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122000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54′,东经119°52′-120°47′。总面积4215.8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3年)。(注:2006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数据缺)
县人民政府驻朝阳市双塔区,邮编122000。代码:211321。区号:0421。拼音:Chaoyang Xian。
行政区划
朝阳县辖8个镇、15个乡、2个民族乡:波罗赤镇、木头城子镇、二十家子镇、羊山镇、六家子镇、瓦房子镇、大庙镇、柳城镇、南双庙乡、古山子乡、北沟门子乡、杨树湾乡、东大道乡、乌兰河硕蒙古族乡、台子乡、胜利乡、东大屯乡、松岭门蒙古族乡、根德营子乡、七道岭乡、北四家子乡、王营子乡、黑牛营子乡、尚志乡、长在营子乡。
历史沿革
朝阳县除伪满时期改称吐默特右旗外,其名近二百年来一直沿用,源于凤凰山上的朝阳洞。
朝阳县境春秋时期为东胡地。战国时属辽西郡,秦时不变。西汉时属柳城、孤苏县她。东汉时属辽西郡柳城县地,东汉末为鲜卑族慕容氏占据。西晋时属平州昌黎郡柳城县地。东晋咸康八年(342年)鲜卑慕容隍以柳城之北,龙山(今凤凰山)之西为福地。北燕时设昌黎尹。北魏时属营州昌黎郡。北齐时为龙城县。隋开皇元年(581年)设龙城县,后又改为柳城郡柳城县。唐武德初年(618年)为营州总管府柳城县。唐天保元年(742年)改为营州柳城县。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人占据,设霸州彰武军,治霸城县。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为兴中府、改霸城县为兴中县均属中京道。辽保大三年(1123年)兴中府归降于金,兴中府、建州仍沿用旧称,属北京路。元代属大宁路兴中州地。明朝时辟辽西地区为兀良哈三卫蒙古牧场,属营州前、后屯卫地。清乾隆五年(1704年)属塔子沟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改属三座塔厅,隶属热河省辖。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启置为朝阳县。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朝阳府地。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朝阳县。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期间(1940年)改朝阳县为“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属锦州省管辖。
1947年10月朝阳解放,仍设朝阳县,隶属热河省。1948年划为朝南、朝北两县。朝北县治朝阳。朝南又称羊山县,治所羊山。1955年撤热河省,划归辽宁省。1958年属朝阳市。1964年朝阳市改朝阳行政公署,朝阳县隶属朝阳行署。现为朝阳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辽政[2000]60号批复:撤销柳城乡,设立柳城镇。
2000年,朝阳县辖9个镇、17个乡。总人口584959人,各乡镇人口: 大平房镇 23627 波罗赤镇 17702 木头城子镇 26116 二十家子镇 43501 羊山镇 35720 六家子镇 24765 瓦房子镇 21916 大庙镇 17394 柳城镇 43080 南双庙乡 26142 孙家湾乡 16890 古山子乡 18559 联合乡 31763 北沟门子乡 7140 东大道乡 20702 乌兰河硕蒙古族乡 9742 台子乡 19848 胜利乡 33117 东大屯乡 14500 松岭门乡 9716 根德营子乡 15999 七道岭乡 24345 北四家子乡 23185 王营子乡 11507 黑牛营子乡 30196 尚志乡 10536 贾家店国营农场虚拟乡 725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6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朝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9号):将朝阳县孙家湾乡和柳城镇四家子村划归朝阳市双塔区管辖,将大平房镇和联合乡划归朝阳市龙城区管辖。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朝阳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3月15日,朝阳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朝阳县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6年12月7日,朝阳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邮编:150000
平房区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市(以下简称哈市)南部,坐落在拉滨铁路线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3′45″至126°48′45″,北纬45°30′00″至45°40′00″。东与阿城交界,南与双城为邻,西与南岗区红旗乡接壤,北连香坊区朝阳、黎明乡。区人民政府驻地在友协大街98号,距平房火车站4公里,距哈市人民政府约36.9公里(垂直里程),距省人民政府约13.75公里(垂直里程)。
平房区是哈市市辖城市区之一。周围由郊区环绕,距市中心城管界7.5公里,地域相对独立,地理环境优越。2005年,以城区为中心,连接农村两镇的交通网已经基本形成。境内有哈飞公司机场、拉滨铁路、黑大公路(哈五路)、哈平复线南北贯通。西距哈尔滨国际机场约30公里,北距东北地区中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哈尔滨站约20公里,拉滨铁路向南经周家、拉林、背荫河至五常市地约75公里,直达吉林市南下联通全国各地。东南距金代古都阿城约24公里,西南距清代古城双城约33公里,为哈尔滨南郊陆路交通、航空运输的重要门户和经贸活动的重要区域。
1991年至2005年,全区共辖友协、新伟、新疆、兴建、联盟、保国6个城市街道办事处26个居民社区,辖平房和平新2个农村乡镇。2镇辖11个行政村:平房村、工农村、韩家店村、黎明村、哈达村、曙光村、新华村、平乐村、东福村、高潮村、韩祯村。
平房镇6平房村曙光村工农村黎明村韩家店村哈达村
平新镇5新华村高潮村东福村平乐村、韩祯村
友协街道5东风社区、新城社区、双拥社区、康安社区、百利社区
新疆街道4新谊社区、新祥社区、新友社区、新志社区
新伟街道4公园社区、万米社区、新星社区、新牧社区
兴建街道4上海新村社区、青年社区、通宾社区、和平社区
保国街道4友集社区、花卉社区、东升社区、前进里社区
联盟街道5治国社区、滨江社区、龙祥社区、建桥社区、建国社区
平房区境内人口,起源于辽金时代。1911年(清宣统三年)境内人口约2265人。日军侵华,东北论陷末期,全境人口约13000人。1911—1945年的35年间,人口增长年均在200人左右。1949年1月,东北军工部在平房组建军工厂,首批迁入职工2400余人。1953年,全区人口已达40393人,其中农村人口13139人。1954—1964年,年均增加人口3000人以上,全区人口机械增长、自然增长达到最高峰,总人口已增加到93765人。1963年,开始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自然增长。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城乡人口为146481人,人口自然增长9.08%。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160401人,8年增加14447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为17201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2005年,全区人口为157429人。2008年,全区人口为19.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