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世人所知的是秦王朝的强盛,但秦人的来源、早期的生活以及向东发展的历史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历史谜团。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先祖大骆非子所居的“西犬丘”及早期秦都邑、西周秦人的中心活动区域,就在今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及天水一带。20世纪20年代,礼县盐关-罗家堡一带出土了著名的“秦公簋”;90年代初,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盗掘,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青铜重器百余件,多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铸用壶”、“秦公作宝簋”等铭文;199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堡子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确认该墓地为秦公西陲陵墓区;2001年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进一步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面貌,寻找秦人早期都邑及其先公、先祖陵墓所在, 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大堡子山遗址位于礼县永平乡和永兴乡交界处的西汉水北岸,隔河与南岸的山坪城址相对,西侧有永平河自北而南注入西汉水。遗址以东的西汉水河谷平坦开阔,以西则狭窄蜿蜒。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