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 江左夷吾
一、译文: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者初到江南来。这时候,江南的政权刚开始建立,纲目法纪还没有制定。温峤初到,对这种种情况很是忧虑。随即拜见丞相王导,诉说晋(愍)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寝被毁坏的惨状,表现出亡国的哀痛。温峤言语间忠诚愤慨、感情激烈,边说边涕泗横流,丞相王导也随着他一起哭泣。温峤叙述实际情况完毕后,便真诚地提出结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诚地予以接纳。
温峤出来后,高兴地说:“江南自有像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二、原文
选自 南朝 刘义庆等《世说新语》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惧,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扩展资料
一、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二、人物介绍
1、温峤(288~329年),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名将,司徒温羡之侄。
出身太原温氏,聪敏博学,为人孝悌。初授司隶校尉都官从事,进入并州刺史刘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南下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追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号忠武。
2、管夷吾,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又名: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 : 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法学家、改革家、思想家、史学家、税收创始者、娼妓开创者、等,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 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又称管敬仲。字仲,以管仲之名而广为人知。
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青年时曾经商、从军,又三次为小官,均被辞。
2. 世说新语 江左夷吾译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 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 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 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 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 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 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 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 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 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 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
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和峤虽 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 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
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 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馀,补不足,天之道 也。”
19.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 无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 必不免灭性之讥。”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 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 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 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 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
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 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 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 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
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 五羖之皮邪?” 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
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 即启用为吴兴郡。 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 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
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
3. 江左夷吾和上下其手的原文翻译“江左夷吾”出自《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
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译文:这时,江南的政权建立工作刚着手,法纪还没有制定,社会秩序不稳定,温峤对些情况很是担忧。等到拜访丞相王导并他一起谈论时局之后,他高兴地说:“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担心什么呢!” “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此句中,“所争”中“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君子”有贵族出身高贵有地位之意,可译为贵人或者有身份的人。“其何不知”就是“其知何”即他们什么都知道。
整句可直译为“这里争论的人都是有地位的贵人,他们什么事情都知道。”。
4. 江左夷吾和上下其手的原文翻译“江左夷吾”出自《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译文:这时,江南的政权建立工作刚着手,法纪还没有制定,社会秩序不稳定,温峤对些情况很是担忧。等到拜访丞相王导并他一起谈论时局之后,他高兴地说:“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担心什么呢!”
“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此句中,“所争”中“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君子”有贵族出身高贵有地位之意,可译为贵人或者有身份的人。“其何不知”就是“其知何”即他们什么都知道。整句可直译为“这里争论的人都是有地位的贵人,他们什么事情都知道。”
5. 江左夷吾世说新语帮忙翻译一下,急,高分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者初到江南来。
这时候,江南的政权刚开始建立,纲目法纪还没有制定。温峤初到,对这种种情况很是忧虑。
随即拜见丞相王导,诉说晋(愍)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寝被毁坏的惨酷情况,表现出亡国的哀痛。温峤言语间忠诚愤慨、感情激烈,边说边涕泗横流,丞相王导也随着他一起哭泣。
温峤叙述实际情况完毕后,便真诚地提出结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诚地予以接纳。温峤出来后,高兴地说:“江南自有像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始尔,开始。
尔,词缀,没有实际义。 纲纪,指国家的各项制度、法纪。
陈,陈说,叙述。 主上,皇帝,这里指晋愍帝司马邺。
公元316年11月,刘曜围攻长安,晋愍帝投降,并被赶到平阳,一年后,被杀。 幽越,幽囚颠越,即流亡监禁。
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来也引申泛指国家。
山陵,皇帝的陵墓。 《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
周王室东迁洛阳后,有人到镐京一带,看到原来的宗庙宫室被夷为平地,种上了黍稷等作物,顿起忧伤,哀痛周王室的衰微,便作了这首诗。后来用以表示亡国。
忠慨深烈,指忠诚愤慨的感情深厚强烈。 泗,鼻涕。
《广韵》解释为涕泗,其实,古时候涕、泗是不同义的。所谓“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后来眼泪鼻涕不分了,都用来形容哭泣的模样。 深自陈结,真诚地陈说结交的意愿。
厚相酬纳,真诚地表示予以接纳。 管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齐桓公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史记》云:“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6. 江左夷吾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jiāng zuǒ yí wú成语释义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
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
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感 *** 彩 中性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家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例句野人只欲安耕钓,江左夷吾可见不?宋·陆游《泛舟湖山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