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750000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邻蒙古国。总面积11460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4年)。
旗人民政府驻达来呼布镇,邮编:735400。代码:152923。区号:0483。拼音:Ejina Qi。
行政区划
额济纳旗辖2个镇、3个苏木:达来呼布镇、东风镇、苏泊淖尔苏木、赛汉桃来苏木、马鬃山苏木。
历史沿革
1950年设旗。得自元代路名。额济纳,似为蒙古语“主人”之意。据《宁夏纪要》:“‘额济纳’蒙古语为‘幽隐与沙漠’之意,其语源一说为‘亦集乃’之音转,以该旗境内有大海,汉人称为居延海或居延泽;故元代以前,史册均称居延海或居延泽;所置县郡,亦以‘居延’名之。”
2000年,额济纳旗辖1个镇、7个苏木:达来呼布镇、赛汉陶来苏木、马鬃山苏木、温图高勒苏木、苏泊淖尔苏木、古日乃苏木、吉日嘎郎图苏木、巴彦宝格德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32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达来呼布镇 11278 赛汉陶来苏木 1237 苏泊淖尔苏木 877 吉日嘎郎图苏木 1466 巴彦宝格德苏木 619 温图高勒苏木 381 古日乃苏木 436 马鬃山苏木 447 东风场区虚拟镇 5585
?年,额济纳旗辖1个镇、6个苏木:达来呼布镇、赛汉陶来苏木、巴彦宝格德苏木、温图高勒苏木、古日乃苏木、马鬃山苏木、苏泊淖尔苏木 ;巴彦陶来农场。(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达来呼布镇:辖 吉日嘎郎图路、居延路、苏泊淖尔路、新村、赛汉陶来路5个居委会,那仁宝勒格、查干波日格、乌苏荣贵、乌兰格日勒4个嘎查。
赛汉陶来苏木:辖 赛汉陶来、赛汉淖尔、巴音塔拉、孟格图、藏查干4个嘎查。
巴彦宝格德苏木:辖 宝日乌拉、额很查干、珠斯冷陶来、查干淖尔4个嘎查。
温图高勒苏木:辖 巴音高勒、格日勒图2个嘎查。
古日乃苏木:辖 乌兰淖尔、乌力吉图2个嘎查。
马鬃山苏木:辖 乌兰乌拉、苏海图布拉格2个嘎查。
苏泊淖尔苏木:辖 巴彦布拉格、布日格德、乌兰图格、伊布图、策克、巴彦吉格德6个嘎查。
巴彦陶来农场
2006年,额旗将原有的8个苏木镇调整为5个苏木镇,撤销合并苏木镇3个。其中,将温图高勒苏木并入达来呼布镇;撤销古日乃苏木和巴彦宝格德苏木并入新建的东风镇。此外,原苏泊淖尔苏木、赛汉桃来苏木、马鬃山苏木保留,行政区域不变。
2021年4月,额济纳旗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71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额济纳旗上榜。
2020年10月,额济纳旗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额济纳旗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40位。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额济纳旗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6年7月,额济纳旗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6年2月,额济纳旗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邮编号是什么
邮编:21000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西邻俄罗斯。总面积28000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2004年)。
邮编:022250 代码:150784 区号:0470 拼音:E'erguna Shi
行政区划
额尔古纳市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新城街道、莫尔道嘎镇、黑山头镇、三河回族乡、上库力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境内有:拉布大林农牧场、三河马场、上库力农场、苏沁牧场、恩和牧场、室韦牧场。
历史沿革
1934年设额尔古纳右旗。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蒙古语称西为右。1993年设额尔古纳市。
2000年,额尔古纳市辖5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78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拉布大林镇 37005 莫尔道嘎镇 24761 三河镇 7772 黑山头镇 2286 室韦镇 1367 上库力乡 7391 苏沁回民乡 4542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2705
?年,额尔古纳市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新城街道:辖 第一~第十10个居委会。
莫尔道嘎镇:辖 第一~第十10个居委会。
黑山头镇:辖 第一居委会。
三河回族乡:辖 第一、第二2个居委会;乡直。
上库力乡:辖 前进村委会。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拉布大林农牧场: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第六生产队、第七生产队、第八生产队、05生产队、10生产队、20生产队;新力队;粮种站。
三河种马场:第五~第十二8个生产队。
上库力农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6个生产队;粮种站;伊根队。
苏沁牧场:机耕队、建设队、团结队、永胜队、红旗队、泉山子生产队。
恩和牧场:七卡、八卡、正阳、向阳、朝阳5个生产队。
室韦牧场:第一、第三2个生产队。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额尔古纳市上榜。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额尔古纳市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2月,额尔古纳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额尔古纳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23名。
邮编:137000
乌兰浩特市为兴安盟行署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南邻吉林省,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东经121°50′-122°20′,北纬45°55′-46°18′。总面积772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4年)。共有蒙古、汉、满、朝鲜、回等17个民族,蒙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26%。(“乌兰浩特市政府网站”数据:总面积865.1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3平方千米;总人口28.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2万人。)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0℃,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时,无霜期134天。
行政区划
乌兰浩特市辖8个街道、2个镇:爱国街道、和平街道、兴安街道、胜利街道、铁西街道、都林街道、五一街道、永联街道、乌兰哈达镇、居力很镇。
历史沿革
乌兰浩特为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原名王爷庙,因清朝第三代札萨克图郡王鄂齐尔在此建立家庙而得名。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王爷庙改称为乌兰浩特市。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迁。1964年7月,取消市建制,隶属科右前旗。
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恢复乌兰浩特市。
2000年,乌兰浩特市辖7个街道、4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6916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爱国街道 23624 和平街道 24946 兴安街道 36749 胜利街道 19883 铁西街道 22593 都林街道 27650 五一街道 19208 永联镇 40349 乌兰哈达镇 21229 居力很镇 20707 义勒力特镇 12224
?年,乌兰浩特市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爱国街道:辖 第一~第十八18个居委会。
和平街道:辖 第一~第十九19个居委会。
兴安街道:辖 第一~第十九19个居委会。
胜利街道:辖 第一~第十七17个居委会。
铁西街道:辖 第一~第十四14个居委会。
都林街道:辖 第一~第十六16个居委会。
五一街道:辖 第一~第十三13个居委会。
永联镇:辖 第一~第二十20个居委会;永联、查干、羊场子、民合4个嘎查;红光、红星、红城、红胜、红联、联军6个村。
乌兰哈达镇:辖 合特嘎查、舍林嘎查、白音特布斯、乌兰胡硕、乌兰哈达、关店、东白音、西白音、高根营子、胡力斯台、腰乐、混都冷、前公主、后公主、东苏15个嘎查;三合、古城2个村。
居力很镇:辖 红发、红心、红旗、永兴、前进、万宝、兴隆、幸福路、西沟、红忠、南沟、红十月、红峰、巨心、靠山15个村。
义勒力特镇:辖 新艾里、义勒力特、榆树、黄家店、幸福、西包达力干、东包达力干、东白音胡硕、西白音胡硕、民生、团结、太平、胜利、合发14个嘎查。
2005年底,乌兰浩特市辖7个街道、4个镇:爱国街道、和平街道、兴安街道、胜利街道、铁西街道、都林街道、五一街道、永联镇、乌兰哈达镇、居力很镇、义勒力特镇。
2006年8月,自治区民政厅批复同意乌兰浩特市将4个镇调整为2个镇,增设1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乌兰浩特市辖乌兰哈达镇、居力很镇和永联、兴安、都林、爱国、和平、铁西、胜利、五一街办事处。具体调整如下:
撤销义勒力特镇,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乌兰哈达镇。合并后乌兰哈达镇总面积478.4平方千米,总人口32049人,辖29个嘎查委员会、2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地原乌兰哈达镇所在地前乌兰哈达。
撤销永联镇,将永联镇原管辖的3个嘎查(民和、羊场子、查干)并入居力很镇。合并后居力很镇总面积为242.6平方千米,总人口19246人,辖3个嘎查委员会、15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前进村(太平街)。
将永联镇原管辖的7个嘎查村(永联、红光、红星、红城、红联、红胜、联军)和居力很镇桥头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永联街道办事处。合并后永联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41.9平方千米,总人口39884人,辖1个嘎查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20个居民委员会。办事处驻地设在原永联镇政府驻地矿泉西街路北。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乌兰浩特市上榜。
2020年12月,乌兰浩特市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38名。
2020年10月,乌兰浩特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乌兰浩特市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授予乌兰浩特市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3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乌兰浩特市榜上有名。
2017年2月,乌兰浩特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7月,乌兰浩特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