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淇县有5个乡镇,其中有4个镇和1个乡。
4个镇分别为:高村镇、北阳镇、西岗镇、庙口镇;
1个乡为:黄洞乡。
淇县位于豫北,在北纬35°30′05″至35°48′26″和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
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淇县历史沿革:
淇县古称朝歌,亦称殷国、雅歌、朝歌、临淇。
商朝,是四代帝王的陪都。
周朝,卫国都朝歌831年。春秋时期改为朝歌邑,属晋国。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朝时期朝歌邑属三川郡。
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项羽分魏地析置殷国,都城设于朝歌。
西汉初期,于殷国旧址设朝歌县,属河内郡。新王莽时改朝歌为雅歌。
东汉时期又复置朝歌县,汉建安时期改属魏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升朝歌为郡,属冀州,辖朝歌、汲、共、林虑、获嘉、修武六县。
晋朝时期改朝歌郡为汲郡,朝歌县属之,属冀州。
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改朝歌县属司州部河内郡。北魏时期分朝歌西北置临淇县,属林虑郡。东魏天平元年复置朝歌县,东魏天平二年分朝歌县北为魏德县。北周武帝改义州(今河南卫辉)为汲郡,治所在朝歌。
隋朝时期初年改汲郡为卫州,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清淇县和朝歌县,改置卫县,改置汲郡于县治。
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为卫县鹿台乡。五代时期、宋朝时期、金国时期因之。
元朝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于鹿台乡置淇州,卫县废为集,并置临淇县;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废临淇县入淇州。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淇州为淇县,属卫辉府。
清朝、民国时期因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淇县因之,属安阳管辖。1954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1986年由属鹤壁市辖至今。
淇县人民政府—淇县概况
淇县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沈阳市沈北新区的邮政编码是110000。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