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210009
南京大学
鼓楼区位于南京城区西北部,长江下流南岸。东与玄武区为邻;南与白下区、建邺区接壤;西与建邺区的江心洲隔水相望;北与下关区相连。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总面积26.62平方千米。总人口68.83万人(2007年)。
区人民政府驻宁海路街道山西路124号,邮编:210009。代码:320106。区号:025。拼音:Gulou Qu。
行政区划
鼓楼区辖7个街道:宁海路街道、华侨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湖街道。共有95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鼓楼区历史源远流长,是南京城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五六千年前就有许多处原始村落存在。周显王三十六年前(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打败越军后,在石头山置金陵邑,此为鼓楼区境第一个行政建置,也是南京城区建置之始。秦始皇赢政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东巡,途经金陵,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增设江乘县。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吴侯孙权自京口(今镇江)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晋改建业为秣陵、建邺、建康,南朝均都于此。隋唐降低建康政治地位,由郡降为州,再降为县,兴废无常,名称多变。现区境自五代杨吴天_十四年(917年)至清末,始终为江宁、上元两县管辖。明初,筑南京城墙,区境主体部分圈入内城,其余部分也在外廓之内。
鼓楼建区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始称南京市第六区,当时所辖范围,汉口路以南和草场门以西不在现区内。民国28年,伪维新政府时南界始推至汉中路。民国34年,玄武湖一带划入区境,区域范围扩大。解放后,1950年成立新五区时,中央路以东及玄武湖全部划出。1960年,实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时,城区带郊区,栖霞人民公社的燕子矶镇、迈皋桥镇、晓庄农(林)场及下关人民公社的小市镇划归鼓楼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后陆续交还栖霞区或市管。(摘自“鼓楼区政府网站”) 链接:《鼓楼区志》(2006年3月第1版,其中第一编 建置区划自然环境/第十四编 街道社区)
1995年,将雨花台区江东镇建制及江东镇所辖的清江、江东、河北3个行政村和中保村南半部分,以及江东门、新河口、二道桥3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鼓楼区中央路东侧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中央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0年,鼓楼区辖10个街道:华侨路街道、五台山街道、宁海路街道、鼓楼街道、中央门街道、三牌楼街道、水佐岗街道、挹江门街道、湖南路街道、江东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33188人,其中各街道人口:水佐岗街道 68498人、华侨路街道 36588人、五台山街道 68941人、宁海路街道 64756人、鼓楼街道 41611人、湖南路街道 38913人、中央门街道 62461人、三牌楼街道 63836人、挹江门街道 71396人、江东街道 116188人。
200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对建邺、白下、鼓楼、雨花台四区行政区划做部分调整,其中:将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办事处)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管辖;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管辖。
至2003年底,鼓楼区下辖7个街道(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湖街道)。全区面积25.44平方千米,总人口638224人,总户数171479户。(人口数据来源:《鼓楼年鉴二__五年》。社区/村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
宁海路街道:人口130514人。辖社区居委会(西桥、宁海路、仙霞路、天目路、颐和路、西康路、虎踞北路、天津新村、草场门、三步两桥、马鞍山、山西路、康藏路、电工新村、北四卫头、古平岗)。
华侨路街道:人口108683人。辖社区居委会(明华新村、慈悲社、华侨路、广州路、峨嵋岭、怡景花园、五台花园、东瓜市、龙蟠里、虎踞关、红土山、清凉山、石头城)。
湖南路街道:人口87514人。辖社区居委会(高云岭、傅厚岗、湖北路、裴家桥、丁家桥、马台街、西流湾、五条巷、南秀村、渊声巷、三条巷、云南路、大方巷、山西南村、青岛路、陶谷新村)。
中央门街道:人口132458人。辖社区居委会(马家街、观音里、青石村、南昌路、工人新村、长江新村、蔡家巷、紫竹林、黑龙江路、西瓜圃桥、将军庙、司背后、模范马路、和会街、三牌楼、新门口、颂德里)。
挹江门街道:人口80861人。辖社区居委会(福建路、鲁迅园、察哈尔路、丁山、镇江路、钟阜路、妙峰庵、戴家巷、模范西路、_龙桥)。
江东街道:人口63090人。辖社区居委会(教工新村、凤凰花园、银城花园、白云园、腾飞园、宝地园、舸舫园、清河新寓、江滨新寓、蓝天园、聚福园、宁工新寓、世纪花园);村委会(清江、中保)。
莫愁湖街道:人口35104人。辖社区居委会(莫愁新寓、凤凰新村、凤凰二村、凤凰三村、凤凰西街、凤凰西街中段、凤凰街、海棠里)。
整理
2004年,江东街道新增华阳家园社区居委会。至年底,鼓楼区下辖7个街道(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湖街道),94个社区居委会、2个行政村。全区面积25.44平方千米,总人口656032人,总户数175125户。(数据来源:《鼓楼年鉴二__五年》)
华侨路街道 办事处驻明华新村14号。面积3.56平方千米,人口109989人。辖13个社区:明华新村、慈悲社、华侨路、广州路、五台花园、怡景花园、东瓜市、虎踞关、清凉山、龙蟠里、红土山、石头城、峨嵋岭。
宁海路街道 办事处驻宁海路54号。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128588人。辖16个社区:西康路、天目路、仙霞路、宁海路、西桥、天津新村、虎踞北路、草场门、颐和路、山西路、马鞍山、三步两桥、古平岗、康藏路、电工新村、北四卫头。
湖南路街道 办事处驻青云巷27号。面积2.62平方千米,人口88304人。辖16个社区:湖北路、裴家桥、傅厚岗、高云岭、西流湾、马台街、丁家桥、渊声巷、五条巷、云南路、大方巷、山西南村、三条巷、南秀村、青岛路、陶谷新村。
中央门街道 办事处驻三牌楼大街138号。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131965人。辖17个社区:马家街、观音里、青石村、工人新村、长江新村、南昌路、黑龙江路、蔡家巷、紫竹林、和会街、颂德里、将军庙、模范马路、司背后、三牌楼、西瓜圃桥、新门口。
挹江门街道 办事处驻陵村4号。面积3.34平方千米,人口79628人。辖10个社区:妙峰庵、戴家巷、钟阜路、福建路、察哈尔路、鲁迅园、镇江路、丁山、模范西路、回龙桥。
江东街道 办事处驻江东北路101号。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65383人。辖12个社区:舸舫园、清河新寓、江滨新寓、银城花园、宝地园、腾飞园、白云园、蓝天园、聚福园、宁工新寓、世纪花园、华阳佳园;2个村委会:清江、中保。
莫愁街道 办事处驻涌泉里7号。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52175人。辖10个社区:莫愁新寓、凤凰街、凤凰西街、凤凰西街中段、凤凰新村、凤凰二村、凤凰三村、海棠里、凤凰花园、教工新村。
注:“南京市地名网”“鼓楼区政府网站”中华阳佳园是属于莫愁街道。
整理
2005年,江东街道新增长阳花园社区居委会。至年底,鼓楼区下辖7个街道、95个社区居委会、2个行政村。全区面积25.44平方千米,总人口684580人,总户数177856户。(数据来源:《鼓楼年鉴二__六年》)
华侨路街道 办事处驻明华新村14号。面积3.56平方千米。辖华侨路、广州路、明华新村、慈悲社、峨嵋岭、虎踞关、红土山、石头城、龙蟠里、五台花园、东瓜市、清凉山、怡景花园13个社区。
宁海路街道 办事处驻宁海路54号。面积3.93平方千米。辖颐和路、宁海路、仙霞路、西桥、西康路、草场门、天目路、天津新村、虎踞北路、康藏路、山西路、马鞍山、北四卫头、古平岗、电工新村、三步两桥16个社区。
湖南路街道 办事处驻青云巷27号。面积2.62平方千米。辖丁家桥、裴家桥、马台街、高云岭、西流湾、湖北路、傅厚岗、青岛路、陶谷新村、山西南村、大方巷、五条巷、云南路、三条巷、渊声巷、南秀村16个社区。
中央门街道 办事处驻三牌楼大街138号。面积3.37平方千米。辖和会街、西瓜圃桥、司背后、模范马路、颂德里、三牌楼、新门口、将军庙、蔡家巷、黑龙江路、长江新村、马家街、观音里、工人新村、青石村、紫竹林、南昌路17个社区。
挹江门街道 办事处驻陵村4号。面积3.34平方千米。辖福建路、妙峰庵、丁山、察哈尔路、鲁迅园、镇江路、钟阜路、戴家巷、模范西路、回龙桥10个社区。
江东街道 办事处驻江东北路101号。面积4.03平方千米。辖江滨新寓、银城花园、清河新寓、白云园、腾飞园、宝地园、蓝天园、舸舫园、聚福园、宁工新寓、世纪花园、华阳佳园、长阳花园13个社区,中保、清江2个村委会。
莫愁街道 办事处驻涌泉里7号。面积4.59平方千米。辖莫愁新寓、凤凰新村、凤凰二村、凤凰三村、凤凰西街、凤凰西街中段、凤凰街、海棠里、凤凰花园、教工新村10个社区。
整理
鼓楼区位于南京城区西北部,长江下流南岸。东以中央路、中山路为界,与玄武区为邻;南以汉中路、汉中门大街为界,分别与白下区、建邺区接壤;西至长江夹江,与建邺区的江心洲隔水相望;北以护城河、明城墙、定淮门大街一线为界,与下关区相连。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总面积25.44平方千米,其中主城区16.82平方千米,河西新区8.62平方千米。总人口66万人(2004年)。
鼓楼区辖7个街道:宁海路街道、华侨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湖街道。共有95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
华侨路街道 办事处驻明华新村14号。面积3.56平方千米。辖华侨路、广州路、明华新村、慈悲社、峨嵋岭、虎踞关、红土山、石头城、龙蟠里、五台花园、东瓜市、清凉山、怡景花园13个社区。
宁海路街道 办事处驻宁海路54号。面积3.93平方千米。辖颐和路、宁海路、仙霞路、西桥、西康路、草场门、天目路、天津新村、虎踞北路、康藏路、山西路、马鞍山、北四卫头、古平岗、电工新村、三步两桥16个社区。
湖南路街道 办事处驻青云巷27号。面积2.62平方千米。辖丁家桥、裴家桥、马台街、高云岭、西流湾、湖北路、傅厚岗、青岛路、陶谷新村、山西南村、大方巷、五条巷、云南路、三条巷、渊声巷、南秀村16个社区。
中央门街道 办事处驻三牌楼大街138号。面积3.37平方千米。辖和会街、西瓜圃桥、司背后、模范马路、颂德里、三牌楼、新门口、将军庙、蔡家巷、黑龙江路、长江新村、马家街、观音里、工人新村、青石村、紫竹林、南昌路17个社区。
挹江门街道 办事处驻陵村4号。面积3.34平方千米。辖福建路、妙峰庵、丁山、察哈尔路、鲁迅园、镇江路、钟阜路、戴家巷、模范西路、回龙桥10个社区。
江东街道 办事处驻江东北路101号。面积4.03平方千米。辖江滨新寓、银城花园、清河新寓、白云园、腾飞园、宝地园、蓝天园、舸舫园、聚福园、宁工新寓、世纪花园、长阳花园12个社区,中保、清江2个村委会。
莫愁街道 办事处驻涌泉里7号。面积4.59平方千米。辖莫愁新寓、凤凰新村、凤凰二村、凤凰三村、凤凰西街、凤凰西街中段、凤凰街、海棠里、凤凰花园、教工新村、华阳佳园11个社区。
2007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对建邺区、鼓楼区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江东村委会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管理。行政区划调整后,两区此段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为:自汉中门大街中心线与清河路交会处起,折向西南沿清河路中心线至规划的集庆门大街中心线,折向东沿规划的集庆门大街西段中心线至规划的燕山路北段中心线,折向北沿规划的燕山路北段中心线至汉中门大街中心线。行政区划调整后,鼓楼区行政区域面积26.62平方千米,人口68.83万人,辖7个街道办事处;江东街道办事处面积5.21平方千米,人口10.12万人,管理12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面积7.03平方千米,人口2.54万人,管理7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2021年4月,鼓楼区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9名。
2021年3月,鼓楼区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60名。
2020年9月,鼓楼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37。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鼓楼区位列第37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鼓楼区名列第26位。
2015年3月,鼓楼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邮编是多少
邮编:215000
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
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地理中心,北与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接壤,南临苏州吴江区,东接昆山市,西衔太湖,与无锡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21′。全境东西长92.95公里,南北宽48.1公里。
全区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积1486平方,约占太湖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吴中区下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镇6街道和穹窿山风景管理区。
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4.8万人。
吴中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当时很先进的“良渚文化”。三千多年前泰伯在吴地建“勾吴”国,始有历史纪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吴县,县名沿用至21世纪。
千百年来,这块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主持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大师蒯祥以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的范仲淹等一批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就生活在吴中大地,谱写了吴中历史千古流芳的华美篇章。
吴中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工艺发达,形成了刺绣、雕刻、缂丝、建筑工艺、青铜铸造、古琴制作、书画装裱等行业。这些匠心独具的精巧技艺,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苏派之作的杰出代表。
吴中区现有_直、木渎、东山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月湾、陆巷、杨湾、三山村、东村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12处,金庭、光福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区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7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18、市级8项、区级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4名、省级8名、市区两级106人。近年来,吴中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成功举办了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木渎(藏书)羊肉美食节、苏州太湖梅花节、苏州_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旅游节、中国园林古镇木渎旅游节、中国太湖开捕节、东山民俗风情旅游节、太湖水上运动节、环太湖国际竞走和行走多日赛等旅游节庆活动。
吴中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物产丰沛,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可谓“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吴中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太湖蟹美食之乡”等称号。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稻米、茶叶、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鱼)、水八仙(茭白、水芹、茨菇、芡实、荸荠、莲藕、莼菜、红菱)、白玉枇杷、乌紫杨梅、洞庭红橘、白果、板栗、藏书山羊、东山湖羊、生态草鸡等。其中,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中国驰名商标、太湖大闸蟹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吴中区是国家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试点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首批联系点。全区7个镇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市级以上生态村实现全覆盖。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吴中区政府承办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吴中)高层座谈会成功举办。太湖“五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太湖吴中区域水质逐年向好,部分水域形成水下森林。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全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占比列全省第一。编制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制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办法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生态资源价值研究,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全力确保生态安全,努力做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2021年3月,吴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9名。
2021年2月,吴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9名。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吴中区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吴中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62。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吴中区位列第62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吴中区位列第12名。
2019年10月,吴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9名。
2019年10月,吴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10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吴中区名列第51位。
2015年3月,吴中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邮编:136000
概况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邮编:136500 代码:220322 区号:0434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距省会长春110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120°53′、北纬42°49′-43°46′。南与辽宁省西丰、开原两县及四平市接壤,北与辽河农垦管理区相邻,北、西隔东辽河与公主岭市、双辽市相望,西毗辽宁省昌图县。总面积3545平方千米。总人口781588人。
县人民政府驻梨树镇向阳街2号。全县辖15个镇、6个乡: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孤家子镇、小城子镇、喇嘛甸镇、蔡家镇、刘家馆子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万发镇、东河镇、沈洋镇、林海镇、小宽镇、白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双河乡、金山乡。境内有国营梨树农场。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梨树镇(Lishu Zhen)代码:220322100 邮编:136500
位于梨树县南部,是梨树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南与四平市接壤,西接大房身乡,北和东是梨树乡。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94172人。辖园艺村、大烟囱村、北杏山村、南杏山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任家村、獾子洞、孤榆树村等。
镇名是由梨树县名演变而来。清嘉庆八年(1803)形成集镇,曾名买卖街。道光元年(1820)设分防照磨。1956年设镇制。
郭家店镇(Guojiadian Zhen)代码:220322101 邮编:136502
位于梨树县城东21千米,西隔梨树乡,南靠孟家岭镇,北是万发镇。面积165.2平方千米。人口69058人。镇政府驻郭家店。辖蔬菜、镇郊、八里城村、小泉眼村、石槽沟村、化石山村、孙家屯村、柴火沟、八家子、表堆子、双马架、东青石等。
清初这里为蒙王旗地,清嘉庆年间蒙王准奏招垦后,由关内来一户姓郭的在此落户。1956年设镇,1960—1965年为梨树县政府驻地。
榆树台镇(Yushutai Zhen)代码:220322102 邮编:136506
位于梨树县城北二十千米。东与泉眼岭乡相连,南与董家窝堡乡交界,西与胜利乡为邻。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1525人。镇政府驻榆树台。辖路明、团结、三合、六合、阎家、双龙、东胜、新江、新兴、新合、厢房李、家徐油坊、房身等。
清顺治年间形成集镇,曾名常兴店。宣统年间,在城北的土台上长着一棵异常繁茂的大榆树1956年设镇制。
石岭镇(Shiling Zhen)代码:220322103 邮编:136505
位于梨树县城东南55千米。面积331.69平方千米。人口38615人。镇政府驻石岭。辖石河、十里堡、二龙山、大孤家、小孤家、云盘沟、王家沟、石岭、赵家沟、佘家、东山、姜家洼子、耿老、雷家等。
清嘉庆年间形成聚落,曾名火勺岭。1964年建镇,由驻地石岭子而得名。
喇嘛店镇(Lamadian Zhen)代码:220322105 邮编:136511
面积123.52平方千米。人口30034人。镇政府驻喇嘛店村。辖田家洼子、南太平、榆树等。
由驻地喇嘛店街而得名。1985年1月1日设镇。
蔡家镇(Caijia Zhen)代码:220322106 邮编:136503
面积119.86平方千米。人口28522人。镇政府驻蔡家小站。辖下坎子、孟家、蔡家、姚家、拉腰子、新村、娘娘庙、敬友、横道子、爱国、马家等。
因有个姓蔡的人在此开荒用草搭了个窝棚,遂叫蔡家窝棚演变而来。1985年1月设蔡家镇政府,驻地蔡家小站。
孟家岭镇(Mengjialing Zhen)代码:220322107 邮编:136521
面积163.41平方千米。人口17757人。镇政府驻孟家岭。辖二道沟、大沟、大河沿、下安、四台子、苏家、马家油坊、孟家岭、潘家沟等。
由驻地得名。1958年10月至1961年归郭家店公社管辖。于1961年5月从郭家店镇分出,成立孟家岭公社。
十家堡镇(Shijiapu Zhen)代码:220322108 邮编:136501
面积234.79平方千米。人口37999人。镇政府驻十家堡。辖十家堡、八盘碾子、太阳沟、小桥子、西黑嘴子、九间房、团山子、铁岭窝堡、靠山屯、八棵树、上三台、三家子等。
由驻地十家堡村得名。伪满统治时期归勤民村辖为十家堡屯,后为十家堡村。1948年为梨树县二区政府驻地;1956年至1958年归三区辖,为十家堡乡所在地;1958年十
小城子镇(Xiaochengzi Zhen)代码:220322110 邮编:136515
面积183.96平方千米。人口42280人。镇政府驻小城子。辖新农村、大房身、张家窝堡、二里界、庆东、同庆、平庄、西道、友贤、爱德、亲仁、江东道、中央堡、土龙等。
由驻地得名。1985年1月设镇,镇政府驻小城子。
刘家馆子镇(Liujiaguanzi Zhen)代码:220322111 邮编:136509
面积254.76平方千米。人口25612人。镇政府驻刘家馆子。辖刘家馆子、韩家、乌兰、南六家子、苇田、北六家子、王河、纪家、东卡篓、龙山、吴家坨子、东五家、炭窑等。
由驻地刘家馆子得名。1985设镇,镇政府驻地刘家馆子。
万发镇(Wanfa Zhen)代码:220322113 邮编:136514
面积117.18平方千米。人口21009人。镇政府驻万发街。辖西万发、东万发、朱家、吕家岗子、阎家堡子、贾杂铺、关家岗子、刘家岗子、长胜、幸福、孙家店、李家店等。
由驻地万发街得名。1948年解放后,为梨树县第四区政府,辖21个村;1956年至1958年改为万发街区,辖9个乡
东河镇(Donghe Zhen)代码:220322114 邮编:136519
面积126.43平方千米。人口27381人。镇政府驻赵家店。辖王平房、胜利、新发、松树、东河、五业、梁家岗子、周家岗子、双树子、东双城、叶家屯、赵家店等。
由东河套得名。1948年解放时成立大榆树村政府;1956年至1958年东河套乡;1958年2月合并为东河乡,同年秋
沈洋镇(Shenyang Zhen)代码:220322115 邮编:136535
面积165.22平方千米。人口18973人。镇政府驻沈洋屯。辖沈洋、后太平、李家街、张家堡子、大孤山、前太平、翻身、辽河、兴无、丰收、阎达、工农、白沙坨等。
1958年至1961年归孤家子公社辖,为沈洋、董家围子、一棵树、太平山、大孤山、等五个管理区。1961年设立沈洋公社。当时为纪念1946年在此地与土匪英勇战斗而光荣牺牲的梨树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小宽镇(Xiaokuan Zhen)旧代码:220322214 邮编:136534
面积94.8平方千米。人口19996人。镇政府驻小宽屯。辖小宽、大宽、西河、长发、长兴、新风、宏伟、陈家等。
由小宽屯而得名。1956年重归孤家子区辖;1958年公社化属孤家子公社,为小宽管理区;1961年从孤家子公社划出,成立
林海镇(Linhai Zhen)旧代码:220322215 邮编:136508
面积307.52平方千米。人口29257人。镇政府驻三门丁家。辖大门丁家、五家子、李家围子、夏窑、长丰、兴开城、双山、顺山、绿海、五家局子、夏甸子、头道岗、揣洼等。
1948年解放,成立三门李村政府,归八区刘家馆子辖。1956年至1958年为靠山李家乡驻地,1958年1961年地名普查时,因和伊通县的靠山公社重名,改为林海公社
白山乡(Baishan Xiang)代码:220322203 邮编:136527
面积114.02平方千米。人口25352人。乡政府驻裴家油坊。辖老山头、大泉眼、四合、东白山、东风、友宜、平山、西白山、石家堡、刘家窝堡、鲍家、郑家、陶家、隋家等。
由境内的白山嘴得名。1948年解放。1956年至1961年为梨树公社裴家油坊管理区;1961年成立白山公社
董家窝堡乡(Dongjia Xiang)代码:220322207 邮编:136529
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15961人。乡政府驻董家窝堡。辖大榆树、兴发堡、张家街、张家油坊、潘家、周家油坊、袁家岭、董家窝堡等。
由驻地得名。1948年解放时成立董家窝堡村政府;1955年成立董家窝堡乡;同年秋公社化,为董窝堡管理区
泉眼岭乡(Quanyanling Xiang)代码:220322208 邮编:136513
面积95.49平方千米。人口19481人。乡政府驻西泉眼岭屯。辖西泉、东泉、南泉、小房身、东洼子、常青、蒋机房、新发堡、玻璃城子等。
由驻地西泉眼岭而得名。1956年至1958年归榆树台区政府辖,为泉眼岭乡;1958至1961年归榆树台公社辖,为西泉眼岭等八
胜利乡(Shengli Xiang)代码:220322209 邮编:136523
面积124.29平方千米。人口22542人。乡政府驻西关家屯。辖关家屯、顺城堡、南老、小城子、戴家堡、洋苇岭、四家子、石庙子、郭家窝堡、十家子、长发堡、九家子、畜牧等。
1958年2月成立胜利乡;同年秋公社化,为关家屯管理区驻地,归榆树台公社辖
四棵树乡(Sikeshu Xiang)代码:220322210 邮编:136512
面积143.33平方千米。人口25471人。乡政府驻新立屯。辖长山堡、李家桥、王家桥、小郑屯、安家屯、四棵树、三棵树、七家子、田家庙、后韩家、傅家街、十二马架等。
四棵树始建于光绪初年,因此地有一户院宅内长着四棵大树,多年不砍,高在参天,远近皆知,从而得名。1960年前四棵树归喇嘛甸公社辖,1961年和喇嘛甸分开后,改为四棵树公社。
金山乡(Jinshan Xiang)代码:220322211 邮编:136516
面积129.64平方千米。人口20730人。乡政府驻三合堡屯。辖金山、崔家岗子、三合屯、长岭子、沿河、大城子、南岗子等。
由所辖金山堡得名。1956年至1958年归小城子区辖,为三合堡等三个乡;1961年五月从小城子公社分出,成立金山公社。
双河乡(Shuanghe Xiang)代码:220322212 邮编:136517
面积122.97平方千米。人口23818人。乡政府驻树底下屯。辖三合堡、于大壕、三道岗子、王木林、双顶子、平安、范家屯、柳家屯、腰窝堡、陈大窝堡、刘家电、刘家炉等。
1948年,归小城子五区辖,为三合堡等七个村政府;1958年人民公社化归小城子公社辖,1961年改为1961年地名普查时因和东丰县的三合公社重名,后改为双河公社。
梨树乡(Lishu Xiang)代码:220322200 邮编:136526
面积96.03平方千米。人口23431人。乡政府驻八里庙。辖八里庙、马地方、中安堡、双城子、东平安、西平安、西中平安、北夏家、北老壕、城东、孙家洼子、泉眼沟等。
1956年至1958年统归梨树一区辖,设中安堡、八里庙、平安堡、北老壕四个乡;1958年至1961年
原 叶赫镇(Yehe Zhen)代码:220322109 邮编:136523面积237.07平方千米。人口31209人。镇政府驻叶赫村。辖叶赫、双合、永和、兴隆、张家、板仓子、白木匠、杨木林子、新立、营盘、砬子沟、英额堡、东升等。由驻地叶赫街得名。叶赫为满语,意思是:“皇帝赐给有功之臣头上戴的灰缨顶甲的库筒”。1958年2月成立叶赫乡;1958年10月至1961年5月归石岭公社辖,为叶赫管理区;1961年5月从2005年,将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
原 太平镇(Taiping Zhen)代码:220322112 邮编:136513面积89.23平方千米。人口18495人。镇政府驻田家洼子。辖田家洼子、南太平、榆树、青松、宋家围子、李家、龙母戾、牟家、北太平、前梁家、毕家堡子张家屯等。1948年解放,建立北太平村人民政府,归四区辖;1956年至1958年归万发街区辖,为太平山乡
原 大房身乡(Dafangfshen Xiang)代码:220322202 邮编:136528面积81.93平方千米。人口19167人。乡政府驻娘娘庙。辖后家巴、后家巴、郝家、胡家、高家、杨家、苗圃、前房身、海青、条子河等。由屯名后房身演变而来。1951年至1958年设平安堡条子河三个乡政府,后又成立中层乡政府为平安堡乡政府,驻地后大房身屯;
地图
历史沿革
清光绪四年(1897)设奉化县,民国三年(1914)改为梨树县。县城原址是在距城北四千米的“偏脸城”,因城内有株大梨树而得名。
原名奉化县,当时地处边北扼要之地,是“盗寇出没”“顽民盗风不息”之地,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为奉化县。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改称梨树县。梨树城并非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小村落,“传闻其地多种梨因名之”。
新中国成立后,梨树县为辽西省管辖。1954年7月,划归吉林省。1956年4月划归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改为四平专区管辖。1983年8月,撤销四平专区,实行市管县,梨树县属四平市至今。
1960年2月6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梨树镇迁到郭家店镇。1964年4月23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郭家店镇迁回梨树镇。
1945年11月,划归辽北省怀德专区管辖。11月23日,在梨树建立辽北军区。不久,辽北省政府、四平市政府从四平街转移到梨树。12月,在梨树镇成立中共怀德地委和怀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时怀德专区辖怀德、梨树、昌图3个县。随着后来战争形势的发展,驻地曾转移到怀德、农安、长岭等地。
1946年4月,梨树县划归辽北省昌图专区。6月,梨树县划归辽吉区第二专区。
1947年11月24日,梨树县解放,成立梨树县政府,为辽北省直辖县,梨树县政府驻梨树镇。
1948年7月,划归辽北省第二专署。
1949年4月21日,辽北省撤销,划归辽西省管辖,梨树县政府更名为梨树县人民政府。
1954年6月19日,辽西省撤销,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为省直辖县,仍驻梨树镇。
1955年,梨树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梨树县各区称谓取消序数命名,恢复原地名称呼。
1956年7月3日,国务院[国内字117号]批准,设立怀德专区。辖怀德、梨树等10个县。10月6日,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梨树县辖9个区、2个镇、38个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梨树县辖9个公社,276个管理区。
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区,梨树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
1960年2月6日,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梨树镇迁至郭家店镇。 1964年4月23日,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迁回梨树镇。
1968年,撤销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梨树县革命委员会。下辖4个镇、30个公社,303个生产大队。
1971年2月4日,四平专区更名为四平地区。梨树县归四平地区管辖。
1976年1月,梨树县辖3个镇、31个公社,303个生产大队。
1980年初,梨树县辖5个镇、28个公社,333个生产大队、2536个生产小队。6月,撤销梨树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梨树县人民政府。
1983年8月,撤销四平地区,成立四平市,梨树县归四平市管辖。
1991年11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石岭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石岭镇管辖。
1992年3月6日,撤销梨树县沈洋、万发、东河、太平乡,设立沈洋、万发、东河、太平镇。
1994年11月14日.撤销梨树县林海乡、三家子乡,设立林海镇、三家子镇。
1995年6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12月,梨树县辖18个镇、14个乡;85个居民委员会、336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梨树县辖18个镇、14个乡: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孤家子镇、石岭子镇、小城子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喇嘛甸镇、刘家馆子镇、叶赫满族镇、万发镇、东河镇、太平镇、沈洋镇、三家子镇、林海镇、梨树乡、大房身乡、杏山乡、董家窝堡乡、白山乡、胜利乡、团结乡、泉眼岭乡、郭家店乡、河山乡、金山乡、小宽乡、双河乡、四棵树乡。
2000年6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8月20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梨树县撤销团结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撤销杏山乡、三家子镇,河山乡,将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梨树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管辖。调整后,梨树县辖18个镇、9个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71117人,其中:梨树镇 93932人、郭家店镇 76097人、榆树台镇 29675人、石岭镇 42606人、孤家子镇 26021人、小城子镇 42028人、喇嘛甸镇 30556人、蔡家镇 29626人、刘家馆子镇 26141人、十家堡镇 39757人、盂家岭镇 18371人、叶赫满族镇 30184人、太平镇 18798人、万发镇 20877人、东河镇 28047人、沈洋镇 20639人、林海镇 28539人、小宽镇 20119人、梨树乡 24463人、大房身乡 19891人、白山乡 25754人、董家乡 17047人、泉眼岭乡 20134人、胜利乡 22646人、四棵树乡 26002人、双河乡 23929人、金山乡 21043人、国营梨树农场虚拟乡 48195人。
2002年,梨树县辖18个镇、9个乡。2003年,梨树县辖: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石岭子镇、小城子镇、孤家子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喇嘛店镇、刘家馆子镇、叶赫满族镇、万发镇、东河镇、太平镇、沈洋镇、林海镇、小宽镇、梨树乡、大房身乡、白山乡、胜利乡、泉眼岭乡、董家窝堡乡、双河乡、四棵树乡、金山乡。
2003年底,梨树县总人口7754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943人,面积3940平方千米。辖26个乡镇,其中镇17个:梨树镇、郭家店镇、蔡家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喇嘛甸镇、林海镇、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榆树台镇、小城子镇、东河镇、万发镇、太平镇;乡9个:梨树乡、白山乡、董家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大房身乡、双河乡、金山乡。
2005年,调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区划(四政发[2005]19号):将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调整后,四平市区面积由407平方千米增加到741平方千米,人口由53万增加到58.2万;铁东区面积由307平方千米增加到572平方千米,人口由28万人增加到31.2万人;铁西区面积由101平方千米增加到169平方千米,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27万人。
(调整时间尚不清楚)撤销太平镇、大房身乡。
截至2006年1月,梨树县辖21个乡镇,其中6个乡、15个镇:梨树镇、喇嘛甸镇、郭家店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东河镇、万发镇、榆树台镇、小宽镇、沈洋镇、林海镇、刘家馆子镇、石岭子镇、白山乡、双河乡、金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共有33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99个)、313个行政村。注:按吉民行批[2005]7号,梨树县的石岭镇已经划入四平市的铁东区,但没有操作,仍统计在梨树县内。
2021年4月,梨树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梨树县位列第95名。
2020年10月,梨树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梨树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2月,梨树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7年5月,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名单发布,梨树县上榜。
2005年,梨树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7名。
2004年,梨树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