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南洲路33号四楼 34139349
街(镇)服务中心名称 地址 电话
1 海珠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海珠区上渡路雅乐街9号 34052871
2 赤岗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下渡路128号 84455360
3 新港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新港西路38号
34296106
4 昌岗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晓港中马路37号之一 66218842
5 滨江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滨江东路逸民里15号首层 34289497
6 素社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基立北街18号 84480471
7 江南中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青竹大街32号 84257488
8 海幢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新凤祥大街33号 84449127
9 南华西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南华西路同敬里2号(碧蓝映居)三楼 84246865
10 龙凤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244号三楼 84369407
11 沙园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大街26号二楼 84351085
12 南石头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工业大道中400号保利花园32东西梯前一铺 34119564
13 凤阳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泰沙路555号三楼 84271561
14 瑞宝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晓港湾文华街98号二楼 34339311
15 江海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石榴岗路470号 34044294
16 南洲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南洲路33号四楼 34139349
17 琶洲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86号 89238301
18 华洲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路88号 89888952
19 官洲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海珠区北山村北山大街10号
海珠区2008年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和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对于地震工作来说意义非凡,汶川突发里氏8.0级大地震深深地震撼了神州大地,也唤醒了全国人民对防震减灾、应急自救的强烈意识。在这特殊的一年里,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公室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构建安全和谐海珠”为思路,深入贯彻实施《海珠区防震减灾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抓住契机,以三个重点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成绩斐然。今年3月在省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一、二〇〇八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公务员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应急公共管理水平。
我区历来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注重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区防震抗震办主任张小丽同志还专门撰写了《建设安全和谐城市需要未雨绸缪——对地震弱发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考》的理论研讨文章。为了切实提高我区公务员防震减灾知识水平,促进我区应急公共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办采取多种方式在公务员队伍中普及防震减灾应急知识。
1.制发《广州市海珠区防震减灾应急卡》。3月份,区防震抗震办公室创新模式,编印并向有关职能部门派发了《广州市海珠区防震减灾应急卡》,明确了涉及地震应急工作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工作步骤和责任内容,对进一步提高我区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率先在全省启动党校防震减灾课程教育。时逢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5月20日,海珠区委党校主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防震应急专题课正式开讲,邀请了省地震局原副局长、地震应急知识专家王正尚研究员作了题为“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应对突发地震事件能力”的专题讲座。课程对增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处理和救援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制作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科普宣传板。区防震抗震办以防震应急避险知识为主要内容,制作了一批可放置于大楼电梯口或楼梯口的宣传版画,上门为区20个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安装,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宣传教育。
4.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交流。借助我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先行优势,我办积极配合区应急办与天河区及佛山市南海区开展交流活动。9月4日上午,天河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应急办公室主任曾平同志带领天河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行10人到晓港公园考察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情况。我办向他们详细介绍了避险场所的建设背景、步骤、概况,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运作和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区内各部门、街道的分工情况;…月…日,佛山市南海区应急办、地震办一行20多人到我区进行参观学习,双方交流了两地在应急和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我办还向他们提供了相关的政策计划、建设标准、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基础资料等材料。
(二)加强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应急安全认识水平。
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号召,在全区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的意义,我办协同区教育局、团区委、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共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广大师生和地震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应急安全认识水平。
1.举办2008年海珠区防震减灾科技活动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公室和海珠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江南新村第一小学承办,内容包括海珠区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幻绘画、漫画比赛,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专题业务培训等系列活动,为提高我区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作出贡献。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和江南中街的领导嘉宾以及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代表、江南一小师生和家长、校外辅导员等近400人参加了活动。
2.继续举办广州市防震减灾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竞赛。5月25日,由市青科协、市无线电协会、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广州市防震减灾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竞赛在晓港公园举行。本次竞赛活动旨在提高参加者的防震减灾意识,培养学校师生团结协作,在突发灾害条件下通过无线电进行应急通信的能力,增强避险和自救、互救意识。全市有近50多所中小学校800多名师生踊跃参与了这个活动。通过竞赛,不仅激发了参赛者对科学求知和探索的兴趣,更丰富了参赛者的防震救灾科技知识,提高了应急避险的实践动手能力。省地震局梁干副局长、市科技局马曙副局长和海珠区人民政府毕锐明副区长,以及省地震局、市科技局、市地震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市无线电运动协会和海珠区科技局、海珠区教育局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到场观摩了比赛,并为获奖师生颁奖。
3.举办海珠区首次防震减灾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演练。本次演练由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区青科教协主办,区少年宫和区业余无线电通信培训中心承办,全区18条街道的20所中小学校和社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共200多人踊跃参与本次活动。演练主要模拟海珠区在遭遇较大灾害、通信全部中断的情况下,区业余无线电通信培训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要求,组建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充分利用无线电爱好者手中的通信设备,为及时组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工作提供通信保障,并实时将受灾群众转移情况传送至指挥中心,为领导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这次活动增强了地震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了地震群测群防队伍的战斗力,为形成“社会参与、全面防御、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阵营,应付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提供了一次实战经验。
(三)加强社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提高广大群众应急自救意识。
为切实提高我区街道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社区科学文化品位,我办在8月下旬启动了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的申报建设工作,并根据市地震办的要求编写了《海珠区创建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全区18条街道,指导各街道进行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的申报工作。江南中街、昌岗街、沙园街等街道均选择了辖内有条件的社区进行申报。经过专家和有关方面领导评审和研究,现确定江南中街青凤社区作为我区第一个试点社区和市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立项建设。
二、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公室将在上一年度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海珠区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建设指导意见,重点指导江南中街青凤社区构建市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向街道、社区深入推进。
(二)大力建设地震志愿者队伍。
与团区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继续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和培训工作,增强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应急救援知识,使他们成为我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
(三)继续推进公务员队伍的专题教育普及工作。
聘请省、市的地震专家到我区讲课,在区委党校的处级、科级主体班中推广防震减灾专题课程,使其成为党校的常设必修课程;与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举办“海珠论坛”——区领导干部防震减灾知识专题报告会和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模报告会。
(四)完善晓港公园应急避险场所的设施建设。
开展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设施维护、购置和二期建设工程,保证避险场所的正常运作和使用,使之成为面向公众的地震应急避险主要宣传阵地。
(五)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
发挥市五中、江南新村一小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区内构建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重点指导中大附中开展有关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建设工作。
海珠区防震抗震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就这,你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