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镇是一个年轻的小镇,城乡地企双元结构明显,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比重小,驻地大企业多,1987年6月由八家乡和元宝山街道办事处合并改设而成。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995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联合授予“普法先进镇”称号,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法律宣传先进镇”称号。
1995年末,全镇农村人均收入1812元,乡镇企业1609家,年总产值3.49亿元,总收入3.45亿元,实现利税3704万元。全镇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称号。2003年,实现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0392万元。2006年,合乡并镇后的元宝山镇党政班子立足于该镇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快工农业经济发展。他们对镇域农业资源统一整合,大力资完成14.2亿元。
2005年12月合乡并镇,由原马林镇、建昌营镇、元宝山镇组建而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同时,以打造新型工业城为目标,坚持工业优先,突出项目建设,全力招商引资,优化工业存量,扩大工业增量,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元宝山镇农业产业基础稳固,以奶牛、肉鸡、蔬菜保护地、饲草为主导,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工业增加值占到元宝山区一半以上,形成了以煤电铜生产加工、建筑建材、油漆化工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8亿元(不含驻地大企业),财政收入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成。全镇辖16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镇内驻有元宝山煤矿、平局运输部、元宝山发电厂铁运系统等企业,临近元宝山发电厂、红庙煤矿,东露天煤矿生活区也设在镇内。全镇耕地2万亩,有林面积6.9万亩,森林覆盖率48.8%。境内有元宝山矿中学、元宝山矿医院、体育灯光场1个、运动场3个。
全镇坚持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2009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扩大低保覆盖面,新纳入城乡低保1600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新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5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解决5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造2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等。
基本信息
元宝山镇位于元宝山脚下,东临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相望,西与红山区红庙子镇接壤,东北与风水沟镇相通,西南与美丽河镇毗邻,总面积332.9平方公里。元宝山区主要河流老哈河从四家村入境。由风水沟镇大北海出境,流经55.5公里,平均流量13.6立方米/秒。最大洪水量9840立方米/秒(1962年7月下旬)。英金河从元宝山镇长胜村入境,元宝山镇后五家和风水沟镇邵家湾子交界处同老哈河汇流,流经20公里,平均径流量O.38立方米/秒。
赤峰市元宝山区是1983年建立的市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之间,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几大中心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总面积952.64平方公里,辖5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3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全区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海拔600-1000米。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5-150天,年均降雨量340-400mm,全年日照时数2700-3000小时。老哈河、英金河、马架子河、娄子店河流经我区。境内有著名的红山文化、辽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