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的含义是:“邮政编码”的由来现在通过邮局邮寄的信件,不管其是何种规格和纸质,在它的左上角都有六个红色邮政编码填写框,您知道它的由来吗?
1980年7月1日,我国推出了全国统一使用的邮政编码。当时,规定使用左上方和右上方带有红框邮政编码的标准信封,此后又规定使用左上方带有红框邮政编码的标准
横式信封,这在中国邮政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其间,世界很多国家陆续推行使用邮政编码,有的采用红框,有的不采用红框,这与各国的民族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方框字书写的自动化处理程度较低,以日本为例,日本国内一般百姓的书信还是以手工书写为主,
因此采用带红框编码的信封,信封上有三个大红框和二个小红框把邮编分开,以防止书写连笔造成机器不容易识别。我国正是考虑了东方人的习惯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用了印制“红框邮政编码”的信封。
邮政编码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邮政编码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我国的邮政编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198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后来因种种原因,推行工作全面停止。直到1986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决定重新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六位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县(市)邮电局和投递局(区)四级。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如529000。它的前两位数表示广东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表示邮区代号(江门);第四位数表示市(县)的编号;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递局、所。邮政编码529000表示的是——广东省江门市的投递区。
1.为什么要推行邮政编码?
? 推行邮政编码是我国邮政业务、技术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而信息的价值则取决于它的传递速度。没有速度的信息就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应有的效益。因此,为了适应广大用户对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需求,加快邮件的处理速度,同时,也为提高我国邮政的现代化水平,邮电部决定推行邮政编码制度。
2.实行邮政编码有什么好处呢?
? (1) 有利于加快信件的处理速度。信件在传递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两次分拣处理。若用机器分拣,可比人工分拣的效率提高10倍。因此推行邮政编码是实现邮政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推行邮政编码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的自动化,而实现信件分拣的自动化,是为了加快信件的传递速度。
? (2)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我国幅员辽阔,地名复杂,不仅有相近、相似的地名,还有不少重名,极易搞错。加之一些用户信封上地址书写不规范或给机关单位寄信,只写单位名称,不写详细地址等,这些都给邮政分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而使信件不能及时准确寄递。如果信封上全部书写邮政编码,邮局根据邮政编码进行内部的分拣处理,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3)可以减少无着邮件。多年来,由于信函的收件人、寄件人地址书写不清造成邮局多次批转、试投以及投不出去又无法退回的邮件有增无减。这种情况的出现,对邮局来说,增加了劳动量,对用户来说,花了钱,没有办成事或是误了要办的事。如果寄信人在信封上写上邮政编码,即使地址写得不清楚,邮局也可以根据编码,把信件的投递范围缩到最小限度,使用户少受损失或不受损失。
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各代表什么
邮政编码数字: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最后两位数字是代表从这个城市哪个投递区投递的,即投递区的位置。
例如:邮政编码“130021”“13”代表吉林省,“00”代表省会长春,“21”代表所在投递区。
邮编主要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用来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编码规则为四级六位制(省、市、县,区)。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
扩展资料:
1、邮政编码的历史由来:
(英文:postcode)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诞生于美国。
1963年6月,邮政编码在美国诞生,用以应对当时急速增长的邮件寄递需求,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2、邮编用途:
邮编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邮编的格式
中国的邮政编码采用4级6位编码制,首2位表示省、市、自治区,第3位代表邮区,第4位代表县、市,最后2位代表投递邮局。
邮政编码是国家或地区为达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邮政编码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准的标准之一。邮政编码最早是由乌克兰发明、于1932年12月启用,但在第三年被放弃使用,后来德国将其再次采用。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邮政编码是用数字,但如英国及加拿大也有使用罗马字及数字混用编码。使用数字编号的国家或地区也用不同位数,如美国使用5或9位数字,墨西哥使用5位数字,澳大利亚使用4位数字,印度使用6位数字。编码格式最为复杂的为英国。
邮编用途
邮编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英文:postcode)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诞生于美国。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