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未曾撤县建市,盘州市也是不存在的。
1.盘县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20日盘县解放,1950年4月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兴仁专区。1952年12月4日兴仁专区改为兴义专区,盘县隶属关系改属为兴义专区。1956年7月18日,兴义专区撤销,与安顺专区合并,盘县归属安顺专区。1965年8月17日,恢复兴义专区,盘县复归属兴义专区。
1965年11月29日,在盘县境内设立盘县矿区人民委员会,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盘县仍归属兴义专区。1966年2月22日,矿区改为特区。1970年12月2日,原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为盘县特区,归六盘水地区领导,行使县一级职权。1978年12月18日,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后,盘县特区归六盘水市领导。1999年2月28日,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隶属关系不变。
2.盘县行政区划
盘县39个乡镇办(3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2个乡、11个民族乡)
3个街道: 翰林街道(2013年从红果镇析置成立)、亦资街道(2013年从红果镇析置成立)、两河街道办事处(2013年撤乡设办)。
23个镇:红果镇、城关镇、火铺镇、洒基镇、水塘镇、马依镇、板桥镇、民主镇、盘江镇、老厂镇、响水镇、乐民镇、保田镇、平关镇、柏果镇、西冲镇、断江镇、刘官镇、大山镇、石桥镇、滑石镇(2013年撤乡设镇)、珠东镇(2013年撤乡设镇) 、 新民镇(2013年撤乡设镇)。
2个乡:英武乡、忠义乡。
11个民族乡:普田回族乡、马场彝族苗族乡、鸡场坪彝族乡、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保基苗族彝族乡、四格彝族乡、淤泥彝族乡、普古彝族苗族乡、坪地彝族乡、松河彝族乡。
一、妥乐古银杏风景区
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流水潺潺,小桥流水,风景秀丽,古树绵绵,小桥映虹,奇峰傍寺。
全妥乐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胸径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为1500年,树干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二、乌蒙大草原
乌蒙大草原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最高海拔为2857米,年平均气温为11.1℃,是一个夏日避暑的良好去处。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独特高原草场,有万亩高原矮杜鹃林,有充满神奇色彩美丽动人的高山湖泊,有民族文化浓郁的彝族风情,有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佛光,并融雄、奇、险、峻、幽于一身的牛棚梁子大山、八担山等。
?在乌蒙大草原立于山巅,看云涌苍崖,鹰翔蓝天,雾海漫漫,确有翻江倒海之壮阔,大江东去之豪迈。
三、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
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上层洞道与最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达1660米。大洞遗址距今30万年至数万年。
四、丹霞山风景区
丹霞山风景区位于盘州城关镇以南的水塘镇内,该山海拔1888米,山顶有寺庙一座,为护国寺。护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为道教“玄帝宫”。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亲临丹霞山考察。在影修和尚的陪同下,徐霞客考察了此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况,并将这些资料一一载入《徐霞客游记》。
五、九间楼
九间楼位于盘州城关镇内,该楼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路过盘县时的总指挥部驻地,也是著名的“盘县会议”会址。
该楼始建于1928年,原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五师师长黄道彬的武营,楼体为二层木质穿斗式梁架,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建筑面积817.6平方米,因上下各九间,俗称“九间楼”。198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