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社区位于青阳街道办事处驻地南2.5公里,在罗裳山脚延伸处“画马石”东北侧500米处,东连接洪宅_仑顶村,西连接空军、陆军驻地营房,南紧连洪山工业综合区域,北连接陈村村,辖区2个自然村。
象山村驻居罗裳山延伸处“画马石”东北侧山丘处有块石头与“玉笏朝天”相似成为“笏山”闽南语为“虎石山”,早期地图标注“上山村”后据传说,本山是有“象”的穴位,改成为“象山村”。据机制迁居至今已有600多年,曾有“庄厝”“曾厝厅”角落之称,现村中有一座“林氏宗祠”。
明清属泉州市南门处廿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大同乡四姓保(五区)解放至1952年为五区融村乡上山村。
1952年—1956年归属第八区融村乡上山村,1956-1957年属池店涵坂区岭山乡上山村,1957—1959年归属罗山普照大队上山村,1959—1961年归属青阳公社洪宅_大队上山村,1961—1984年青阳镇洪宅_大队上山村,1985年元月—2003年青阳镇象山村委会,2004—2009年归属青阳街道象山社区居委会。
象山社区区域面积0.35平方公里,辖区内2个自然村,有象山、新乡。社区居委会设“象山村”下有5个居民小组,404户,总人口1596人,旅居海外侨亲100多人,有小学、幼儿园、卫生所、老人协会、计生协会、综治巡逻队,南紧邻洪山综合区有市职工之家(总工会)、市科技馆、市博物馆、图书馆、市文化戏剧中心、晋江市南区中学。
象山两委近年来贯彻落实上级“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加快农村城乡建设工程,加快环卫保洁,改善村容村貌,保障道路畅通,安全修造水泥公里、主干道、环村路计12条共23954.73平方米。组建保洁队伍,综治巡逻队,安装无线广播、路灯156盏、健身路径2套道路硬化建设,水泥路东连接泉安路,西连接世纪大道,从村中横穿、北连接长兴路,南由环村路连接洪山工业区。
辖区内有美达弹性织物公司、奇峰食品公司、鸿昌食品公司、华美食品公示、维多利食品公司、大三豪鞋服公司、东安微型汽配厂以及多象服装、糖果食品加工、生产各种弹性织带、糖品果冻、鞋类服装、汽配等产品,远销国内网、欧美市场。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象山社区附近有青华天官第、青华庄杰线宅、清源山、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安平桥(五里桥)等旅游景点,有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深沪紫菜、深沪巴浪脯等特产。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象山社区位于晋江支流西溪下游河畔,依山傍水。高速公路南石支线南安市区东出入口处,省道308公路、“江北大道”、泉州江滨南路江北大道连接线、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石支线贯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南安市区东大门,柳城街道东部,地理位置重要。东起八尺岭立交桥;西至帽山社区相邻;南至霞美镇交界山;北至西溪右畔。象山居委会设在董埔,聚落在复泉山→南山→俺梅岭→虎龙口→小山→西溪南岸形成的丘陵河谷间。象山社区居委会所在地,位于省道308线公路董埔地段北侧。有三个自然村董埔自然村(包括董埔、小山、倩内)、象山自然村(包括下大厝、霞堡、中堡、新村、狮头),东山自然村(包括傅厝、李厝、吴厝、林厝、王厝),16个村民小组,2000多户,人口7500。全村面积7338亩,其中耕地1515亩(人均耕地0.23亩),山地4080亩,交通用地300亩,水域125亩,企业用地360亩,生活及其他用地958亩。农作物主种水稻、地瓜,花生、水蔗、蔬菜等。林果有松木、相思树、樟树、桃李、龙眼杨梅、芒果等。主要经济收入:农林业、养殖业、企业、外出经商、服务业、废品收购、水果生意。村里有医疗所、南安污水处理厂、东山电灌站、象山中心小学、东山小学、幼儿园、老人协会2个等。
象山明清两代除东山为泉州府南邑二十二都其他均为三十二都,民国期间为董埔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1957废除保甲制、成立象山乡政府设书记乡长,隶属十四区(今大霞美)。1950年前废除保甲,各角落成立农会设农会主席,1950年至1953年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没收分配土地。1953年至1954年成立党支部、选举乡民代表。1954年至1957年开始农村合作化,先后成立互助组(若干户组成设组长)、初级社、高级社(已角落为单位设社长)。1958年成立象山公社(小公社),下设四个大队并设立党支部(倩内、南山、象山、东山)设书记、大队长隶属美林区。1964年“四清”后撤销象山公社,改为象山大队设书记、大队长,(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增设象山大队革命委员会,书记兼任革委会主任),隶属城关公社;1982年撤销象山大队,成立象山村民委员会设书记、主任,隶属溪美镇。1999年隶属柳城街道办事处,2012年6月撤村建居,成立象山社区居委会,设书记、主任。
邮政编码:362300
联系电话0595-86354020
象山社区附近有凤山寺、南安郑成功纪念馆、灵应风景旅游区、叶飞故里、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曙光甘薯、南安石亭绿、石亭绿茶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