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区 >> 海外地区
问题描述:
YOKOHAMA是日本的哪里?谢谢
解析:
YOKOHAMA 横滨
港口性质:海湾港、自由港、基本港(C、M)
经纬度:35度27分N,139度38分E
航 线:日本
位于日本(全称:日本国 JAPAN)本州(HONSHU)东南部神奈川(KANAGAWA)县东部沿海,濒临东京(TOKY0)湾的西侧,北与川崎(KAWASAKI)港相邻,是日本第二大港口,也是世界亿吨大港之一,并且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横滨是日本第三大城市,旱在130多年前就已开港。它的发展与我国上海相仿,原为一个小渔村,在西方列强使用炮舰外交后被辟为自由港。该港是京滨工业区的核心之一,其工业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居日本第三位。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炼油、汽车、化工、电机电器和食品加工等。横滨的文化教育亦很发达,有多所大专院校和博物馆、图书馆等,其中著名的有横滨国立大学及神奈川大学等等。
该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0~27℃,每年有雾日33天,雷雨日有10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000mm。属半日潮港,大潮升1.9m,小潮升1.4m。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集装箱吊、旋回吊、装卸桥、浮吊、门吊、牵引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650吨,还有直径为203.2~508mm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港区的仓库及货棚面积为21.7万平方米,货物堆场面积为47.8万平方米,木材堆场面积为63万平方米。整个码头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新型码头监视系统已于1992年3月设置完成。在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桥、管理楼、照明塔等8个地方均设置了电视摄像机,从而可以掌握码头内外的状况,例如,在控制中心可通过电视摄像机对码头大门前排队的拖车作出指令, 1992年10月该港建成了日本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大黑C3(DAIKOKU PIERC3),码头长350m,纵深500m·面积17.5万平方米,可靠泊"第四代"大型集装箱船舶。码头上有超级装卸桥,最大起重能力达40.6吨,集装箱堆场可存放7540TEU,还有商积为6016平方米的集装箱货运站,有550只冷藏电源插座,可在办公楼内进行操作管理。本港另有海上泊位最大可靠泊20万载重吨的大型油船。装卸速率:燃油每小时5000吨,石脑油每小时2500吨,原油每小时8000吨。该港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31万TEU,比1993年增长6.6%,居世界20大集装箱港口第10位,1994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达1.28亿吨,比1993年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6766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主要出口货物为钢铁、船舶、车辆、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罐头食品及纺织品等进
货物主要有原油、煤、纤维制品、矿石、食品及机械等。
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日益发展的需要,横滨港务当局正在加强港口的建设,本牧A码头各泊位的水道将浚深到14m,B码头与C码头之间的水域正在填海造地。以建造多用途泊位并配备以适合超宽巴拿马型船舶使用的新式集装箱起重机,根据 扩建和发展计划,将越过东京(TOKYO)港的规模。
yokohama是什么轮胎
横滨(日语:横浜市, よこはまし),英文名:Yokohama. 日本神奈川县的县 *** 所在地。面积434平方千米,人口3559226人(2004年)。著名于世界的国际港口市。 仅次于东京,为日本第二大城。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横滨 外文名称 :?よこはまし 别名 :Yokohama 行政区类别 :市 地理,开港前,开港,市政建设,近代贸易城市,关东大地震,区的新设,战后复兴的迟缓, 地理 n.横滨(日本城市). 位于神奈川县东部,面于东京湾。邻接与神奈川县川崎市,横须贺市,镰仓市,藤泽市,逗子市,大和市和东京都町田市。 横滨的变迁 开港前 横滨的起源在文献记载上可以追溯到11世纪。据说横滨出身于桓武平氏,由平良文子孙的一支---平子氏统治。这一统治一直持续到16世纪。 到了12世纪的镰仓时代,横滨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地开发,北条氏在金泽建造了称名寺和金泽文库,佐佐木泰纲则在小机开垦了水田。 其后,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下,大部分是旗本领或幕府直辖的天领,但作为大名领,有金泽的六浦藩。 1601年,继神奈川、保土之谷之后,1604年户冢成为东海道的驿站,到了19世纪初期,人口得以增加,神奈川已与城下町小田原并驾齐驱了。 开港 1854(安政元)年,日本代表林国子祭酒与美国代表贝卢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神奈川条约)。1858(安政5)年,又由美国总领事哈里斯缔结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随后又相继与荷兰、俄罗斯、英国、法国缔结了通商条约,横滨定于1859年7月1日(太阴历安政6年6月2日)开港。 幕府在此年设定了运上所,以此为界,以南为外国人居住区,以北属日本人居住区。日本人居住区划分为5个区域,命名为横滨町,各区域分设名主,由长老来统辖全町。 市政建设 1889(明治22)年4月1日实行市制。市的区域虽然仅包括现今除了本牧和根岸之外的中区的狭窄地区,但户数已达27209户,人口达121985人。(1889年末当时) 近代贸易城市 开港初期,从横滨输出生丝、茶和海产品,同时输入绢织品和毛织品。横滨商人于1873年(明治6年)设定了生丝改公司,又于1881年(明治14年)设定了生丝存放处,从而确立了租界贸易的主导权。 进入明治20年代,1887年(明治20)开凿了县营水道,1890年(明治23年)横滨共同电灯公司开始通电,1891年(明治24年)十全医院,翌年煤气公司和报时局分别移交市营,横滨的城市基础得以完备。 1895年(明治28年)设立的生丝检查所确立了近代城市贸易的机能。 关东大地震 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由于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横滨市的房屋和建筑物相继倒塌,整个城市化为一片火海。死者达2万余人,完全毁坏的房屋达6万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在市民的不懈努力之下,到了昭和4年已基本恢复了原状。 区的新设 继明治34年和44年之后,昭和2年第三次扩建城市,鹤见和保土之谷町被编入市内,同年10月设立区制,地域分为矶子、神奈川、保土之谷和鹤见5个区。昭和11年第4次、次年的12年进行了第5次扩建,经过昭和14年的第6次扩建,新设了港北、户冢区。之后,区域又发生了变更,到了昭和23年设定了南、西、金泽3区,合计达到了10个区。44年置港南、旭、绿、濑谷,成为14个区,61年增设荣区和泉区,合计为16个区,随后,在平成6年11月诞生了青叶峭都诛到了现在的18个区。 1945年(昭和20年),美军的空袭日益激烈,遭受多次空袭之后,横滨的街道已化为一片焦土。特别是在5月29日的空袭中,死伤人数与下落不明者达到14157名,受害房屋达79017户,百分之四十二的城市和街道被烧为灰烬。 战后复兴的迟缓 昭和20年8月15日,由于战败,横滨港湾设施的百分之九十、城市街道的百分之二十七被联合军接管。因此,与其他城市相比,横滨基础建设的复兴被大大拖延。昭和26年由于对日讲和条约的签订,日本恢复了独立。 同年的6月1日,横滨港的管理权由国家转为市里,昭和27年解除了对大栈桥的接管,以此为转机,在市民的努力下,横滨的接管权逐渐得到了解除。 行政区划 青叶区 旭区 保土谷区 矶子区 泉区 神奈川区 金泽区 港北区 港南区 绿区 南区 中区 西区 荣区 瀬谷区 戸冢区 鹤见区 都筑区 跟中国的关系 横滨中华街是日本最大的华人街,聚集二百家以上的中国餐厅,素有小中国之称。横滨跟中国上海树立友好城市的关系。yokohama是优科豪马轮胎。
优科豪马轮胎,前称为横滨轮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已于2008年将其在中国的名称正式更改为优科豪马,也是其英文名称YOKOHAMA的谐音。
该产品从1981年至今一直被澳门格兰披治大赛会指定为赛事轮胎,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商以及保时捷等,均使用横滨轮胎为标准轮胎。
优科豪马轮胎的设计技术
优科豪马开发了降低车辆行驶中空气阻力的轮胎设计技术。该技术作为减少轮胎滚动阻力的新型环保技术、可改善车辆行驶中轮胎周边气流的流动,从而达到减少油耗的环保效果。
车辆行驶时,空气在轮胎周围会形成不规律的气流。其中一部分空气流动到车辆侧面,加大了行车的空气阻力。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横滨橡胶于2010年研发了车辆在模拟行驶条件下(正常行驶中的轮胎的滚动)的轮胎周边气流流动的检查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了整车,与风洞试验一同用于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