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拙政园路线
公交线路:40路西线,全程约3.1km
1.从苏州站步行约90米到火车站南广场站。
2.乘坐40路西线,经过三站,到达北苑路站。
3.步行约160米到拙政园的花园。
公交路线:游1路北行,全程约3.4公里。
1.从苏州站到火车站步行约160米。
2.乘坐游1路北线,3站后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s花园)站(也可以坐178、202路)。
3.步行约360米到拙政园花园
2.去苏州拙政园怎么走
可以乘坐1号线、4号线到苏州拙政园园目前(6号线通车后,到博物馆站为止)。
具体来说,如果可以乘坐1号线乐桥站7号出口,到乐桥汽车北站,换乘9016路社区公交,在苏州博物馆站下车。你可以走到拙政园在花园里呆10分钟。
还有,如果你是4号线,在乐桥站7号出口下车,也可以换乘9016路公交车到博物馆。
如果乘坐1号线到4号线,可以在北寺塔站下车,在4号线东北出口往西北街东走20分钟就可以到达拙政园的花园。有兴趣可以坐1号线,香门站下车步行到平江路,过白塔东路,走花园路,过狮子林到拙政园的花园。反正你可以随意选择。
3.苏州站去拙政园
公交线路:811路,全程约6.1km
1.从汽车南站乘坐811路公交车,9站后可到达苏州博物馆站(或乘坐529路公交车)。
2.沿林顿路走210米,右转10米,直行进入东北街310米,左转步行至
拙政园花园
乘车路线:101路313路,全程约8.6公里。
1.从汽车南站乘坐101路公交车,10站后到北寺塔站。
2.乘坐313路公交车,经过三站,到达北苑路站。
3.步行约260米到拙政园花园
4.苏州拙政园路线图简易图
北寺塔(地铁站)离拙政园最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正南110米,仅908米。附近有地铁4、9012、262、301、501、305、925、1、313、101、游1、33、923、602、8、5、38、309、529路。
5.苏州拙政园路线规划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园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许多亭台楼阁都建在水边。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园是其主体和精华。
元香堂是中央园林的主体建筑,其他景点都围绕元香堂而建。殿南有黄石假山,山上种有树木。大殿北面临水,水池用土石垒成东西两座山。在两座山之间,有一座小桥。西山有雪香亭,东山有霜亭,双亭形成对立的景色。从向雪魏云亭下山,可以到公园西南的鹤峰四方亭。从这个亭子出发,经柳荫路可西行,北可登山塔,南可至一雨轩,西入一绝洞。向塘以东有吕一堂、五竹居、秀栖亭、琵琶园、海棠春屋、玲珑亭等。西方,有小飞虹,有小沧浪。沧浪北为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为玉兰堂。
进入洞门就可以到达西园。西园的主要建筑有十八曼陀罗花亭和三十六鸳鸯亭。两厅一厅,内部分为两部分。北厅原来是花园的主人设宴、看戏和听鼓曲的地方。它被命名为鸳鸯厅而南殿种植的是观宝珠茶花,即曼陀罗花,因此被称为曼陀罗花厅。东面有六角形的夷陵亭,南面有八角形的塔影亭。塔影阁可以往北到流亭。在西部哈尔
6.苏州拙政园路线图
拙政园的花园和狮子林在一起,5分钟的路程,而剩下的花园在城市的西部。你可以乘出租车或公共汽车。拙政园的正门园(南门)距离狮子林正门(东门)300米。柳园的正门(南门)在柳园路中段以西。
7.苏州拙政园路线手绘
杭州-乌镇-苏州-杭州是最便捷的方式。
杭州-乌镇80分钟大巴
乌镇-苏州90分钟大巴
2小时内苏杭火车!
2013乌镇最新攻略
先坐火车到杭州,再坐车到杭州九堡客运中心。从杭州九堡客运中心到乌镇平均有40分钟的汽车票。28元一个多小时到乌镇。
或者有动车到桐乡,会更方便。桐乡火车站门口17:30前有30分钟一趟的K282到乌镇,30分钟一趟到乌镇汽车站。5元出租车80-100元。
也可以坐飞机去萧山杭州机场,那里有去乌镇的大巴。大约在6o钟最晚,门票48元,90分钟到乌镇。
乌镇是一个古镇。玩的地方不多,但是风景很美。
江南有矛盾的故居,有典型的古建筑。房子很旧,桥很多,河很长,江南美女很多。
乌镇门门票扎西门100,扎西门白天120,扎西门晚上80,联票150。
感觉东门小,100块的门票不值。西门又大又漂亮。
两边看了一下,感觉东门和西门看起来都差不多.所有相同的房子。
所以如果你想省钱,就去扎西的夜景吧。它it’便宜些,只要80元。
景点都在东栅和扎西景区。如果你买了一张大票,你不会我不需要景点门票。
现在东栅可以不要逃票。有保安严格把关,被抓到的会被警告罚款。大门在早上被清理,以防止游客在那里过夜,或在开门前偷偷溜进来。在扎西不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个人认为扎西虽然属于后来旅游局的改造,但是干净好玩。东门有点旧,有点乱。它花一个上午或下午三点钟游览那里的所有景点是不错的。
也就是说路线就是白天玩东门,晚上逛西门。
150元买券。
如果推荐乌镇的住宿,可以在网上搜乌镇西扎章大叔。
在东溪闸,乌镇景区中心街口碑不错,但并不都是临水的。事实上,它晚上太黑了,你不能我什么都看不清楚.通过搜索应该能查到他的****什么的。
它住在扎西风景区很好,但是价格太贵了。一般有600多间水岸房。
吃的话,没有当地有名的小吃.但是臭豆腐,松饼丁,手工年糕,荷叶粉蒸肉味道还可以~还有我在街边买了一个老太太做的汤圆,特别好吃!不管怎样,唐不要在景区吃东西,这有点贵,呵呵。我认为它在扎西玩很有趣,但是里面的东西价格不便宜,而且有点商业化了。
基本上一到两天就够玩乌镇了,南闸还有老街可以去逛逛,免门票。
而且老街上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也不贵~质量一般~而且它还是值得去淘的。
乌镇的特产有三百酒、蓝印花布、大嫂糕、杭白菊。
三种烈酒是一种烈酒。我买了两罐。老人说,口感普遍不如茅台。
嫂子买了一盒饼干,味道还可以,就是有点油腻,太甜了。
菊花茶味道挺好的~
请收分~谢谢~~~
注意事项:
1.出行前,请务必携带有效证件原件(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并检查它们是否已经过期。
2.它it’最好带毛巾。酒店里的洗漱用品是一次性的,但是毛巾是可以回收的。虽然现在都消毒了,但是为了干净卫生,还是要自带毛巾。也记得带把伞进去
1.住宿:建议你住石路步行街,那里酒店比较多,价格200元/晚左右。石路离火车站和汽车北站很近,交通便利。但是观前街车流量大,公交车很挤,换乘不方便。
2.花园:建议去拙政园花园,石路南(石路上有两站,南站和西站,都不远。走一圈就能看到,西站主要去火车站和汽车站),坐313路、游1路、301路、501路、161路到拙政园的花园。
3.苏州游乐园:从石路南乘坐69路、303路、33路、304路、313路公交车到苏州游乐园。有家乐福体育中心,在那里你可以买到一些食物和一些特产。采芝斋的麻糖、黄天元糕、金金豆腐干比观前街的老字号便宜多了。
4.摩天轮公园:乘坐307路公交车到石路南苏修路站,步行90米到香樟园站,再换乘138路公交车到摩天轮公园。
也可以乘坐金鸡湖周边的金鸡湖观光线,欣赏风景。
5.晚上可以逛观前街933号,313号,1号,307号,501号。
我我已经很努力了,给我分数吧。
8.苏州拙政园交通线路
1、乘坐40号西线(或40号西线),在北苑新村站下车,沿东北街走300米,右转再走210米到拙政园的花园。
2.乘坐309路公交车,在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花园)站,沿林顿路走110米,右转进东北街,走310米,左转走210米左右到拙政园的花园。
3.乘坐1路,在苏州博物馆下车(拙政园园狮子林)站,沿林顿路走100米,右转进东北街,走310米,左转走210米左右到拙政园的花园。
9.苏州拙政园游览线路图
1塔影亭:回望塔影亭,感觉妙不可言。尖尖的八角亭倒映在水中,宛如宝塔,端庄宜人,是西方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福翠阁:是一座八角形的双层建筑,高大宏伟,确实引人注目。山上树木茂密,绿树成荫,建筑物似乎漂浮在一片绿荫上,因此得名福翠阁。
3.岱亭:范亭后面的土山上有个小亭,叫岱亭。戴笠意思是帽子,亭子是圆形的,顶部有一个缓坡,就像一顶帽子,隐藏在茂盛的草树中。谁会和谁坐在玄关:亭子很独特,形状像折扇。苏东坡有句话和谁坐一起?明月、清风和我,因此得名和谁坐在门廊里。玄关依水而建,平面形状呈扇形。屋顶、玄关门、窗、石桌、石凳、玄关顶、灯罩、壁匾、半柱均为扇形,故又称粉丝馆。
4.倒影馆(夜景):倒影馆主要是看水中倒影。这座建筑分为两层。楼下,有崇拜文学其中文指,申指沈周。他们都是苏州的著名画家,沈舟也是文徵明的一名教师。当时西园的主人张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表示仰慕而建。倒影如画,风景绝佳。
5.波形廊:西园与中园交界处的水廊,是别处少见的结构。从飞机上看,水廊在一个L异形环池布局,分为两段,并建在水边。南段起于洞口,止于36鸳鸯亭。北段止于倒置影楼,悬于水面。
6.彝良阁:另一个山洞左侧叠着一座假山。沿着假山上的石径,山顶有一个六角亭,就是彝良亭。
7.三十六元阳阁(十八曼罗花阁):是西园的主体建筑。它精致华丽,平面呈方形,有四个耳房。大厅通过隔断和悬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方被称为十八曼罗花亭q
9.雅士斋:位于中间,是一个幽静的庭院,有缠绵的水池和游廊。它显示奇石,哪些是最好的室内用品。各种形状各异的奇石被供奉在红木框架的书桌和吧台上,让钟灵更加美丽。
10.反转影楼等。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苏州留园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茸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园三绝是: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
鸳鸯厅,为一屋两翻轩,由南北两厅组成,南北两厅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是男主人会客的地方;南为圆梁,无雕花,北厅地砖也比南厅大,南厅是女主人会客和男主人听音乐的地方。
拓展:著名景点苏州留园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光绪年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台湾海峡的钓鱼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副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霄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
苏州留园简介 苏州留园介绍
1、苏州留园简介:苏州市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2、园中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3、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5、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留园位于苏州那里?
留园位于姑苏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林毛巾假山为著名的“石”周秉忠(部长)。清嘉庆时期,刘蜀建家乡汉碧别墅,又称刘园。在公园里,十二峰的太湖石是一个奇迹。咸宁统计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缮拓建,易名留园。
公园占地面积约50亩,可分为中、东、西、北四个风景区。通过一条蜿蜒的走廊连接起来。迂回连续,长达700米,经过幽渡沟,美丽的色彩重现。
中间是原涵碧山庄的基址,中间是宽阔的水池,西面和北面都是山。东面和南面是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树参天,呈现出一种山林阴森的气氛。溪水蜿蜒在山间,像池水的源头。
苏州留园简介
苏州留园的简介:
1、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2、园内布局
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留园一个园林中就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西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诸构。
3、主要景点
绿荫、恰杭、可亭、西楼、花房、冠云峰、济仙亭、明瑟楼、小蓬莱、濠濮亭、亦不二、待云庵、冠云楼、冠云亭、揖峰轩、静中观、又一村、至乐亭、自在处、洞天一碧、还读我书斋、闻木樨香轩、汲古得修绠、雨过天晴图、林泉耆硕之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等
4、留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资料:
留园的发展历史
1、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今中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黄石叠石,似为当年遗物。
2、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
3、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完工,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俞樾作《留园记》)。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并廷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园林专家和技艺高超的古建工人。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90年代安,又修复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来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
4、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4月留园荣膺国家“5A”等级旅游景区称号。
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