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信、挂号印刷品、包裹单
送达到地址时,原则上是本人签收,但实际执行中是:纯粹个人地址时本人签收(他人代签收时需留下代签人身份证号),学校、单位、或小区类地址,因投递员多无法入内,故多是单位的门卫或传达室签收(盖单位收发章),之后门卫会在黑板类醒目处标示“有***挂号信或包裹单,请来领取等信息”。
因投递员是不报销电话费的,故除了及其付责任的投递员外,基本上都不打电话联系。
故个人地址尽量别用单位的。
您这样的情况我去年遇到过一次,打11185投诉多次后得到的结果:只要查询到是签收的(包括“单位收发章”),邮局无责;但他们有义务提供此投递员的电话和当日值班门卫的交接记录及已签收的证据。
(很麻烦,让那位书友来回跑了多次,也没找到,最后直接退款了事)
至于中间有人打诈骗电话,是不是邮局人泄露,不清楚,毕竟网络时代电话号码泄露的机会太多了。
现在还有挂号信。
挂号信一直是邮局的基本业务,邮局从来没有停办过。包括挂号回执(即常说的双挂号)业务。不过现在常用的大多数为普通挂号信。
挂号邮件必须到邮局营业窗口交寄,经邮局营业人员验视、封装、书写、邮资等,符合挂号邮件的要求,邮局办理挂号手续,并出具国内挂号信函收据;平常邮件不给出收据。
投信方式
寄挂号信不能投入信筒内,必须由寄件人到邮局营业窗口交寄。如果将挂号信误投入信箱,可向邮局工作人员说明信封的特征,贴的何种邮票,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地址姓名。邮局确认无误后,由开箱人员把信找出来,送到营业窗口挂号,然后将挂号收据交给寄件人。
首重100克以内的本埠挂号信,20克之内邮资是0.80+3=3.8元,20-40克是0.80×2+3=4.6元,每重20克邮费0.80元(外埠1.20元,不足20克按照20克计算),挂号费3元,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