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港镇位于湖北省天门市西南部,是天门下属一个大镇,距天门市中心35公里。张港地处汉江下游左岸,南隔汉江与潜江市相望,顺江而下能通达湖北省省份武汉市,逆江而上可抵达沙洋县、钟祥市以及襄樊。同时作家张港,出生于195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曾参与《马占山将军》《谢珂将军》《齐齐哈尔革命老区史》《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丛书》等地方史著作的编写。著作有《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大师也有错——余秋雨散文知识性疏误点击》《说名道姓》《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等。
张港镇的风俗
天门张港大桥预计明年通车。2022年 5月1日0时18分,潜江汉江大桥主桥中跨顺利合龙,标志着该桥已全线贯通。
潜江汉江大桥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是连接潜江和天门的重要交通枢纽。该桥概算投资5.34亿元,起于天门市张港镇但铺村,止于潜江市竹根滩镇康岭村,主桥共有一个中跨、两个边跨,施工采取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进行。今年4月,潜江汉江大桥主桥两个边跨已顺利合龙。5月1日合龙的主桥中跨是整个项目施工技术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关键工序,主桥中跨合龙意味着潜江汉江大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天门市张港人爱喝茶,张港的孩子会烧茶。天热了,大人们经常吩咐孩子做的事是:“没茶了,烧锅茶。”于是,孩子们就将做饭的大铁锅洗干净,舀上满满一锅水,盖上盖,用柴火猛烧。因为大人交待过:烧茶不能用小火,否则,烧出的茶就有烟气味,不好喝。当锅里的水烧到小泡变大泡、上下翻滚的时候,就从装茶叶的竹篓子里抓上一把大片大片的茶叶,撒到锅里,盖上盖,就完事了。
通常,茶烧好后,先灌在一种用黄土烧制的茶壶中,张港人称之为“黄土壶”。这是张港农家必备的茶具。哪家没两三把茶壶?哪家没固定的茶桌?这种茶壶,大的可装十斤左右,小的也可装上两三斤。因为它是黄土烧制的,比瓷器粗糙,便宜,耐用,很适合农家人大碗大碗喝茶的需要;用它装的茶,清醇、清凉,很符合张港人喝冰心茶的习惯。夏天,大人们从田里劳作回来,进门就喊:“筛碗茶来!”孩子们连忙端上一碗大叶茶,递上一把大芭扇。大人们“咕噜咕噜”喝茶,“呼啦呼啦”打扇。那样子,像八仙中拿扇子的铁拐李,特别惬意。
这种大叶茶,农家在四季中少不了,特别是夏天。张港人常说:“喝碗茶,歇口气。”这话正好道出了大叶茶解渴、解暑又解乏的作用。 张港人爱喝茶,张港人更爱吃茶。吃的茶有干茶,也有湿茶。所谓干茶,是张港特有的麻叶、翻饺、荷叶和京果,有时还有炒熟的花生、糖果之类。这些点心、糖果,主人用精美的盘子装着,摆放在桌子上,供客人品尝。吃干茶通常在春节前后,客人来了,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主客就围在桌子,四周,不拘大人小孩,人多人少,也不拘礼节,比较随便自由。大家一边吃点心,一边叙家常,情融融,意乐乐,增添了节目的喜庆和欢欣的气氛。吃干茶,品尝的是主人的点心,交流的是亲友的感情。
张港的湿茶,是在吃完干茶后吃的午宴。午宴上,主人会摆出自家制作的卤菜。一桌午宴,少不了十个碟子的卤菜,一盘子馒头(张港人用大蒸笼蒸的如枕头状的大馒头,招待客人时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还有糍粑,特别讲礼节的主人,还会准备印粑(一种用模具压制的有馅的小饼)。吃湿茶,品尝的是主人的卤菜风味,感受的是主人的热情好客。
张港的干茶和湿茶,其实都不是茶。张港人之所以称之为茶,是取“茶”的淡、薄之意,是张港人谦虚的说法。 张港的茶,最有特色,最有文化内涵的,要数曲米茶了。说它有特色,一是它制作讲究。曲米茶事先要将大米(也可以用小米、麦米)放在热铁锅内爆炒,使米粒焦黄。再用凉水淘洗,除去焦糊的米粒和焦糊的气味,之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再摊凉,以备享用。在这些工序中,关键的是爆炒和用水。爆炒要掌握好火候,时间短了,曲米茶无味,时间长了,米粒糊黑,曲米茶不能吃。用水要掌握好比例,水少了,就会煮成粥,那就不是茶了;水多了,煮熟的曲米茶就没有充饥的作用。看似简单的曲米茶,实为一种烹调艺术。二是曲米茶的魅力。六七八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你又渴又饥又累的时候,喝上两碗曲米茶,顿时,口不渴了,肚不饿了,入不累了,神奇得很。曲米茶的确可解渴、解暑,还可充饥、解乏。三是曲米茶的吃法讲究。有首民谣,足以说明:
张港人,礼行大,
火烧六月走家家,
进门喝碗曲米茶,
油盐豌豆腌黄瓜,
咸鸭蛋,酸腌菜,
还有香喷的火烧粑。
喝张港的曲米茶,必须与油盐豌豆、腌黄瓜、咸鸭蛋、酸腌菜以及张港火烧粑一同品尝。不然,不足以感受张港曲米茶的独特风味。当你喝到?
曲米茶的时候,当你欣赏这首歌谣的时候,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发问:曲米茶怎么曲米?火烧粑怎么烧?油盐豌豆怎么焙?……当弄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才会由衷地感叹张港茶文化的精深与博大,感受到张港人的勤劳与豁达。
如今,张港的曲米茶、火烧粑已经走出了县城,走进了省城,走向了全国。可以说,凡是有张港人生活工作的地方,都少不了这独具特色的曲米茶、火烧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