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1处):
江山江郎山(2010年 中国丹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
柯城区
孔氏南宗家庙
衢州古城墙
周宣灵王庙
北二蓝氏宗祠
衢江区
吴氏民居
江山市
三卿口制瓷作坊
南坞杨氏宗祠
龙游县
湖镇舍利塔
小南海石室
关西世家
绍衣堂和横山塔
龙游鸡鸣山民居苑
三槐堂
三门源叶氏民居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66处)
柯城区
荥阳侯夫人墓,九华乡土建筑,达源号钱庄,天皇巷天后宫,麻蓬天主教堂,衢州侵华日军细菌弹投放点旧址,大岭背古道
衢江区
仙岩洞摩崖题记,两弓塘窑址群,兰氏宗祠,葱口洞穴遗址,湖南银矿遗址,赵抃墓、祠,李泽李氏大宗祠,黄甲山塔,楼山后骏惠堂,下埠头天后宫
江山市
仙霞古道,达河窑址群,文昌阁,大陈村乡土建筑,峡口大公殿,柴村乡土建筑,凤里姜氏宗祠 ,礼贤城隍庙,新塘边姜氏宗祠,张村乡土建筑,县前粮仓群,泉井(含周氏宗祠),和睦陶窑群
龙游县
白洋垅窑址群, 方坦窑址,姜席堰,龙游楼上厅建筑,龙游风水塔,西垣蒋氏宗祠,志棠雍睦堂,志棠邵氏宗祠,刘家永和堂 ,石佛探花厅,莲塘瑞森堂,下田畈黄氏民居,灵下应氏民居,塔石溪桥群,华岗故居,石佛胡氏民居
常山县
樊氏大宗祠,徐氏旧宅,里择祠,兴贤塔,底角王氏宗祠(含世美坊),樊家尚书坊
开化县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大溪边余公墓,高朱致福堂,霞山爱敬堂,小溪边余氏宗祠,霞山永锡堂,公淤丰氏宗祠,马金街古建筑群,银岭关、壕岭关,正大永言堂,大溪边余氏宗祠,开化新四军整编旧址
国家地质公园(1处):
浙江常山国家地质公园(金钉子)
国家5A级景区(1处):
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
国家4A级景区(8处):
龙游石窟、江山江郎山、江山浮盖山、江山廿八都古镇、江山清漾景区、常山三衢石林、衢江药王山、衢江天脊龙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5处):
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龙南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三衢山国家森林公园、仙霞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1处):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重点公园(1处):
府山公园
国家级历史名城(1处):
衢州市
历史文化街区(2处):
北门街区、水亭门街区
国家级开发区(2个):
衢州市经济开发区
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
七里香溪、乌溪江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
江郎山
国家生态度假旅游试验区(1处):
五龙湖国家生态度假旅游试验区
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2处):
江南儒城—“衢州”、“千年古城之谜—龙游”
人文
廿八都古镇、和睦彩陶文化村、清漾毛氏文化村、霞山古民居、龙游石窟、九华春神殿、仙霞关、枫岭关、青碓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华山汉墓群
自然
太真洞、浙西大草原、江山金钉子、常山黄泥塘金钉子、三衢石林、小湖南节理石柱、浮盖山石洞群、灰坪天坑、礼贤龙遗址
黄泥乡的湖南省永兴县黄泥乡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邮政编码:426100。
祁阳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永州市代管。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东北部。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截止到2022年9月,祁阳市下辖3个街道、20个镇、3个乡:
龙山街道、长虹街道、浯溪街道、观音滩镇、茅竹镇、三口塘镇、大忠桥镇、肖家镇、八宝镇、白水镇、进宝塘镇、黄泥塘镇、羊角塘镇、梅溪镇、潘市镇、七里桥镇、下马渡镇、黎家坪镇、文富市镇、大村甸镇、文明铺镇、龚家坪镇、金洞镇、凤凰乡、石鼓源乡、晒北滩瑶族乡,另有:原种场、畜牧场。
湖南其他城市区号与邮编:
湖南省长沙市:区号0731,邮政编码410000。
湖南省株洲市:区号0733,邮政编码412000。
湖南省湘潭市:区号0732,邮政编码411100。
湖南省衡阳市:区号0734,邮政编码421000。
湖南省邵阳市:区号0739,邮政编码422000。
湖南省岳阳市:区号0730,邮政编码414000。
湖南省常德市:区号0736,邮政编码415000。
湖南省张家界市:区号0744,邮政编码427000。
以上内容参考:-祁阳
2012年11月16日永兴县黄泥乡正式撤乡建镇。
位于永兴县县境东北面,距县城9公里。东抵鲤鱼塘镇,南接城郊乡,西邻塘门口镇,海拔高度:126米。北界香梅乡、金龟镇、太和乡。乡政府驻黄泥坳圩。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晓源、杨家、黄沙、大村、沙坑、羊冲、石虎、泉田、姜冲、豪山、庄山、埠头、木梓塘、汶村、板冲、长洞、耒头、六合、东泽、元木、大江边、涌水22个行政村,2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58人,全乡共有耕地26475亩,主要产稻谷、豆类、花生、冰糖橙;有山林133370亩,主要产杉、松、楠竹、油茶等;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煤炭储量约为2000万吨,是我县主要产煤矿乡镇之一,2009年,煤炭规费征收完成17余万吨,完成煤炭税费1300余万元;有传统产业----冶炼业,现建有工业项目区,2009年全乡共产白银380吨,黄金150千克,电解铅4880吨,实现产值15亿余元,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乡内交通便利,省道S212线纵贯南北,省道S213线(青资公路)横穿东西,黄泥乡是永兴县一个区位和自然资源都具有一定优势的大乡之一。经济发达已跻身全县“经济强乡镇”,冰糖橙生产闻名全省。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黄泥坳”为黄泥土质的小山坳,圩建在其附近,故名。镇政府以驻地“黄泥坳圩”去“坳圩”二字为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5′5°~112°15′, 北纬26°8′~26°15′。东抵鲤鱼塘镇,南接便江镇,西邻塘门口镇,交界香梅乡、金龟镇、太和镇。人民政府驻石虎村上街组,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3300,距县城9千米。 政区沿革:1950年属仁勇乡;1951年属竹叶塘区;1958年改为上游公社(一度称东方红公社);1980年更名为黄泥公社;1984年改乡;2012年改镇。 政区划分:下辖东泽、木子塘、汶村、长洞、板冲、石虎、大村、沙坑、杨家、黄沙、晓源、羊冲、涌水、六合、大江边、耒头、元木、埠头、姜冲、泉田、庄山、毫山等22个行政村,下设272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05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7人,城镇化率2.4%。另有流动人口2844人。总人口中,男性15848人,占52%;女性14816人,占48%;14岁以下4937人,占16%;15~64岁23153人,占75%;65岁以上2119人,占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0513人,占99%;有瑶族等8个少数民族,共20人,占0.06 %。2011年人口出生率10.7‰,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6.7‰。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千米,总面积12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13平方千米,占88.2%;水域15平方千米,占1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处丘陵北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丘陵地貌为主。境内最高峰位于大江边村东南,海拔218.6米,最低点位于耒头村鲢鱼塘,海拔110.1米。 气 候:辖区气候温热雨丰偏旱。多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水 文:注江中游自北向南流经西部丘陵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涌水、六合、耒头等处。 经济概况 农 业:耕地面积2.63万亩,人均0.86亩;林地面积14.1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1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7892万元,2011年比上年增加25%,占GDP的比重28%。农 民 人 均 纯收入9534元。 工 业: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7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2131万元,2011年比上年增长23%,占GDP的比重61%。 商业外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68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754万元,比上年增加13%。集市贸易成交额1894万元,比上年增加16%。进出口总额100481美元,比上年增加5%。 财政金融:2011年镇财政总收入979万元,比1978年增长41倍;2011年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7542万元,比 上 年 增加7%,是1978年89倍。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民间文化艺术团14个,从业人员216人,比上年增加7人。镇文化站被评为“优秀文化站”。 教 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629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8所,在校生1010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5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教育经费达42.1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科 技:2011年末,全镇各类科技人才6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5人,经营管理人才38人,技能人才27人,农村实用人才486人。 医疗卫生:2011年末全镇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2所。专业卫生人员6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为5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831万人,参合率88%;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2岁。 体 育:2011年末全镇2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经常参加体育?练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1%。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用户699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9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社会保障: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00户737人,支出55.3万元,比上年增长45%;农 村 五 保 户 供 养153人,支出22.95万元,比上年增长2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29人次,共支出4.645万元,比 上 年 增长4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2人,支出67.8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境内省道S212线横跨南北、S213线纵贯东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477户,用户普及率达到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31万户,用户普 及 率为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能 源:煤炭企业4家,2011年产煤8.6万吨。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134千米,用电负荷2000千瓦,供电可靠率100%。 名胜旅游 名胜古迹:境内盐坦为南国丹崖第一洞,由红砂岩构成,洞口位于峭壁底部,两侧石壁峥嵘,洞宽90米、高约40米、最深处70米。 地方特产:境内土特产品有涌水冰糖橙,石虎豆油。
黄泥乡下辖村: 小元村 杨家村 黄沙村 大村村 沙坑村 羊冲村 石虎村 泉田村 姜冲村 毫山村 庄山村 埠头村 木子塘村 汶村村 东泽村 板冲村 长洞村 内头村 六合村 元木村 大江边村 涌水村 黄泥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7852 男 14428 女 13424 家庭户户数 732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7739 家庭户男 14353 家庭户女 13386 0-14岁(总) 6261 0-14岁男 3220 0-14岁女 3041 15-64岁(总) 19403 15-64岁男 10120 15-64岁女 9283 65岁及以上(总) 2188 65岁及以上男 1088 65岁及以上女 110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