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水产养殖出口多年,宋琦感悟颇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东港地区的贝类生产经营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苗种收购和产品出口问题。东港作为养殖基地,条件十分优越。但是苗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九十年代的时候,政府试图在本地搞土池育苗,但是形成不了规模,满足不了养殖需求。福建一带的苗种就成为东港贝类养殖业的首选。每年春季,东港和庄河一代贝类养殖企业纷纷挤在福建,求购苗种。为了早购苗,购好苗,竞相抬高价格,结果形成了恶性竞争。面对这种情形,宋琦几次南下福建,接触当地的苗种供应大户,与他们达成协议。以成好公司为依托,整合福建和东港的苗种市场。每年经由成好公司担保赊账的苗种,货值超过2000万元。市场秩序从此稳定下来。
东港贝类外贸出口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日本和韩国是东港贝类产品最大的市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贝类养殖企业为了争夺客户、挤占市场,互相压价,致使东港贝类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受损的不单单是企业,对贝类产业、对地区经济都会产生持续而恶劣的影响。东港市政府非常重视,想过很多办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无奈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影响有限。作为业内人士,宋琦对此十分焦虑。他非常清楚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决心发挥成好水产龙头作用,改变这一状况。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成好水产和其它几家养殖企业联手,整合国内资源,力挽市场颓势。关键时刻,宋琦不惜牺牲企业自身利益,不怕丢掉部分市场份额,力挺国内市场价格。由于宋琦和成好水产的坚挺,东港贝类产品市场开始稳定,逐步止住了出口价格一路下滑的势头,使这一支柱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个地区需要这样有影响力的企业,需要这样有责任感的企业家。由于在业内的影响和对东港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2002年,宋琦被选为东港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人生之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要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大的舞台上,为家乡作出新的贡献。
通过成好水产的外贸业务,以及由此对国际市场的了解,让宋琦对国际贸易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他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志向更加高远。他开始酝酿将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方面。2005年,宋琦在完成对辽东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辽东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并购之后,集合旗下13家企业,成立了东港宝华企业集团。宋琦对集团发展给出战略定位:打造临港园区规模最大的国际物流平台,开辟国际贸易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