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启事 为了推动全国高校文学发展,繁荣文学创作,推出文学新人,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及各高校文学社团共同组织发起的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即日起开始征文。 一.征文要求 1.征文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含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2.作者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3.作品题材、风格、内容不限。 4.作品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作品,取消评奖资格,收回奖金,并予以通报。 二.征文截止时间 本届征文从即日起至2012年11月10日止。 2012年12月底之前颁奖。 2013年1月《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出版发行。 三.评选程序 全部作品经文学编辑筛选后,隐去姓名、编号后由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组成评委会,投票评出奖次。 三.奖项设置及其他 1.征文设一等奖3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9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5名,奖金各2000元;优秀奖90名,奖金各500元;入选奖若干,颁发证书及奖品。 2.所有获奖作品均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并致稿酬及样书。 3.为奖励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的参与,特设组织奖20名,奖金各500元,分别赠送《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3套(12册)。 八.投稿方式及说明 1.文稿请寄:100123 北京朝阳区青年汇佳园102号楼1031室 3.稿件后请注明作者姓名(如要求使用笔名,请说明)、详细通讯地址(非学校地址,须附学生证明材料)、电话和邮政编码。 4.投稿即表明同意作品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并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2第三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 《雪夜》(小说) 李会展 郑州师范学院 《抽陀螺》(小说) 李 干 长江大学 《沉重的肉身》(散文) 江 飞 北京师范大学 二等奖(9名) 《生于青山间》(诗歌) 杨 康 重庆理工大学 《孤独与万有引力》(诗歌) 苏画天 北京大学 《无处告别》(诗歌) 莫小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少年游》(诗歌) 安 吾 北京大学 《骨头的温度》(散文) 胡姚雨 南京师范大学 《被辜负的学生时代》(散文) 李 伟 长沙医学院 《当我们在谈论奶奶》(散文) 韦施伊 广西师范大学 《马匪》(小说) 谭 帅 大连理工大学 《青梦》(小说) 潘云贵 佳木斯大学 三等奖(15名) 《听着风声想起你》(诗歌) 杨 雷 首都师范大学 《用百褶裙兜起的周庄烟火》(诗歌) 周 舟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夜的女儿》(诗歌) 周园园 福建师范大学 《夏歌十首》(诗歌) 左 右 西安翻译学院 《弹响隐秘之光》(诗歌) 敖运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凤桥镇系列三章》(散文) 周 兴 江西师范大学 《水墨徽州》(散文) 宋旭东 湖南省吉首大学 《下辈子还做你儿子》(散文) 张 齐 兰州大学 《故乡的味道》(散文) 张传博 北京师范大学 《伐木谣》(散文) 王光龙 华南师范大学 《子弹射向何方》(小说) 骆牛牛 山东大学 《对岸的宝塔》(小说) 周 兴 江西师范大学 《一九九七年的谷子》(小说) 田兴家 贵州凯里学院 《阿和姑娘》(小说) 闫赵玉 河南科技大学 《麦芽糖》(小说) 李 达 贵州师范大学 优秀奖(90名) 诗歌(30名) 若 非(贵州民族大学) 张飞斌(兰州大学) 木 槿(西南大学) 朱砚之(南开大学) 王 冬(山东省聊城大学) 刘理海(井冈山大学) 陈文礼(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何 冲(贵州民族大学) 丑 人(四川内江师范学院) 吴 鸽(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陈小江(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 潘云贵(佳木斯大学) 毛志刚(河北当代文学院) 阿 准(湖南工程学院) 王 强(吉林师范大学) 胡建文(湖南省吉首大学) 黄成松(中南民族大学) 廖莲婷(广西师范大学) 陆青梅(广西师范大学) 甄凌云(山东省聊城大学) 薛 晨(北京师范大学) 徐 威(广西师范学院) 黄 宇(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丁 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石 头(山东大学) 周思伟(同济大学) 程 贺(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苏 明(甘肃农业大学) 庄 苓(兰州商学院) 张海波(广西民族大学) 散文(30名) 张敏(山东省聊城大学) 杨紫琼(辽宁大学) 刘丰筠(东北大学) 吕兰兰(安徽省阜阳师范学校)吴国明(广东工业大学) 鬼 鱼(山西师范大学) 若 非(贵州民族大学) 苏 明(甘肃农业大学) 罗 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李航远(南昌大学) 刘北南(西北师范大学) 李 壮(北京师范大学) 范 宇(西北民族大学) 常晓军(桂林理工大学) 甄小佛(北京师范大学) 王黎冰(四川大学) 念 荷(南昌航空大学) 赵 一(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 曾凡奇(河南大学) 黄彬彬(广西师范大学) 童 言(中国计量学院) 王安善(江苏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汪 妍(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张 和(延安大学) 辜妤洁(四川师范大学) 庞婷婷(广西师范大学) 水 匠(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李泽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张 翼 (山东省聊城大学) 谢高通(河南师范大学) 小说(30名) 郭 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周映映(江西师范大学) 王 洁(安徽省黄山学院) 程 见(四川农业大学) 郝汶超(陕西理工学院) 李思瑾(贵州师范学院) 涛 涛(西北师范大学) 宋寅翼(四川大学) 高树伟(山东鲁东大学) 唐 永(河南大学) 杨康明(广东省肇庆学院) 韩倩雯(南京师范大学) 刘 可(天津大学) 苏笑嫣 (北京工商大学) 刘 贝(西藏民族学院) 刘草厅(西安邮电大学) 张飞斌(兰州大学) 柳扶疏(广西大学) 王唯州(重庆师范大学) 王璐莹(河南大学) 邹 力(南昌航空大学) 孔维越(贵州师范学院) 刘超伦(山东鲁东大学) 何保荣(山东鲁东大学) 张泽喜(广东海洋大学) 冯蕊蕊(河南大学) 牛 冲(郑州大学) 李智洋(北京外国语大学)黄 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桓 欢(西南大学) 组织奖(20名) 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清华大学:清华文学社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新世纪 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 对外经贸大学:沃野文学社 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 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 北京人文大学:起点文学社 中国计量学院:林夕文学社 广西师范大学:采薇文学社 贵州民族大学:黔风文学社 山东省鲁东大学:贝壳文学社 广东工业大学:建苑文学社 江西南昌大学:彭蠡文学社 重庆长江师范学院:采石文学社 福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春风文学社 河南科技大学:洛神文学社 山东省聊城大学:九歌文学社 河北省燕山大学:燕大青年报社 湖北工业大学:校团委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有“兰州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
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
距兰州市校本部47公里。北邻陇海铁路,设有夏官营站;南临312国道和巉兰高速公路。校区总占地面积 5468亩,其中建设用地2120亩,绿化用地3348亩,现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04297平方米,是兰州大学五个教学园区中规模最大的校区。
榆中校区始建于2000年9月,2001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现有三个年级本科在校生9000人,设立20个院,64个本科专业。校区交通便利、信息比较通畅,校园环境幽雅,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条件,标准齐全的文体活动场馆,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为莘莘学子求学深造提供了理想的天地。
二、西北民族大学(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兰州,截至2014年3月,学校占地2880多亩,分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图书资料34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117件;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5505人。
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共建。
学校前身是1950年8月正式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
扩展资料: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
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 “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
2017年,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地 址: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
通信地址:兰州市160号信箱
邮政编码:730107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建筑面积735645.33平方米。
参考资料:
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