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63000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位于郑州与武汉之间,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确山县属驻马店市,以县城东南六里的确山为名。全县总面积1783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02年),邮编:463200 代码:411725 区号:0396 拼音:Queshan Xian,县政府设在盘龙镇。
确山县交通运输发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
自然地理
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广布丘陵,山地面积54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70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768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04万亩,人均耕地1.97亩。境内有淮河、臻头河等大小河流14条,大中小型水库52座,坑塘堰坝星罗棋布,全县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8.987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
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无霜期248天。本区农林牧业兴旺发达,是河南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享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等名号。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确山板栗、确山瘦肉型猪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行政区划
确山县辖7个镇、6个乡:盘龙镇、竹沟镇、任店镇、新安店镇、留庄镇、刘店镇、蚁蜂镇、三里河乡、石滚河乡、瓦岗乡、李新店乡、双河乡、普会寺乡。县人民政府驻盘龙镇。
盘龙镇 代码:411725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新生街居委会、西郊居委会、北关居委会、生产街居委会、官庄居委会、东郊居委会、和平街居委会。
竹沟镇 代码:41172510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竹沟村、西李楼村、杨庄村、陈楼村、后李河村、匡庄村、堰塘村、河东村、关沟村、徐庄村、肖庄村、四棵树村、西王楼村、鲍棚村、王岗村。
任店镇 代码:411725102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任店村、巩庄村、蒋庄村、胡寨村、曹庄村、下岗村、王班庄村、吴湾村、黄山坡村、黄店村、吕庄村、小王庄村、前巩庄村、张冲村、赵湾村、大王楼村、木寨村、陈门店村、陈庄村、猴庙村、和尚庄村、薄庄村、杨集村、倪庄村。
新安店镇 代码:411725103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新安店村、槐树庙村、段庄村、三山村、郭庄村、周庄村、余冲村、后堡村、郝岗村、熊庄村、朱庄村、戴楼村、顺山店村、阚庄村、申河村、李塔村、崔岗村、古庄村、阎庄村、丁楼村、陈桥村、卞楼村。
留庄镇 代码:411725104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留庄村、张里山村、石庄村、后营村、毛绳村、谭楼村、汪庄村、大赵楼村、邢河村、梅庄村、潘古洞村、刘大桥村、崔楼村、三宗寺村、李庄村、梁庄村、黑刘庄村、戴庄村、柴庄村、刘寨村。
刘店镇 代码:411725105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刘店村、侯楼村、大孙庄村、赵洼村、前曹村、双楼村、黄楼村、姚楼村、鲍庄村、李楼村、路庄村、伍桥村、独山村、后山村、大刘庄村、董埠口村、四座楼村、彭庄村。
蚁蜂镇 代码:411725106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蚁蜂村、老庄村、大子房村、宋冲村、赵台村、聂湾村、橡林村、小邓庄村、南老庄村、庞阁村、鲁湾村、彭楼村、胡楼村。
三里河乡 代码:411725200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马庄村、莲花村、宋庄村、赵庄村、八里岔村、尚庄村、秀山村、中店村、刘庄村、南泉村、后楼村、董庄村、盘龙村、周湾村、罗岗村、贯山村。
石滚河乡 代码:411725203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石滚河村、赵楼村、聂庄村、何大庙村、袁棚村、陈冲村、刘楼村、斩龙庙村、毛家棚村、小谢庄村、南王楼村、辛庄村。
瓦岗乡 代码:411725204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瓦岗村、刘老庄村、孙岗村、叶老庄村、田畈村、泽沟村、常庄村、芦庄村、冲口村、贯台村、黑风寺村、邢店村、林庄村、下沟村、邓庄村。
李新店乡 代码:411725205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李新店村、杨湾村、夏湾村、大杨庄村、谢庄村、邵楼村、二道河村、胡岗村、潘集村、洛庙村、吴庄村、王楼村、武棚村。
双河乡 代码:411725206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双河村、邢庄村、夏庙村、凌楼村、陈上庄村、王老庄村、大徐庄村、金沟村、陈店村、张店村、马坡村、余庄村、王堂村、杨店村、施庄村、蔡庄村、韩楼村、蔡楼村、张楼村、刘龙集村、唐庄村、大邓庄村、大戴庄村。
普会寺乡 代码:411725209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普会寺村、白山村、张营村、钱沟村、姚庄村、樊店村、宋楼村、马沟村、袁庄村、台子坡村。
历史沿革
确山,很早就有远古先民在浅山和平原地带生息繁衍。乐山东打石山,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曹庄、朱庄、橡林等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迨至西周,县境北部为道国,东南一隅属江国。春秋属楚,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置朗陵县,治所在今溱头河北岸的任店,属汝南郡。公元前 25 年,县西北境建安昌侯国;公元前 7 年,东北境又建阳安侯国。东汉省安昌入朗陵。西晋时,复于西南置安昌县。南北朝时,随形势消长时南时北,县名、疆域与归属变更频繁。公元 421 年,南朝刘宋于县境建初安郡。 528 年、 547 年,南梁两次进据淮北,废初安郡,侨治陈州。北魏复占后,废州仍置郡县,改称安昌县。 556 年,北齐废郡县,侨治荆州。北周时,改为威州。隋初,废州复置安昌县,于 583 年迁县治于横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盘龙山下,改名为朗山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因避讳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因史载城南有泉入窦、声若_米的确山而名县。元相沿未变。明初一度省入汝阳,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后送不变。元明清三朝均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汝阳道,后撤道,直属省辖。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
2000年,确山县辖7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3157人,其中:盘龙镇 39945人、竹沟镇 24542人、任店镇 43886人、新安店镇 23161人、留庄镇 47529人、刘店镇 47776人、蚁蜂镇 19190人、三里河乡 50337人、朱古洞乡 25633人、胡庙乡 36839人、石滚河乡 18661人、瓦岗乡 23254人、李新店乡 22304人、双河乡 27248人、杨店乡 19078人、顺山店乡 23486人、普会寺乡 23893人、古城乡 36395人。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将确山县的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2005年,确山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杨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双河乡管辖,双河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顺山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新安店镇管辖,新安店镇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确山县辖7个镇、6个乡:盘龙镇、任店镇、留庄镇、刘店镇、竹沟镇、蚁蜂镇、新安店镇;三里河乡、普会寺乡、石滚河乡、瓦岗乡、李新店乡、双河乡。
确山名人
三国时期
姓名 古代籍贯 现今地名
荀_ 朗陵 河南确山
荀攸 朗陵 河南确山
明清进士
姓 名 年 代 名 次 备 注
李 鸾 明成化五年(1469) 第3甲 126 名
程 文 明成化十七年(1481) 第3甲 38 名
刘大实 明嘉靖十七年(1538) 第3甲 118 名
刘浑成 嘉靖四明十四年(1565) 第3甲 247 名
王存敬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第3甲 165 名
陈 琚 明成化十一年(1475) 第3甲 78 名
张守约 明嘉靖五年(1526) 第3甲 199 名
陈耀文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第3甲 159 名
刘竟成 明隆庆二年(1568) 第3甲 117 名
曹 坦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第3甲 145 名
近代留学生
姓 名 别 名 留学国家院校及学习专业 出国年代 归国年代 备注
张化宇 日本明治大学 政经科毕业 1934年 1937年
邹鲁德 美国 学习眼科专业 1948年
段重希 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1934年 1937年
陈世禄 美国 1946年
张人监 照宇 美国科罗拉度矿物大学采矿工程师 1918年 1923年
刘文彬 雅均 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毕业 1924年
现代 探索"黑洞"奥秘的人 ----著名华裔天文学家张双南
张双南1962年12月出生于确山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9年,张双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老区确山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1984年大学毕业后,张双南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物理系开展一项技术合作项目,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张双南和一位副研究员一同赴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项目完成后,张双南被留在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英国皇家奖学金。同时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SOUTH HAMPTOA UNI-VERSITY)获得天文博士学位。1989年年底,张双南从英国应聘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底到美国航天局太空总署马歇尔飞行中心进行天体物理研究。1994年他发现的两个天体(黑洞)分别被命名为_GRO1655-40和GRO--1915+105。1997年华裔天文学家张双南、崔伟和陈莞的研究成果:率先观察黑洞的自转现象 在美国《天体物理学》发表,引起世界天体物理学界的轰动,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现代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抗日英雄 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6月1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员。7月15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9月30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马乡、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后来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调往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先后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激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五岁。杨靖宇的头颅与躯体合葬于通化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京广铁路东侧的驿城区古城乡的李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馆内陈设杨靖宇将军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101件,着重介绍了杨靖宇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尤其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存较为完整,其中有豫南农民暴动时所用的旗帜、步枪、手枪、大刀、长矛等。还有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时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袄、皮褥等军用物品以及将军幼年学习用具3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和将军光辉的一生。
革命志士
李鸣岐(1905年—1931年):1905年6月生。河南确山县城关人。出生于贫民家庭。原名李瑞凤,曾用名李鸣。年幼丧父。16岁在确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失学。1923 年夏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夏加入中国***。同年秋由党组织推荐,考人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1926年6月从广州返回确山,不久去江西、武汉等地做兵运工作。1927年4月担任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治安总队长。确山暴动后担任国民党确山县党部宣传部部长。1927年7月至8月任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队长。1927年8月至9月任中共河南省驻马店市委员会书记。9月中旬任中共豫南特委委员兼驻马店办事处主任。11 月和张家铎、马尚德率领农民武装举行了豫南确山刘店起义,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和党代表,豫南工农革命军党代表,豫南革命委员会宣传、财政部部长。1928 年2 月至4 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1928年5月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7月中旬大会闭幕后,留苏联学习。1928年10月从苏联回国后,1928年10月至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部长。1929年1月至4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员会秘书。1930年10月至1931年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宣传部宣传委员。1931年2月至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31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1 年5 月9 日被枪杀于河南开封市北门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骏鸣(1902-2003): 河南确山人。早年加入冯玉祥部西北军。后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任营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五军团任团长。1932年经朱德总司令谈话同意回原籍开展工作。1933年7月加入中国***。不久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1934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夏到鄂豫边界游击根据地,任中共鄂豫边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军事工作。1935年秋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军事部部长。1936年1月参与领导成立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任政治指导员,3月后改任队长。率领游击队建立发展鄂豫边游击根据地,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1937年7月游击队扩编为鄂豫边红军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同年冬游击大队迅速扩大,改称为豫南抗日独立团,任团长。抗日战争初期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任团长,率部东进抗日。1939年7月以八团为基础扩编成立新四军第五支队,任副支队长兼第八团团长。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参谋长。1942年2月任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率部参加开辟巩固发展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和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春起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初期任淮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1947年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48年秋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职。率部参加华东解放战争的作战和负责淮海、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国务院水利部副部长、林业部副部长,黑龙江省农牧厅副厅长,河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曾被选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2003年11月9日在郑州逝世。
徐子荣(1907~1969.6.20 ):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共确山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27年10月参加确山农民起义。1928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民国大学并从事中共秘密工作。1932年8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1936年出狱后被中共组织派赴山西,任中共太原市委委员、山西工委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太行区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43年起任中共太行区第5地委书记兼太行军区第5分区政治委员。1944年8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皮定均率部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以嵩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政治委员。1946年6月中原突围时,为掩护主力转移,和旅长皮定均率部向东突围,经20余天孤军奋战,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后任华中野战军独立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政治委员,第18兵团61军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莱芜、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兼人事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严重迫害,于1969年6月20日逝世。
张孔修:河南确山人。1938 年加入中国***,次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五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保卫科科长,中南军区航空办事处主任。建国后,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航空处处长,空军团长、副师长,空军航空学校校长。1958 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空军军校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兼参谋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王国华,1890年12月7日生,河南省确山县韩庄乡大王庄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雇农出身。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春组织农民协会和红枪会会员参加确山农民暴动,攻占县城,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农工政权。1931年组织农民开展声势浩大的抢粮分粮斗争。同年任确山县中区苏维埃主席。1932年加入中国***。先后担任确山县大王庄党支部书记、中区区委书记。1933年6月任中共河南省工委巡视员。参加指导各游击队由抢粮斗争迅速转向武装斗争。9月至11月任中共河南省确山县委书记。10月作为河南省农民代表前往中央苏区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34年1月被选为全苏大会主席团成员。7月至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在中央苏区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毛泽东亲笔为其题写“党不离枪”。在中央党校和红军大学各学习3个月。后派到长胜县任县委副书记。1935年春从中央苏区回到豫南,迅速恢复党组织。同年8月至1937年12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至1936年4月)。1936年4月至12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2月至1937年7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书记。1937年7月至9月任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指导员。同年10月至1938年1月任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政治委员。1937年12月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副书记。1938年1月至4月、同年6月至1939年1月任中共鄂豫边特委书记。1938年3月至1939年1月任中共河南(豫皖苏)省委委员。1938年3 月至9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竹沟留守处主任,3月至6月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至1939年11月任新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兼司令部司令员。 1939年1月至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亦称豫鄂边省委、区委)委员、民运部部长(至同年5月)。5月至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军事部部长。10月任中共豫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大量发展抗日武装,为中原敌后培养大批党政军干部和技术人员。11月竹沟惨案发生后,率部突围到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继续领导边区的民运工作。1940年2月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农民领袖”,“我们的王老汉”。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秋后任晋冀鲁豫中央局民运部副部长。1947年12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桐柏区委委员、农民协会主席兼第二专署专员。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桐柏区委第二地委书记、桐柏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一政治委员(至1949年3月)。1949年3月至6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3月至8月任河南军区确山军分区司令员。8月任信阳军分区司令员兼信阳市军管会主任。1950年1月任河南农协筹备委员会主任,后当选河南省农协副主席兼河南省土改委主任。1955年2月至1959年2月任河南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1956年11月至1958年12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59年2月至1964年9月任河南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1964年9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河南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0年2月8日在郑州含冤逝世。1980年中共中央为其彻底平反,在河南召开了追悼大会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确山县位列第346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确山县上榜。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确山县入选。
2020年6月,确山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确山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确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确山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确山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75名。
邮编:464000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因地处淮河之滨而得名,属于信阳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5′—32°38′,东经115°1′—115°35′。与安徽省临泉、阜南及本省新蔡、潢川、固始、息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2008年)。以汉族为主,到2000年7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民族数达17个,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固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土家族、傣族、佤族、景颇族、土族。但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小,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1%。
行政区划
淮滨县辖7个镇、10个乡:城关镇、马集镇、栏杆镇、防胡镇、新里镇、期思镇、赵集镇、台头乡、王家岗乡、固城乡、三空桥乡、张里乡、邓湾乡、张庄乡、王店乡、谷堆乡、芦集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代码:411527100
2006年,辖5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街居委会、南大街东段居委会、南大街西段居委会、南大街中段居委会、顺河街居委会、前楼村、桂花村、章营村、任埝村、金湾村。
马集镇 代码:41152710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马集村、龙泉村、李圩村、鲁圩村、刘大元村、陈庄村、帅庄村、徐楼村、洛庄村、郭集村、方元村、文庄村、赵庄村、彭庄村、项元村。
栏杆镇 代码:411527102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塘南村、董楼村、栏杆村、镇东乡村、王湾村、范岗村、许岗村、赵楼村、欧坡村、周营村、半坡村、蔡坡村、王新庄村、单楼村、藕塘村、刘寨村、郭营村、梓树村。
防胡镇 代码:411527103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防胡村、黄新庄村、冯庄村、魏庄村、甘庄村、付庙村、胡元村、陈寨村、杨围村、熊寨村、蔡坡村、路沿村、高林村、林楼村、林洪寨村、大黄庄村。
新里镇 代码:411527104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新里村、孙庄村、王角村、陈围孜村、董竹元村、黄李寨村、杨集村、张大营村、芦庄村、大董庄村、云坡村、孟庄村、双庙村、周小庄村、朱小集村、李长营村、张塘坡村、岳围孜村、孙香卜村。
期思镇 代码:411527105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期思村、祁营村、陈洼村、陈楼村、王营村、东寨村、任圩村、洪楼村、曹圩村、五一村、香铺村、丁营村、染坊村、高庄村、唐营村、新安村。
赵集镇 代码:411527106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赵集村、刘寨村、李岗村、铁炉营村、马营村、郑在村、朱岗村、虎皮岗村、代营村、廖庄村、学礼村、代庄村、简楼村、老庄村。
台头乡 代码:411527200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台头村、光明村、韩营村、何庄村、贺店村、后店村、胡寨村、皇册庙村、李楼村、刘湾村、宋营村、任营村、大营村、汤坡村、王庄村、夏营村、丁营村。
王家岗乡 代码:411527201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王岗村、丁岗村、董庄村、费湾村、李营村、立城村、刘寨村、马岗村、马关村、毛庄村、浅孜村、四河村、代庄村、吴岗村、武村、小圩村、新村、徐营村、杨庄村、郑营村、邬岗村。
固城乡 代码:41152720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固城村、楚寨村、大吴岗村、邓营村、岗头村、白布村、河湾村、黄岗村、简寨村、老庄村、李营村、马庄村、前邓营村、任庄村、王营村、吴岗村、徐坡村、詹营村、张井庄村、赵湾村。
三空桥乡 代码:411527203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三空桥村、曹营村、程庄村、丁营村、郝元村、贾坡村、刘圩村、吕庄村、麦店村、穆楼村、曹塘村、徐庄村、叶庄村、油坊村、张门集村、麻西村、麻东村、宋庄村、郑小庄村、肖营村、薜庄村、杨庄村。
张里乡 代码:411527204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马楼村、丁寨村、何寨村、后楼村、八里村、祁寨村、前楼村、双楼村、王竹园村、吴寨村、徐寨村、张里村。
邓湾乡 代码:411527206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邓湾村、陈台村、凡围村、龙岗村、罗营村、王台村、王寨村、小集村、新寨村、徐门村、叶台村、张祠堂村、赵店村。
张庄乡 代码:411527207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八里村、长沟村、长埝村、九里村、任店村、三里村、申寨村、瓦门村、梧桐村、新湖村、徐营村、余庄村、张庄村、周空村。
王店乡 代码:411527208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王店村、半岗村、刘桥村、宋营村、桃元村、白岗村、新建村、张阳村、赵寨村、北庙村、胡垴村、沙坝村、吴楼村、李香卜村、小店村、杨楼村、袁店村。
谷堆乡 代码:411527209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谷堆村、巴湾村、冷营村、立元村、沙湾村、孙岗村、唐店村、图益村、王圩村、吴营村、徐圩村、杜湾村、杜营村、符营村、洪营村、老关村、刘楼村、刘营村、申营村、下元村、涂营村、杨湾村、周庄村、朱湾村、朱营村。
芦集乡 代码:411527212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芦集村、程营村、李寨村、莲花村、梁圩村、刘台村、白营村、马埠口村、宋湾村、项营村、项庄村、新庄村、邢营村、杨寨村、叶集村、张楼村、吉庙村、董空村、淮滨村、大王庄村、李新寨村、龙王庙村、王家空村、许老围村、尹营村。
历史沿革
淮滨县是建国后的新建县,由固始、息县两县析置。1951年7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置淮滨(县级)办事处,由潢川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撤销淮滨办事处,设淮滨县(县人民政府驻乌龙集),划归信阳专区领导;1960年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撤销淮滨县,将淮滨的行政区域划归息县和固始县;1962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恢复淮滨县,以合并于息县的原淮滨行政区域和合并于固始县的原淮滨县期思、张庄两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淮滨县的行政区域。经2005乡镇机构改革,淮滨县现辖17个乡镇:有城关、马集、期思、防胡、新里、赵集、栏杆、谷堆8个镇和王店、张庄、邓湾、芦集、三空桥、张里、固城、王家岗、台头9个乡,289个行政村,3002个村民组,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489个居民小组。
地理概况
淮滨县地处淮河中上游,豫皖两省交界处,南望大别山,北接黄淮大平原,境内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横贯其中,享有“淮上江南”美称。 1951 年 7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析固始、息县各一部,设置县级办事处,淮滨因淮河之滨而得名。 1952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淮滨县,境内东西长约 53 公里 ,南北宽约 43 公里 ,总面积 1209 平方公里,人口 70 万。
气候特点
淮滨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侯明显,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实。1984—2004年,平均气温15.6℃;积温5587℃;降水量955.6毫米,多雨年份达1500.6毫米(1991年),少雨年511.8毫米(2001年),7至9月的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日照时数1989.8小时,日照率为42%;无霜期年均226天,最长年份可达271天,最短年份也有178天;年均风速2.4米/秒。
自然资源
淮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烟叶、猫爪草、息半夏等各种优质农经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基地层、弱筋小麦基地县。闻名于全国的“淮砂”主产于淮滨,贮量达 6 亿立方米 。以速生丰产杨树为主的各种林木 30 万亩,是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和杨木基地县。黑猪、黄牛、波尔山羊、三黄鸡、白鹅、淮南麻鸭和淮河鱼、鳖、虾、蟹等风格独特、品质优良。
淮滨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 60 亿立方米,地下水含量达 1.48 亿立方米。黄沙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黄沙属可再生资源,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林木资源丰富,现有杨树 5000 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 100 万方,林网林格 30 万亩,正争取建成国家杨木基地县。境内适宜多种动植物生息繁衍,大宗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油料、红薯等。工业主要有淮滨县乌龙酒厂、淮滨肉鸡公司、全省最大的造船基地淮滨县造船厂、高科技民营企业合谊化工公司等。全县以汉族为主,有 11 个少数民族。淮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 “ 中国第一个水利专家、历史上第一个清官 ” 的楚国名相孙叔傲就诞生在淮滨县期思镇。淮滨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淮滨人民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文化遗产
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河流湖泊
淮滨,河渠纵横,坑塘密布,全县水面面积共达87614亩。淮河干流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洪河、白露河河闾河流至境内汇入淮河,加之县内河流乌龙港和幸福河,河流面积3.6万亩。较大港有饮马港、二道港、马港、西湖港、期思港等5条。较大湖泊有兔子湖(已建成水库)、潼湖、白湖、草湖、方家湖等6处。
坑塘9615处,面积44709亩。
淮河 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省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干流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平均比降为万分之二。从淮源到豫皖交界处的洪河口为上游,长360公里,落差174米,比降为万分之五。从洪河口到洪泽湖口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公里,落差16米,比降为万分之零点三。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长150公里,落差6米。比降为万分之零点四。俗称“八百里淮河”,系指从淮源到洪泽湖的淮河干流长度。淮河自息县长陵集东入淮滨县境,流经吉庙、芦集、邓湾、张庄、台头、城关、涂营、谷堆、王家岗9个乡(镇),在谷堆乡白露河口出县境。淮河淮滨段长70公里,河床平均宽200米。其左岸一级支流有洪河、闾河、乌龙港,右岸一级支流有白露河。
洪河 为淮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方城县境伏牛山东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叶县、舞阳、西平、上蔡、平舆和安徽省的临泉等县,至新蔡县的班台与汝河汇合,流至淮滨县麻里乡入境,经麻里、赵集、固城、栏杆、王家岗5个乡(镇),在王家岗乡刘寨村附近洪河口汇入淮河。境内长71公里,河床平均宽80米,流域面积326平方公里。河北岸为安徽省。
白露河 发源于大别山区,出新县小届岭后为“白露河”。自淮滨县北庙乡闸口桥入境,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北庙、王店、期思、谷堆4个乡(镇),在谷堆乡吴寨村附近入淮河。境内长51公里,河床平均宽75米,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白露河属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接近断流。
闾河 发源于河南省正阳县。自淮滨县防胡镇前郑庄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防胡、新里、吉庙3个乡(镇),在吉庙乡汇入淮河,境内长22.7公里,河床平均宽65米,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乌龙港 属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息县包信乡,流经淮滨县防胡、新里、马集、邓湾、台头5个乡(镇)入淮河。境内全长34公里,平均港宽50米,深4米,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
幸福河 县内季节性河流,1958年人工开挖,全长25公里。
经济发展
县内已形成了以轻纺、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养殖业主要有“西门塔尔”牛、瘦肉型猪、樱桃谷鸭等。已形成牛、猪、鸭三大农村支柱产业。中药材有半夏、猫爪草等。旅游景点有沙古文化遗址、孙叔敖墓等。现已开发东西湖,风景优美。
淮滨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红薯;其中水稻、小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培育形成了50万亩优质水稻、60万亩优质小麦、10万亩双低油菜等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有油菜、芝_、棉花、红麻、烟叶等,被列为全国商品粮 、商品油基地县,粮食总产量突破三亿公斤。全县林地面积已达到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9%,现有各类活立木7200万株,活立 木 蓄积量200万立方米,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400多户,造林面积 3.5万亩,其中 速生意大利杨“三杉”林木22万亩,年蓄积量44万立方米,现是河南省速生造纸林生产基地之一;品质优良的息半夏、猫爪草等土特产品闻名遐迩;猪、牛、羊、鸡、鸭等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全县畜牧业规模养殖户发展到935家,全年畜牧业产值 7.7亿元左右,渔业规模养殖面积1.8万亩,;全县有50公里长可供开采 的淮河黄砂,黄砂自然分成大、中、小三种类型,蕴藏量2亿多立方米,且沙层深厚,易于开采,杂质极少,凝结度高,是极好的优质建筑材料。全县共有砂场26个,采 砂船600余只,年产销量5万立方米,年产值1亿元左右。建有赵集、固城两个黄砂交易市。
光荣传统
淳朴聪慧的淮滨人民不仅具有勇敢、坚毅的性格,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秦、隋、唐、元、明、清历代农民起义的战火,都曾在这里燃烧。淮滨人民操戈奋戟,前赴后继,奋勇投入了历代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封建统治的战歌。
中国***诞生后,淮滨人民的革命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淮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部分,勤劳勇敢的淮滨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1927年建立了淮滨第一个党支部,举行了“周黄暴-动”,打响了淮滨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4年,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以淮滨麻里店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红色区域,英勇出击,转战在洪、淮之间,中共豫东南地委和豫皖边区地委机关先后设在淮滨,领导了南起麻城,北达阜阳,东到立煌的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滨人民踊跃支前,为解放大军抢渡淮河提供了有利条件。
淮滨历史文化特征
1,期思古城由于蒋国文化遗存的发现而受到人们的注意,更因为生养造就了楚国名相孙叔敖而著名于世。史载, 孙叔敖又名_敖,字艾猎,期思人。曾在期思征发民工排除积水,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又在雩楼兴办灌溉,受到楚庄王的重视,任为令尹,历史上习惯称之为楚相,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是中国古代的水利专家。
因为母亲的谆谆善教,孙叔敖儿时就有着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德。当时,人们认为见到双头蛇的人不吉利,肯定会死。孙叔敖路遇双头蛇后,为了不再患害别人,勇而杀之,掘土深埋,这种舍己利人的高尚品质受到了后人的传颂和尊崇。期思城西南有埋蛇岭系孙叔敖埋蛇处,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为古寝丘地,《嘉靖固始志》把 "寝野歧蛇 " 列为八景之一。
孙叔敖为相期间,励精图治,大兴水利,造福人民,使楚国逐渐走向富强,跨入了 " 春秋五霸 " 的行 列。特别是在楚晋_之战中,他协助楚庄王指挥作 战,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经验一举战胜晋军,为楚庄王匡成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记》说他 " 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为楚国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孙叔敖一生清廉,忧国为民, 私门不入一钱,死后妻子儿子穿着粗布衣自己背柴度日。伶人优孟很痛心,花一年时间摹仿孙叔敖音容动作,唱《慷慨歌》给楚庄王听,大意是 " -不能当又值得当,清官能当又不值得当。-不能当是因为当时名声太臭,值得当是能发财立业全家享福。清官能当是当时有清名,不值得当是儿孙都跟着受穷,穿破衣干苦活,人们认为做官的都有钱,只知道孙叔敖做了楚相却不知道孙叔敖廉洁从没占过一分钱便宜。楚庄王听
西湖了很感动,就把寝丘之地也就是期思封给了孙叔敖的儿子侨。
为了纪念这位清廉的好官,后人在期思立庙树碑。西汉刘向、东汉王延寿、北魏庾信、宋欧阳修、元马祖常、清洪亮吉等大文学家都曾拜谒孙叔敖庙,或为庙碑撰文、题跋,或是留下歌颂的诗文词赋。孙叔敖庙也叫遗爱庙、楚相孙公祠,解放后尚存,旧址 在今期思镇政府机关院内。旧志、庙碑都明确记载庙西下就是孙叔敖的坟墓。由于时代变迁,坟墓己平, 庙堂无存。有关孙叔敖的历史纪念文物已经非常稀少,仅存的唯有明成化五年中议大夫、提刑按察司副 使刘昌《谒楚令尹庙》诗文石刻一通,明万历七年《重修楚相孙公遗爱庙志碑》残碑一块,清雍正六年《楚相孙公祠》石额一块。为永远纪念这位治理水患造福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官,中共淮滨县委、淮滨县人民政府于 1993 年 6 月为其勒石造像,树碑立传,置于县城中心,永世供人瞻仰。
2,蒋姓华人始祖诞生地--期思
蒋国逝史海,蒋姓传华夏
古城犹说汉期思,土蚀荒阶楚相祠,
乞得寝丘人不夺,千年淠水入荒陂。
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马祖常 ( 河南光洲人 ) 为期思城访古之作。期思古城是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的故乡,并早在 3000 多年以前就是西周蒋国的都城。楚穆王时,封楚大夫右司马复遂为期思公。汉初,刘邦因中大夫贲赫揭发淮南王英布谋反有功封其为期思侯。期思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俯拾即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豫南观光不到期思古城凭吊将会留下许多遗憾。
西周蒋国是蒋姓华人始祖诞生地,蒋国虽然不存,但蒋姓子孙四海繁衍,名人辈出。从蜀汉大将军蒋婉、三国魏谋士蒋干到明代农民起义军领袖蒋福成、清代大文学家蒋士铨、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蒋翔武乃至前国民党政府总统蒋介石父子都以其不同的奋斗方式光耀祖宗名留史册。期思等待着所有的蒋姓同胞,特别是海外蒋姓侨胞前来寻根拜祖,祭慰先灵,共谋发展大计。
期思是西周蒋国故址, 历史有明确记载,《左传》杜预注指出 " 蒋在弋阳期思县 ", 《水经注·淮水篇》载 "( 淮水 ),又东北,过期思县北, 县故蒋国, 周公之后",进一步指出蒋国是周公后裔。周公是指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成王年幼时辅政,时武庚串通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淮夷诸国叛乱,周公旦攻灭东 方 l6 国,并对东方的领地重新进行了分封, 自封于鲁,长子代之。《史记索隐》载 " 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其余食小国者六人 : 凡、蒋、邢、茅、胙、祭也",《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记周召穆公纠合宗族于成周作诗时明载 :" 管、蔡、 郇文之昭也 " 即文王子。" 邗、晋、应、韩武之穆也 ", 即武王子 " 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即周公旦之嗣。并在注中说 :据《通志氏族略·二》蒋为周公第三子伯龄所封国,传世器物有'将兑殷'、'将子爵'" 。从周公旦子封于蒋,至公元前 617 年楚大夫复遂攻灭蒋,蒋国已有 600 年左右的发展史。沧海桑田,遗迹未泯,蒋城故址仍然在向人们展示它当年的文明和辉煌。现存的古城墙东西长约 1700 米,南北长约 500 米,墙基宽 32 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处,残高约 7-8 米,其它墙段残高 1-- 3 米。
梦景水乡
期思古城位于淮滨县城南 15 公里,居于大别山北麓,淮水之阴。地势绵延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争流,浇铸出期思古老的文化 ; 草湖、方家湖、兔子湖三湖相映, 沉淀着期思厚重的历史。期思的传说神奇而瑰丽,"八角田" 、 " 琉璃井 " 、 " 三里庙 " 、 " 乌龟冢 " 、 " 妖精洞 " 、 " 埋蛇岭 " --则则优美而动人。期思的景色质朴而秀丽春看菜花几抹黄,秋闻稻香满地金。村舍远近,耕牛悠悠,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南有十里草湖绿接天, 东有百亩鲜荷映日红,西有千顷碧波锁玉兔,无论是泛舟湖上还是漫步田间,都会使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古城遗址范围内,遍布灰色土层,绳纹陶片到处可见。在古城西墙南端发现大量红烧土和汉代筒瓦, 因此处地势较高,当地称之为 " 炮台"可能为汉代遗迹。在古城外西北隅有一台地,当地称为" 北城埂 ", 经调查为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与古城墙址并无联系。近年来,古城内外不断出土有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戈、铜矛、铜剑、铜鼎和铜壶,最近,在古城南郊发现有春秋墓群。第一次发现楚国金币 " 郢爱 ", 而发现最多的是楚币蚁鼻钱。这些文化遗物,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它反映期思古城在灭蒋入楚之后的历史背景。
2021年1月15日,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淮滨县上榜。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淮滨县上榜。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淮滨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淮滨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19年3月15日,淮滨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淮滨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