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一般指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邮递区号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各国邮政编码规则并不统一。
邮编用途:
邮编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邮编结构: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发展历史: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
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邮政编码”是什么?
中国的邮政编码采用4级6位编码制,前两位表示省、市、自治区,第3位代表邮区,第4位代表县、市,最后两位代表投递邮局。中国邮政使用由六位数字组成的四级邮政编码,其中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区(省、直辖市、自治区),每个直辖市各配有一个以“0”结尾的两位数,每个省或自治区则各配有不同数目的非“0”结尾的两位数。各省、自治区一般配有两个两位数,但由于人口与邮路多寡不一,有五个省、区(吉林、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只配有一个两位数,有四个省(河北、山东、河南、云南)配有三个两位数,而四川省则是唯一配有四个两位数的省级行政区。邮政编码的第三位表示各省内的邮区,第四位表示各县、市、市区的邮局,第五至六位表示各县市邮局范围内的投递区。本表的邮政编码细节止于县(市、市区),因此最后两位多以“0”表示,但并不代表该邮政编码的确在使用,例如表内表示北京市区的“100000”并未实际使用。香港与澳门境内的邮递业务分别由香港邮政与澳门邮政独立负责,香港、澳门两地未曾出现亦不使用邮政编码。台湾境内的邮递业务由中华邮政负责,台湾使用的邮递区号,见台湾地区邮递区号列表。
邮政编码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是实现邮件机器分拣的邮政通信专用代号,也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需工具。
邮政编码的最终目的是使您的信件在传递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交寄信件、包裹时务必写明邮政编码。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各国邮政编码规则并不统一。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邮政系统都使用邮政编码,但有少数例外。爱尔兰、巴拿马、牙买加和香港都不使用邮政编码,而新西兰只在投寄大量邮件时才使用。
邮政编码(英文:postcode)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诞生于美国。
1963年6月,邮政编码在美国诞生,用以应对当时急速增长的邮件寄递需求,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数字,它们的作用可不小。从个人角度来说,每位数字都是你所在位置的唯一标识,它甚至像银行账号一样成为你的“地址身份证”。从宏观角度来看,邮政编码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其演变史往往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
事实上,早在1943年,美国邮政就在最大的美国城市纽约开通了区域性邮政编码。由于那个时期有很多适龄的邮政员工参与到服兵役计划中,这些参军的邮政员工间的沟通产生了第一波寄递需求。这种需求的到来,使得邮政企业里能熟练处理信件的人手显得严重不足,所以急需一个系统让信件分类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最初的区域性邮政编码只有1-2位数字来区分不同城市,到了1962年,美国邮政部门研发了一套更先进的系统——自1963年6月1日开始,美国国内的每一个地址都被赋予了一个5位数的代码,使用邮政编码来确保投递的准确性成为一种风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问世,邮件系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尽管彼时邮件系统和新兴技术还没有成功对接,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给邮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通过邮件实现交易的支付功能、商业广告目录的分发、杂志的订阅等成为了可能。
正如所料,由于邮政编码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其特定的涵义,这就消除了信件错投的任何偶然因素。在美国,邮政编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你居住在美国的哪个地区,数字0代表美国的东北部,数字9代表西海岸;第2和第3位数则能体现你的住址更具体的方位;最后两位则代表为你所在区域服务的特定邮局。
正是由于这种精准性和专属性,邮政编码在欧美一些国家被作为居民的“第二身份证”。负责人口普查的机构甚至通过邮政编码来分析人口数据,通过邮政编码能很方便地辨识人口所在地。如今,除了传统的邮政服务领域,邮政编码也被应用于卫星导航及在线购物等领域。
中国邮政
中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中国的邮政编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198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后来因种种原因,推行工作全面停止。直到1986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决定重新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中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六位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县(市)邮电局和投递局(区)四级。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各个地区有各个的编码,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方便与大众。
我国采用四级六位编码制,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最后两位数字是代表从这个城市哪个投递区投递的,即投递区的位置。 例如:邮政编码“130021”“13”代表吉林省,"00"代表省会长春,21"代表所在投递区”。
举例说明
例如:北京市:100000 可以缩写查询 1000
上海市 :200000 可以缩写查询 2000
天津市:300000 可以缩写查询 3000
重庆市:400000 可以缩写查询 4000
缩写说明:
市级邮编后两位几乎是00结尾,像以上这样缩写会更方便记住,更方便查询。
如果您不知道对方(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可在当地邮局营业室内设置的邮政编码查询器或邮政业务多媒体微机查询系统上进行咨询,也可通过11185和12580特服电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