凤晖园
凤晖园是凤岗镇第一个人民公园,建在热闹繁华的镇中心,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里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绿树红花。
-凤岗镇
凤岗镇属于东莞哪个区?
东莞凤岗免费景点有:客家排屋、纂香书室、园龙山公园、观合楼、杨官璘象棋广场。
1、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样式之一,它的功能与客家围屋、客家土楼相似,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种碉楼和排屋相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被专家命名为排屋楼,为客家人所独有。它是客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贵遗产,是客家民居中精彩的代表之作,是客家精神文化凝固的史诗。
2、纂香书室
纂香书室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凤德岭上村,约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上村张姓十七世祖张超群用千金所建。纂香书室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四进两厢砖木瓦结构,凤檐高翘,鳌尖高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纂香书室是凤岗镇唯一一座清代书院。
3、园龙山公园
园龙山地处东莞凤岗镇三联村,占地33公顷,现状满布果树及杂树。是一个景点各异、山色明丽的全新的休闲公园。公园沿着环康路在山脚下设有两个入口,其中主入口包括群众休闲区、儿童游乐场、成人游戏场、停车场、员工办公楼、老干部活动中心等。
4、观合楼
观合楼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行政村榕树厦村,为碉楼建筑,占地面积43.5平方米,墙体宽80厘米,用石灰、沙、黏土夯实而成,保存完好,规划严密、整齐而美观。
5、杨官璘象棋广场
象棋广场以新中国首位全国象棋总冠军杨官璘为主题,是东莞首个象棋文化主题广场,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这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象棋广场。
以上内容参考:-凤岗镇
凤岗镇属于东莞下辖的一个镇,不属于其他区。
凤岗镇地处东莞市东南端,东、南、西三面紧邻深圳龙岗、横岗、平湖和观澜。全镇总面积82.43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41.81万人,还有3万多名华侨分布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是新中国第一位象棋大师杨官璘的出生地。
凤岗镇先后获“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文明镇”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发布的全国百强镇中排31位。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凤岗镇三面毗邻深圳,是东莞市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镇。在全市率先与深圳在城管、警务、应急等领域实现跨区域合作。15条道路与深圳互通,8条往来两地的公交专线,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和深惠城际轨道规划过境,完善布局东南西北4个高速出入口,在交通层面与深圳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