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0.07万人。从区域年末户籍人口分布看,秀英区29.65万人、龙华区
45.97万人、琼山区38.98万人、美兰区50.71万人。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区37.7万人、龙华区
65.54万人、琼山区50.18万人、美兰区68.88万人。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58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
秀英区38.22万人、龙华区66.2万人、琼山区50.53万人、美兰区69.65万人 。
海口市的常住人口中,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满族、瑶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
布依族、傣族、侗族、壮族等48个民族,截至2015年,汉族人口占98.6%,少数民族人口占
1.4%。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位于
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之间,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
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自北宋
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4
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成为海南省省会。
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新埠岛组成,全市总面积3145.93平方公里,其中,
陆地面积2284.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1.44平方公里。海口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一流,
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城
市、计划单列市)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
康城市”试点地。截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6万人,通行闽南语海南方言。
海口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
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曾荣膺由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
2016年获评“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海甸、儋州和城西三个校区,海甸校区为主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5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4余万册,建有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等完备的场馆服务设施。
海南大学图书馆属海南省建省十周年的重点文化教育项目,它由海甸总馆、儋州校区和城西校区两个分馆及19个二级馆组成,馆舍面积共计43632平方米。其中海甸馆33106平方米,儋州分馆6500平方米,城西校区分馆面积2300平方米,19个二级馆面积共计1726平方米,全校生均图书馆舍面积1.41平方米。全校图书馆共有阅览座位4587个,海甸馆有3704个,儋州校区和城西校区分馆合计阅览座位200个,19个二级馆有阅览座位503个,多媒体阅览座位180个。 海甸校区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占地3000余亩。分为教学区,学生区,教工区,旅院区,为一本生源就读主校区。其被誉为“海甸岛人民公园”,是整个海甸岛内最大的单位。校区新南门是世纪大桥,直通桥西教师区,再往西就是美丽的海口湾。北门附近有著名的白沙门公园和琼州海峡海滩。南门附近是海口市教育局和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海甸校区。东门对面为海口市人民医院。
住宿:学校内有学生宿舍24栋,教师宿舍76栋.教学楼11栋,二级学院楼7栋。
餐饮:校内有学生食堂七个,合计餐厅16个,第一、二、三、四(面食餐厅)五、六、七号学生食堂、清真食堂、复合餐厅、西餐厅等,此外还有水吧、私营咖啡厅、西餐厅、中西混合餐厅等。
交通:校区内有单行道7处,三岔路口30个,十字路口21个,校内保安岗亭8个。此外还有便利的校车服务系统,每次乘坐需要一元。 儋州校区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区。位于海南西部素有“诗乡歌海”之称的儋州市,毗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区,校区面积占地1700余亩,截止2012年9月,校区在校学生人数4000余人。
地址: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邮政编码:571737 城西校区 海南大学城西校区作为海甸校区文科类专业基础教学基地 ,是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七个人文社科类学院一年级新生就读校区 。城西校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校区紧连一体,占地约500亩,该校区在校学生人数3000人。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邮政编码:5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