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因三角埕后面一座山形状胜似铜钟而得名。
唐至宋初属仙游来苏里。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属兴化县来苏里。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至清属仙游县兴泰里。民国时期属四区、鲤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九区、钟山区、麦斜公社、钟山公社,1984年12月改为钟山乡,1992年11月改称钟山镇。
钟山镇地处于仙游县东北部延寿溪上游山区盆地,东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相邻,西与象溪乡毗连,南依榜头镇,北靠游洋、石苍乡镇。总面积128.3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09个村民小组,耕地24672亩,山林136790亩。镇政府驻钟山村镇府东路,距县城31个公里。
钟山的风景名胜在全县各乡镇首屈一指,著名的九鲤湖、麦斜岩均在境内,曾吸引历代达官贵人、骚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诗文,为九鲤湖、麦斜岩增添了风采。1930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108团在麦斜岩成立,点燃了仙游革命武装斗争烈火。
仙游县钟山镇永久基本农田在哪
鸣和村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驻地东南侧2.3公里,庄仙公路东侧,东邻钟山镇朗桥村,西至钟山镇中心辖区,南接钟山镇天珠村,北连钟山镇麦斜村。全村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总人口1720人,下辖:坝头、石阁、下上尾、长宅、邱厝、马厝、龙溪宫、桥兜8个自然村。
域内有蛇湾城遗址,俗称土城埔,在鸣和村东南约1500米处,为汉代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于1987年6月普查发现。城墙被毁坏,尚存东西南北城门及城内跑马道。无发现文化堆积层。仅在地表上采集到席纹硬陶片和夹砂陶片等遗物,旧址破坏严重。1989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鸣和村附近有鲤湖乡人民政府旧址、仙游九鲤湖风景区、红军第108团旧址、九天宫战斗旧址、智袭三角埕自卫队旧址、中共闽南特委遗址等旅游景点,有度尾文旦柚、仙游郑宅茶、仙游书峰枇杷、金沙薏米、莆田龙眼等特产。鸣和村旅游指南鲤湖乡人民政府旧址
鲤湖乡人民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鸣和村九斋自然村。1949年6月,中共闽中工委指示兴太各乡的游击队进一步摧毁国民党地方基层政权,巩固胜利果实,建立好根据地,继续发展扩大队伍,征积粮草,迎接大军
福建省仙游县钟山镇现有7.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分布于该镇境内的多个地块中。位于钟山镇的永久基本农田主要集中在区域,钟前片区:包括钟山大道以南、泥溪以西的一大片农田。石淙片区:北起石淙山,南至泉州眼科医院,西起保赤水库,东临现代城市农业示范区。兴隆片区:位于钟山镇的东南部,包括大兴、红星、泉达等一带。泉山片区:位于钟山镇的东北部,包括泉山、高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