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岗村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2106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1322。邮政编码为51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52 ,车牌号码为粤L。石岗村与邹光村、上田埔村、平安社区、高桥村、屯里村、柏塘社区、富新村、洋景村、罗塘村、水陂村、鸭公村、横岭村、蕉木村、柏市村相邻。
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石岗村榜上有名(茶叶)。
石岗村附近有平安生态旅游区、罗浮山、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秋枫寨旅游区、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等旅游景点,有观音阁红糖、观音阁花生、柏塘山茶、罗浮山大米、罗浮山荔枝等特产。
石岗镇的经济发展
高石岗村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董市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58310421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583。邮政编码为44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7,车牌号码为鄂E。高石岗村与马家冲村、平湖村、姚家港村、福星村、甘霖寺村、周湖村、笋子沟村、洪治村、石宝山村、石港桥村、石匠店村、两美院村、桂花村、裴圣村相邻。
高石岗村附近有枝江沙浪奇观、枝江水府庙、步步升文化旅游区、枝江博物馆、董市老正街等旅游景点,有桂花白瓜、百里洲砂梨、枝江大曲、关庙山贡米、枝江棉花等特产。
21世纪以来,来,石岗镇坚持大开放、大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呈现出速度加快,市镇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政局稳定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镇农业增加值完成15000万元,比2005同期增长12%;工业增加值完成8144万元,比2005同期增长25.7%。全镇财政总收入确保完成340万元,比2005同期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37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5万元,比2005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比2005年净增200元,个私增加值完成15351万元,比2005年增长26.6%,引进外资完成50万美元,引进内资完成2000万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增长6%,财政总收入1810万元,增长5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万元,增长50%,实际利用内资 2000万元,外资在历年没有完成的基础上完成了5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完成 12100万元,增长5%;个私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51910万元,增长25.65%;实现增加值 15351万元 ,增长 26.6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88元 ,增长 10%。
——基础设施强力推进,镇村面貌大为变样。小城镇建设:围绕省委、政府提出的“学浙江、促崛起”战略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实力板块”的总体布局,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把加快发展的气势营造起来,着力实施了123工程,提升石岗新形象。共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累计达到9000平方米;综合改造了两条路,通过市场动作等办法融资600万元,对长征路(2.0公里)赛银路(1.5公里)进行了管线下埋、人行踩板铺设、绿化带整合等综合配套建设;美化了出镇“三大门”,对镇区至朱坊、至保卫、至拿湖的沿途路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和穿衣戴帽。我镇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搞好石岗至西山引水工程,水管已铺到了朱坊村地界。九江至樟树的输油管道建设顺利通过了我镇保卫等3个村。农村建设:扶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粮食、农机购机、能繁母猪、退耕还林等各类补贴 342.7万元。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投入220万元,有效推进了14个试点自然村建设,修建农村水泥公路主干道8公里,便道14公里,改水 394户,改厕364户;向上争取农田水利项目资金157万元,镇财政投入25万元,完成了朱坊水库渠道清淤16公里,闵垅水库清淤6公里,更新改造机电泵站20座,修建山门塘14座,极大地提高了全镇防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完成植树造林3000亩,完成精品公路绿化10公里,巩固退耕还林3000亩。交通建设:筹资 98万元,将南北两处村级公共路段(界檀桥头-石岗水厂1公里,朱坊车站-高坪村2公里)进行了接龙。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开展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2007下半年,镇、村干部一律取消外出和休息,全力以赴抓林改,促“三率”提高。共发林权证4628本,分山到户面积43992.5亩,分山到户率达到47%,调处纠纷39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体育质量提升,投入174万元,改造了7个村小和3个教学点的危房,投入43万元,基本完成了学校的“改水改厕”工程,减免了2007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40余万元,全镇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达到98%,尊师重教蔚然成风,2006我籍又有一人在二中考入北京大学,我们还积极组队参加了县第一届运动会;医疗卫生保障有力,投入150万元,对石岗卫生院和石岗医院进行了合并搬迁,改扩建业务用房面积2600多平方米,基本完成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有力地整合了全镇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105万元在全镇21个行政村新建村级卫生所252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农民35638万人,参合率达92%,住院补偿受益面6%,实际补偿费用132.1万元。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城镇居民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率在全县位居前列,率先进行了城镇职工定点医院试点建设,受到了上级肯定,开展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全国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文广电视有声有色,协调组织了送戏下乡、送**下乡三十余场,成立了腰鼓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广电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镇有线电视总网户达300多户,所有行政村都已拉通了有线电视主线,为确保十七大正常收看,我们对全镇各村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进行了成功调试。其他事业协调发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妇女儿童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采取“六个到位、两个突破”的办法,打开了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全年落实四项手术559例,节育措施落实率 91%,人口出生率12.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民生工程有序推进。2007年,纳入农村低保440户,农村五保户低保287人,保障金6万元,纳入城镇低保户 784户,保障金 17.6万元,发放城镇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7万元,完成了敬老院建设,落实了朱坊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了对残疾人和受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文书档案整理、征兵及民兵整组、宗教、镇志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五”普法有序推进,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廉政建设、督办工作成效显著,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全镇信访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执法公信力大幅度提高,全年赴省、市集访人次大幅下降,开展了“严打整治”“打黄扫非”等活动,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0%,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森林火灾预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渡口交通、消防、市场、食品、药品、砂石资源等安全专项整治,各类事故明显下降。我们还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了整顿“五风”、“三项创建” 和“五个之家”活动,干部素质和村级班子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