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洞景区位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是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等地游客入蔺第一站,是古蔺旅游西部环线上的第一节点。景区距古蔺县城和叙永县城各26公里,距离G76厦蓉高速震东出口6.5公里,距离321国道5.5公里,省道309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突出。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大黑洞景区北有与德耀镇相连的红梁子大山,南有与叙永正东相隔的狗爬岩梁子,中部有海拔高1448米的大山,山峰南有簸阳岩高1674.9米。属盆缘山地地貌灰岩出露广泛,岩溶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岩溶丘陵、峰丛、峰林、漏斗、盆地、槽谷、落水洞、穴泉分布广泛。
气候类型
大黑洞景区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春暖夏凉,冬有白雪,地温15度左右、无霜期200天。
水文特征
大黑洞景区境内大山纵横,群峰并峙,绵延起伏,深沟狭谷。乡内沿河发源于袁家沟,经德耀流入古蔺河;泸家河发源于蔓岭村经双沙流入赤水河;乌龙河发源于原乌龙乡乐园村,经正东流入永宁河。此三条河是古蔺、双沙、永宁河的发源地之一。
景区景点
主要景区
大黑洞景区首期开发占地4800亩,总共有42处大景观。主要分为苗寨民俗文化区、大黑洞秘境观光区、游客中心休闲运动体验区、哆彩苗岭休闲游憩区。
主要景点
大黑洞景区包括箭竹乡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大黑洞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且积淀着浓郁的黑色文化,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等待着各位亲手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其次是魅力四射的苗乡文化。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姐妹饭节、龙船节等节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惊奇的目光。
大黑洞位于喀斯特天坑的绝壁上,海拔约800——1000米,洞内道路错综复杂,景观奇特,冬暖夏凉,充满神秘色彩,黑色文化内涵丰富。进入洞内约200米处有一开阔地约5000平方米。
现已探明的洞深约5000米,出口有两处,一是进入洞内约200米向下,沿洞内阴河约3000米可达原乌龙乡凉风洞;二是进入洞内约300米向左约1000米,可通往天坑东面的响水洞。据说此洞可通往云南和贵州,但至今也无人证实,也未探明究竟有多少出口。
2004年,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54所,在校学生12498人,教职工556人,校舍建筑面积54618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 5458平方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狠抓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全镇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学校采用“末位淘汰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2004年全镇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技术学校13所,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认真完成扫盲任务,办扫盲班13个,提高班 13个,成人小学班 5个,扫除文盲200余人,提高700余人,累计实用技术培训(镇级)13期,参加培训1000余人次。有中心卫生院 1所,医生26人,病床25张,有村级卫生所9 个,合作医疗室 4个,医务人员36人。
2004年镇政府所在地“红梁子”集镇建设按规划顺利进行,总投资340余万元的集镇主大道“红梁大道”1.2公里的硬化、亮化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部分机关站所搬迁建设正在进行,农贸市场建设正在筹建中,集镇的社会效能日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