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川黔是湖南、湖北、四川、贵州。1934-1935年,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三军退出湘鄂西根据地,转战于湘鄂川边区,开辟黔东特区根据地,东出湘西,在湘鄂川边恢复老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会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
一系列重大战役和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而且牵制了30余万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军区、省革委会从1934年11月26日在大庸成立至1935年12月23日随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从茨岩塘最后撤离共计395天,其中在大庸16天,永顺塔卧122天,龙山兴隆街24天,龙山茨岩塘233天。龙山共有96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红二六军团足迹遍及千余里,创建了省、县、区、乡四级红军党部和红色苏维埃政权(八个区委五十个乡党部;九个区苏维埃、五十九个乡苏维埃),如今留下的红色旧(遗)址,红军标语和流传于世的歌谣、故事、传说正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革命精神的承载体和写照,也诠释着那段英雄的岁月。
龙山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
2015年,根据龙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龙山县共减少13个乡镇建制,现辖洗洛镇、石牌镇、茨岩塘镇、水田坝镇、红岩溪镇、农车镇、洗车河镇、苗儿滩镇、靛房镇、里耶镇、召市镇、桂塘镇,共12个镇,另有5个乡,4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