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县 地址 邮政编码
高密市 高密市 261500
高密市 高密镇 261500
高密市 县城 261500
高密市 柏城镇 261501
高密市 姚哥庄镇 261502
高密市 大栏乡 261503
高密市 河崖乡 261504
高密市 夏庄镇 261505
高密市 姜庄镇 261506
高密市 仁和镇 261507
高密市 周戈庄乡 261508
高密市 大牟家镇 261509
高密市 蔡家庄镇 261511
高密市 康庄镇 261512
高密市 阚家乡 261513
高密市 双羊镇 261514
高密市 井沟镇 261515
高密市 呼家庄乡 261516
高密市 注沟乡 261517
高密市 土庄乡 261518
高密市 柴家镇 261519
高密市 李家营镇 261521
高密市 拒城河乡 261522
高密市 王吴乡 261523
高密市 周阳乡 261524
高密市 方市乡 261525
高密市 田庄乡 261526
高密市 初家乡 261527
高密市 咸家乡 261528
高密市 张鲁乡 261531
高密市,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莱平原腹地,东与青岛市接壤。总面积1526平方千米。
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 “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久负盛名。[1][2][3]
2018年,高密市辖3个街道、7个镇[4],户籍总人口为896444人,其中男性447293人、女性449151人。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3.80亿元[5],2019年,高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0.0亿元。[6]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7]2019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8]2019年入选中国百强县[9]
中文名
高密市
外文名
Gaomi City
别名
凤城
行政区划代码
370785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快速
导航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口
政治
经济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历史文化
特色小吃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史记·乐毅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为史籍首出高密一名。《水经注·潍水》: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此为对高密一名较早的解释。[11] [12]
建置沿革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
“古唐、虞青州域,为禹封国”(清康熙版《高密县志》)。
秦置高密县后,治城阴城(今井沟镇前田庄东),属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
西汉,高密县先属胶西国,改高密国(俱都城阴城)。
莫言旧居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高密曰章牟。
东汉复称高密,属高密国(都城阴城)。
三国时,高密县归魏,属城阳郡(治东武,今诸城市)。
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其上属皆相因袭。南燕亡后,又归东晋,属高密国(都黔陬,今胶州市黔陬村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高密县属高密郡(治桑犊,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北朝元魏、北齐、北周时,高密县仍属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阴城;北齐移治东武,今诸城市)。
隋文帝统一全国,高密县移治今柏城镇故献。初属密州,复改称高密郡(俱治东武,今诸城市)。
唐建国,高密县治移今市区(战国前夷维国都城,汉为夷安县治)。初属高密郡,改称密州,又改州为高密郡,后又改称密州(俱治今诸城市)。
五代时,高密县上属仍为密州。
北宋与金,高密县属密州(仍治今诸城市)。
元代,高密县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胶河湿地公园
明代,高密县改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
清初沿明制,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改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中华民国时期,高密县先属胶东道(治今烟台市),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称莱胶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道,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入侵高密后,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境由中国***解放,此间曾有***领导的县民主政府和国民党县政府(驻南乡王十字庄)并存,还有伪县政府(驻县城)。
新中国成立后,高密县初仍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高密县均顺次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