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曲靖市所辖县级市。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省盘州市接壤,南与本市富源县、沾益区相连,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水城县山水相依。
截至2008年,宣威市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58%。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千米,距昆明204千米。
宣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主要有东山公园(省级旅游景点)、宛水公园、美奂山公园、可渡古镇、来宾龙洞、西山森林公园、大响水、榕峰日出等。宣威特产“宣威火腿”驰名中外。
扩展资料:
截至2014年,宣威市辖区有28个乡(镇、街道)即宛水街道、西宁街道、双龙街道、虹桥街道、来宾街道、板桥街道、凤凰街道、丰华街道、倘塘镇、田坝镇、羊场镇、格宜镇、龙场镇、海岱镇、落水镇、务德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热水镇、得禄乡、普立乡、西泽乡、杨柳乡、双河乡、乐丰乡、文兴乡、阿都乡。
宣威市主要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这是因为宣威市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参考资料:
从西汉至唐,热水全境属健为郡存马县,上隶健为、建宁、麻州等郡。两宋属东爨乌蛮磨弥殿部。元至元13年(1726年),隶属云南中书行省曲靖路(府)沾益州瓮歹营、二官营。清朝属宣威州加惠里,下辖10甲。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五大区之一的保宣区。保宣区辖20保,含今落水和热水。宣德、宣慰、宣抚、宣勤4保为下4保,宣慎、宣扬、宣明、宣武为上4保,各设一分团;宣布、宣教两保合设一分团。宣德保即今落水镇黄路村,辖4甲、6村、632户、1682丁、1710人口;宣慰保即今落水镇落水村,四甲、7村、468户、1217丁、1175口;宣勤保含今花鱼、陡沟、格依,7甲、7村、592户、1592丁、1630口;宣慎保含今阿浪、吉科、色卡,4甲、8村、397户、996丁、930口;宣扬保含今建新、热水、营沟、关营、秧草,4甲、14村,628户、2518丁、1711口;宣明保含今得德、干海、海得、黎山,5甲、22村、498户、1620丁、1606口;宣武保即今沾益菱角,6甲、23村、605户、1744丁、1685口;宣布保,即今务德镇的卜嘎等地,5甲、16村、114户、1392丁、418户;宣教保,即今沾益德泽,4甲、7村、304户、760丁、806口。民国7年(1918年),属宣威县12个区之一西南区,辖民国元年的10保。民国21年(1932年),属宣威县12个区之一的第八区。民国30年(1941年)属宣威县23个扩大乡中迤述乡和热水乡。1949年后,辖区变化较大。1949年4月,为全县6大行政区第四区(辖区热水、落水、板桥)。1950年6月,属宣威县第十二区,从西泽划入上述迤一片,改名为中村。辖关营、热水、建新、得德、岱海、黎山、秧草、卜嘎、新华、茨嘎、响宗、述迤、柏木、窑上、格依、花鱼、色卡17个乡。1951年,划出西南部的块所、菱角二乡归沾益县管辖。1953年,为宣威县第八区。1956年,划出牛栏江边太阳乡归会泽县。1958年,为热水公社。1961年,为热水区,辖28个小公社。1970年为热水公社,辖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绿水、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兴、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28个大队。1984年,为热水区,划出小江以西5个大队(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并为4个小乡归宣威市务德镇。1987年,为热水乡。2003年,改为热水镇,辖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新22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154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