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邮编是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邮递区号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
邮编结构: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邮编是邮政编码的简称,主要是用来保证邮件分拣的准确率,诞生于美国,我国的邮编主要采用6位数结构,表示4级投递,前2个数字是省代码,而前3个数字是指邮区,前4个是指县代码,最后2个是指投递局。
填写方法:开头一般是直辖市或省,一般有政府驻地的,也就是直辖市的后五位都是0,比如北京100000,重庆400000,而每个省则是按照大区来分配的前两位编号,比如河北省前两位都是05,06,07。
邮编用途
邮编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2018年5月,新型邮编研发开始立项。预计2020年上半年,“新型邮编行业标准”即可出台,推广使用后,国家邮政局将逐步建立统一的寄递地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