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6′,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
全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13.1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3.9%。辖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郾城区和召陵区,共有5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81个村。年末总人口为251.10万人。出生率为10.02‰,自然增长率为4.91‰。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
漯河市 面积2617平方千米,人口257万(2003年)。
源汇区 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邮政编码462000。区人民政府驻老街。
郾城区 面积41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海河路。
召陵区 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舞阳县 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邮政编码462400。县人民政府驻舞泉镇。
临颍县 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71万人。邮政编码462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漯河区号:0395
漯河市有三个区,分别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历史文化
漯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字学宗师”。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古迹还有:曹丕代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隋代小商桥等。
以上内容参考:漯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