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仓储协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物流信息系统市场需求存在七大特点。
1、市场需求极大,当前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从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结果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是信息系统优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征,远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的决策功能。通过对中国邮政及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是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在当前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30%递增的发展速度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加速扩大。
2、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以信息化为主,即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技术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我国目前在推广现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成功率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三个层面的需求,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处在哪一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盲目开方下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有关专家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一个阶段,即要用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其中特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从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征集的案例来看,此类需求占市场的主体,占80%以上。少部分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二层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基础。此类需求占市场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我国企业进入第三层的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3、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财务核算和控制仍然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这些要求将深入到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时时刻刻。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财务管理和仓储作业管理是当前信息系统功能需求中最多的两项内容,各占38%的份额。
4、流程改造和运行优化的要求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成为现实的需求,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因此信息系统是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
5、流程改造和运行优化的需求,多数是从流程的某些局部环节提出的。在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征集的案例中,以流程改造为主、具有较强操作优化功能的占比重在15%左右,其中多数是在供应链的一些关键环节上突出表现出来,例如集中采购,集中库存,运输优化管理等。一般来说,流程的改造必然会涉及企业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变革,难度比较大,所以经常是一个个环节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
6、以协同业务流程和建立企业之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特点的供应链,目前成功案例尚较少见。但是供应链的思想已经广泛影响到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流程设计,近期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如自动补货系统取代传统的采购供应,销售企业的信息和预测指导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采购计划等。在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征集的案例中几乎看不到涉及合作企业之间协同业务的内容。但是并不是说供应链思想在我国不适用,相反地,如果有意识地宣传、探索供应链理论和实践,可以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7、在信息技术、流程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三个层次的需求上,正由浅入深地稳步发展,企业越来越追求对流程和管理的了解和掌握,对解决方案的要求越来越超出IT商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在我国表现为物流信息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要有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的。由于我国现在是利用后发优势,希望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常常三步并作一步走,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说明处理得好可以缩短这个进程。
在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中,大量的人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人是机器、数字和报表的奴隶,劳动的辛苦是普遍存在的。在网络化管理的新型物流配送企业,这些机械的工作都交给了计算机和网络,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新型物流配送除具备传统物流配送的特征外,还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信息化。通过网络使物流配送信息化。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新型物流配送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前提保证。(2)网络化。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实体网络化。指物流企业、物流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上的合理布局而形成的网络。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要根据市场情况和现有的运输条件,确定各种物流设施和配送中心的数量及地点,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二是物流信息网络化,指物流企业、制造业、商业企业、客户等通过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连接而成的信息网。(3)现代化。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销售提供服务,这些技术包括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检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只有采用现代化的配送设施才能提高配送的反应速度,缩短配送的时间。而且随着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对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的要求也就随之越来越高。(4)社会化。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区别新型物流配送和传统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心往往是某一企业为给本企业或本系统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建立起来的,有些配送中心虽然也有为社会服务的,但同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所具备的真正社会性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