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双汇跌了40%多,我也有点小慌了。买在了猪周期的高点。但是听完老师分析后,又淡然了很多。为什么呢?从以下简单分析。
一、双汇发展属于周期性行业。
我国的猪周期一般是3-4年一个周期,历史上从2006-2018已经是三次了。
为什么这次周期反应如何大呢?因为非洲猪瘟,环保原因导致猪肉供货少,新冠病毒大量囤积食物,导致供不应求。
猪周期供应链,比如上游的饲料豆粕,养猪产业;中游的屠宰业;下游的肉制品等。猪肉是民生问题,猪肉的产量和产量,养殖成本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猪肉在所有肉类占比一大半,资本逐利。猪周期处于上行,红利会引发很多企业养猪,比如阿里云等。物极必反,下行到一定阶段,我们国家就会出手调整,从7.18到现在收购了5万多吨猪肉。不见的市场先生,在调整猪肉价格。
二.管理层分析。
前段时间双汇出现了罢免太子爷的情况,万州国际的创始人在国外的养猪屠宰场可谓是一骑绝尘,占到市场18%。先讲讲董事长万隆。
万隆是个传奇人物,1984年把负债24亿的公司起死回生。在一次火车上看到一根100克的火腿肠卖两块钱,当时他就想,我可以把这根火腿肠卖1块1毛钱,降低猪肉的含量通过不断增加淀粉量,降低猪肉的比例,价格在不断的下降也就出现了淀粉王。经过几年,公司起死回生,并且后来越做越大,还是双汇的母公司。
之所以罢免太子,不是因为太子爷用头撞击财务柜,而是因为两人在经营上产生了分歧。雷厉风行的万隆肯定一山不能容二虎,所以就以此为理由罢免太子。
我觉得董事长还是非常的有战略和思想的。能够把公司起死回生,而且做的遥遥领先,我觉得管理层没问题。
三.双汇
双汇主要是经营肉制品和屠宰业,二者占比是4:6。我国的屠宰业前五只占全国的7%,而美国60%多。肉制品集中度,前4共占23.1%,双汇占15%,比起美国肉制品龙头老大万州国际的18%,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未来肉制品发展如何?
首先是需求比较大,猪肉占肉类消费的维持占比在50%以上。
其次,低温肉制品在70-100温度之间,营养丰富,但是保质期比较短。高温肉制品在110-120,保质期比较久,但是损失了很多的营养成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会有更多人更多考虑营养因素。
中美日的低温肉制品占比90%以上,我国只有37,我国的低温肉制品,行业发展空间比较大。
未来发展?
1.国家政策支持,20年3月国家大力鼓励从运猪到运肉,就近配套屠宰加工业,完善冷链物流基础建设。
2.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一头猪的成本比单独养殖一头猪的成本,规模化利润高200多块钱。
3.国家严格整治私屠滥宰,低效能产能的企业。
如果投资逻辑没变?基本面没变?公司发展管理层等没变?就根据情况拿着。
如果不能接受猪周期,拿不住,也很容易割肉出局。市场先生无法预测,只有去看实际的情况。根据自身情况和投资理念,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去邵陵区衡山路附近双汇物流进门手续:
1、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下载运证通APP并完成安装注册。
2、按照系统提示如实输入申请办证单位、车牌号码、起讫地、驾驶员等信息并上传办证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选取运输的重点物资类别。
3、系统根据用户重点物资类别自动推送至相对应的主管部门审核。
4、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通行证》。
5、驾驶员可以通过运证通APP领取《通行证》,并亮证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