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编号是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简称,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ISO于1972年颁布了ISBN国际标准,并在西柏林普鲁士图书馆设立了实施该标准的管理机构——国际ISBN中心。
出版社可以通过国际标准书号清晰地辨认所有非期刊书籍。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只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
新版本如果在原来旧版的基础上没有内容上太大的变动,在出版时也不会得到新的国际标准书号码。当平装本改为精装本出版时,原来相应的国际标准书号号码也应当收回。
扩展资料
国际标准书号号码由13位数字组成,并以四个连接号或四个空格加以分割,每组数字都有固定的含义。
第一组:978或979;
第二组:国家、语言或区位代码;
第三组:出版社代码:由各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标准书号分配中心,分给各个出版社。
第四组:书序码:该出版物代码,由出版社具体给出。
第五组:校验码:只有一位,从0到9。
1982年中国参加ISBN系统,并成立中国ISBN中心(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标准书号(China Standard Book Number)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至1988年1月1日完全取代原用的统一书号。
中国标准书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ISBN,是主体部分;
第二部分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类号和种次号。
类号除工业技术诸类图书用两个字母外,其他各学科门类图书均用一个字母。种次号是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学科门类图书的顺序号,由出版社自行编定。
类号与种次号之间用中圆点(·)隔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两行排列,也可用斜线隔开,排成一行。
-国际标准书号
gs1码是什么意思?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使用量或残留量。
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
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2 最大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2.3 最大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2.4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
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5 国际编码系统(INS)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2.6 中国编码系统(CNS)
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在本功能
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
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3.2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d)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3.3 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3.4 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
a)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b)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c)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
料带入的水平;
d)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
需要的水平。
4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F。如允许某
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
定的除外。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6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 和相关规定。
7 食品用香料
用于生产食品用香精的食品用香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8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9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D 的规定。
GS1 (Globe standard 1)是1973年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建立的组织,该系统拥有全球跨行业的产品、运输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的标识标准体系和信息交换标准体系,使产品在全世界都能够被扫描和识读。
GS1系统是ISO/IEC 15459系列标准中最为成熟、技术支持最为充分、最广泛接受的物品唯一编码体系,GS1系统中的物品唯一标识代码,即药品追溯代码分配是分级进行管理的,其中,GS1本地分支机构,对于我国来说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 China)。
负责确保企业段代码的唯一性,药品相关企业负责为其生产或组合而成的物流单元,赋予全球唯一的物品编码,采用各类自动识别技术承载后赋予各标识对象。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GS1编码是GS1系统(全球统一物品编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S1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开放的一整套编码、标识(数据载体)和数据存储和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得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万家企业的广泛应用,是一种多环节、多领域应用的开放的全球统一商务语言。
GS1编码体系是GS1系统的核心,对供应链中的单个药品、医疗器械等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服务关系和文档类型等,GS1编码系统都具有全球唯一的编码方案。在GS1系统中,数据载体(条码、二维码、射频标签)上的符号和数据通过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AIDC)技术进行获取后。
可以以电子数据交换(EDI)、GS1XML以及EPCIS等方式进行数据共享,从而以最少人工介入的方式,实现销售、物流、资产等管理的自动化。GS1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特点:开放性、统一性和可扩展性。
以上内容参考:-G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