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邮政区码:463600。
截至2022年,正阳县辖19个乡镇,分别为:真阳街道办事处、铜钟镇、陡沟镇、汝南埠镇、寒冻镇、熊寨镇、大林镇、付寨乡、慎水乡、袁寨镇、王勿桥乡、新阮店乡、油坊店乡、雷寨乡、闾河乡、永兴镇、皮店乡、彭桥乡、兰青乡。
正阳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汝之滨,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新阳高速环顾四周。
正阳县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置慎阳国。大将韩信的舍人栾说,因密告韩信谋反有功,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封为慎阳侯(侯国的都城在今县城北20公里附近)。慎阳侯裔孙栾买之,因为私“铸白金”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被逮到京城长安处死。同年废慎阳国,降为慎阳县,此为正阳设县之始。
魏、晋仍为慎阳县。
南朝宋时,慎阳县改名为真阳县。
北朝东魏真阳改属义阳郡(郡所在今信阳)。
北朝北齐并入保城县(县城在今宋店西北4公里)。
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撤保城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再设县,名为真邱。
唐朝前期,真邱县属豫州(州治在今汝南)。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改名为淮阳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改名真阳属蔡州。
宋、金,因之。
元朝,真阳又改属息州(州治在今息县)后属汝宁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户编不足,撤真阳县,并入汝阳县。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置真阳镇,设巡检司。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真阳镇升为真阳县,属汝宁府。
清顺治年间仍名为真阳县。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讳,改“真”为正,县名改为正阳县,属汝宁府。
民国元年、二年(公元1912年、1913年),正阳仍属汝宁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8月,汝宁府改属河南汝阳道。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正阳县属河南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正阳县属河南行政第八督察区。
1949年3月12日,正阳解放。正阳县先后隶属于中共豫皖苏第八专区(区治在今汝南)、确山专区(区治在驻马店)。新中国建立后,正阳县属信阳专区。
1965年6月15日,信阳、驻马店分设专区,正阳县属驻马店地区。
驻马店邮编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的车牌号是:豫Q,行政级别是:县,人口约:约113万人,人口密度为:778人/km,面积约:1453平方公里,邮政编码是:463000
简介:新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四市六县结合部,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万亩,辖20个乡镇、3个街道,36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3万,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河南省直管县。0
驻马店邮编是463000;
驻马店,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横跨南阳盆地东缘和淮北平原,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夫人嫘祖的故乡,是战国时代的兵器制造中心和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故里。
扩展资料:
驻马店市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但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又决定境内容易出现干旱、暴雨和局地性的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确山县、遂平县的西部和泌阳县东部系浅山丘陵区;
由于局地气候的影响,多发山洪和暴雨。境内东部平坦低洼,降水集中时,容易发生洪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