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山
彭祖山,原名仙女山,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彭山区江口镇,距县城6公里。古称彭蒙山、彭亡山、彭女山,因八百寿星商贤大夫彭祖和其女儿在此生息而得名。彭祖山绿树成荫,修竹滴翠,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海拔高度608米,相对高度158米,绿化面积超过90%,自然生态环境佳。
彭祖山是中华养生文化发祥地,景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
李密故里
地处彭山区城西北的保胜乡龙安村,距县城25公里,四面环山,是晋朝汉中太守李密故居,有龙洞奇观、唐代摩岸造像、龙门寺庙、龙谭春雨等风景秀丽的人文自然景观。
李密故里兴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成化二年(1866年)重建龙门寺摩岸造像共10龛,其中第二龛被选入《中国石窟艺术》(海外版)、《中国美术全集》。最大的弥勒座像,通高5.85米。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大佛”左侧,有一石洞,洞口只有30公分大。典型的明代华拱、斗拱建筑风格,使李密故里山门别具特色。1988年6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汉崖墓
江口汉崖墓简称江口崖墓。江口汉崖墓博物馆位于彭祖山下的江口古镇下江口,这一带分布的汉代崖墓,是汉崖墓最集中的地区,共发现了5003座,实属国内罕见。岩墓大多凿于府河与岷江岸边的石崖上,结构分单室、双室、三室等多种类型,它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古代雕塑艺术文物宝库,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宝贵实物资料。崖墓中的浮雕“秘戏图”、“伏羲女娲”,画像砖“摇钱树”“西王母”画像砖、“西王母神兽”画像砖、“博戏图”画像砖、“祥瑞”画像砖、“酿酒”画像砖、“庖出单人”画像砖、佛祖画像砖等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中国100件国宝》一书中,从彭山江口崖墓出土的文物就有6件,分别是摇钱树、秘戏图、庖厨单人画像石棺等。摇钱树俗称富寿树,道家称神树。如今这棵摇钱树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馆内。
象耳寺
象耳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锦江乡(原来叫江渎乡)象耳村,在距县城以北十五公里象耳山中。象耳旁有一岩约十丈余宽,上刻象耳二字,字径约二尺余。寺周有象鼻山、象耳山。寺前太白湖,主叉道总计长达10华里以上。
香山仙洞
在新津县梨花溪景区与彭山交界处,位于新津县城南诸峰之油罐顶(又名油罐岭),与彭山县境相通,距县城约13公里。这里“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一流洞,又名刘洞,或曰香山仙洞。据地质学家考证,该洞形成于亿万年前,属天然溶洞。洞曲折多变,除光怪陆离,意象纷呈之钟乳石景区外,尚有深潭、石岛错杂其间。该洞全长约3公里,相传为川西平原第一奇洞。
仙女湖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在将军湖东面,两湖相距约2公里,有幽静之山径相连,相传为彭祖三女儿
湖面广阔,全长约5公里,萦回往复于群间,多次在山穷水尽之后,出现柳暗花明的景色。湖四周青山环绕,松竹如云,时有空谷流莺,白鹭飞翔。湖东毛家坡有300米长之渠洞通往将军湖,若从将军湖穿越渠洞前往,不啻步入桃源。
将军湖
将军湖,在彭山县城去江口镇公路中点处。据传湖畔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库藏之所,战斗中,守库将军战死,当地群众曾立庙祀之,故名。湖小而澄澈,四周林木葱笼,幽深寂静,湖畔石牛沟,一壁如屏,高约10米,长100米,实为吟咏题留佳处。沟深林密,怪石嶙峋,多成走兽状,颇有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