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集中营(英文名称: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德文名称: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法文名称:Camp de concentration d'Auschwitz;又译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0?2wi?0?1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 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英文:Monowitz)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集中营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下令建造,集中营共有三位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 Franz Ferdinand Hoess,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集中营任职时间: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阿瑟·利布兴切尔(Arthur Liebehenschel,1901年11月25日—1948年1月28日,集中营任职时间:1943年11月—1944年5月)和理查德·巴尔(Richard Baer,1911年9月9日—1963年6月17日,集中营任职时间:1944年—1945年1月),胡斯和利布兴切尔分别于1947年和1948年被处以绞刑。[1]
奥茨维辛集中营介绍
答案 奥斯维辛集中营(英文名称: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德文名称: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法文名称:Camp de concentration d'Auschwitz;又译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