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工业园座落于四会市的南端,位于北江、绥江和西江三江汇合处,东与三水接壤,中广州、佛山只有30多公里,离肇庆市40公里。321国道和广茂铁路横跨工业园,水陆路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是投资置业的宝地。南江工业园于1999年3月份启动建设,规划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由广州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国家环保局华南环科所进行环境评估。工业园设计布局合理,分区功能齐全,设有高新科技、普通工业等功能区和医院、商场、广场等配套生活设施。到目前止,已多渠道投入资金3亿多元,开发土地面积5000多亩,园内日产6万吨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中心已建投入使用,排水系统、道路网络、光纤通讯、路灯、绿化等市政设施完善。
目前,南江工业园已售出土地5000多亩,共引进工业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人民币29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2亿元。现建成投产的企业有53家。我们的目标是再用3至5年的时间,把南江工业园建成年产值100亿元,居住人口5万人,肇庆一流、全省知名的江滨工业城。
四会市富溪工业园
四会市富溪工业园于2001年创办,是四会市的重点工业园之一。工业园规划开发面积10000亩,分为一般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区、仓储物流区、生活区,首期1000亩已开发完毕,目前正抓紧二期9000亩的规划建设。
富溪工业园交通便利,位于321国道四会市大沙镇富溪路段边,距广州50公里,离肇庆40公里,是连接珠三角和大西南的必经之地,距口岸码头5公里,离大沙火车客(货)运站仅2公里。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内设有日供10万吨的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站,6500门的电话装机容量,有线电视信号光纤传输。工业园地势平坦开阔,环境优美,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富溪工业园已成为各方客商投资的热土,目前共引进工业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预计年产值25亿元。其中有9家企业已建成投资,1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四会市新江高新技术工业区
四会市新江高新技术工业区座落在四会市东城街道,地处绥江下游,距广州只有50公里,与广茂铁路大沙客(货)运站仅一河之隔,离马房口岸码头8公里,省道S263线从园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开发第二期10000亩,主要引进发展五金制造、电子电器和生物工程为主的工业项目,打造一个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工业区。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四会市新江高新技术工业区欢迎各地客商以合作、合资或独资等形式参与万亩园区的开发或创办实业,共创美好明天。
四会市龙湾陶瓷工业城
四会市龙湾陶瓷工业城位于下茆镇龙湾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路交通便利,离四会市区仅16公里,距广州80公里。省道S260线在工业城旁边经过,水运可直达珠三角和港澳等地。四会市龙湾陶瓷工业城规划开发面积10000亩,全部用于发展陶瓷生产企业。工业城附近蕴藏有大量品位和质量较高的陶瓷工业原料,主要有瓷土(石)、脉石英、陶土等,据勘测,目前已有出露的瓷土(石)储量约800万吨,脉石英储量约100万吨,陶土储量约200万吨。工业城周边还蕴藏有大量未经开采的陶瓷原料。工业城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市政府正投入资金进一步改善工业城的投资环境,省道S260线扩宽改造工程将于明年初动工,并计划于近期内在工业城附近的绥江河边兴建一个专用码头,以便水路运输陶瓷原料和成品。龙湾陶瓷工业城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土地价格和政策,优质的服务诚邀您的加盟,期待您的参与!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佛山市港口布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根据,适度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充分发挥佛山市水运便捷、直通港澳的优势,以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港口物流园区为重点,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整合港口资源,规划三山、三水、九江、高明、容奇、北滘、勒流、禅城等8个重要港区为骨干,其它杏坛、板沙尾、平洲、河口、西南、南边、大塘、草场等一般港区为补充的,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层次分明、与城市功能区划相协调的港口体系。积极推动发展公用码头,逐步整合货主码头,对现有一些规划外的码头,将配合城市发展需要,采用“限制发展、量力而行、适时搬迁”的原则进行调整。重要港区规划一览表序号港区名称位置及功能规模1.三水港区位于西江下游出海航道金马大桥下游,设金本和白坭两个作业区,主要为西部物资水陆中转的主要集散地;对外交通可以与广肇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一、横三连接。增建3000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3000吨级袋装水泥泊位2个,3000吨级矿建泊位1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其他油品化工码头。2.三山港区位于东平水道和陈村水道交汇处,是三山国际物流园区的重要节点,主要为东部集装箱、件杂货的中转中心;对外交通可以与广珠西线高速及佛山干线系统的纵五、横四连接。增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5个,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6个。3.九江港区位于九江镇,西江下游出海航道左岸,设南丰作业区和河清作业区,主要为南部集装箱、件杂货运输服务;对外交通可以与佛开、珠二环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三、横八连接。增建3000吨级集装箱泊位5个,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4个。4.高明港区位于西江下游出海航道右岸,设荷城和富湾两个作业区,主要为高明区货物运输服务;对外交通可以与广明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一、横六连接。增设3000吨级泊位2个,散货泊位2个,其他油品化工码头。5.容奇新港区位于莲沙容水道穗香村,主要为容桂、杏坛镇货物运输服务;对外交通可以与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横九连接。新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6个。6.北滘港区位于顺德水道原北滘港处,主要为北滘、伦教镇的集装箱、件杂货运输服务;对外交通可以与广珠西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五、横五连接。增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7.勒流港区位于勒流镇的稔海,顺德水道右岸,主要为勒流镇的集装箱、件杂货运输服务;对外交通可以与珠二环高速及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五、横七连接。增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3个。8.禅城港区位于顺德水道左岸南庄紫南村一带,是禅城区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口岸;对外交通可以与佛山干线公路系统的纵三连接。新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8个,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9个。
加快铁路、水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铁路直达和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网络,增强煤炭运输能力,减少煤炭公路长距离调运。
1.铁路通道。加快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张家口至唐山、山西中南部、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巴彦乌拉至新邱、锡林浩特至多伦至丰宁等煤运通道,进一步提高晋陕蒙宁甘地区煤炭外运能力。加强集通、朔黄、宁西、邯长、邯济、京广、京九、京沪、沪昆等既有通道改造或点线能力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兰渝铁路建设,实施兰新线电气化改造,提高疆煤外运能力。加快推进沿边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口煤炭提供便捷通道。
2.水运通道。结合铁路煤炭外运通道建设,推进北方主要下水港口煤炭装船码头建设,相应建设沿海、沿江(河)公用接卸、中转码头。加快长江中下游、京杭大运河和西江航运干线等航道建设,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提高内河水运能力。加强沿海、沿江(河)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实现铁路与港口无缝接驳。 1.大型煤炭储配基地。长株潭、环鄱阳湖、泛武汉、中原、成渝基地,重点加强煤炭储配能力建设,保障稳定供应。环渤海、山东半岛基地,重点加强配煤和下水能力建设。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基地,重点加强港口接卸和配送能力建设。
2.应急储备。按照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的总体部署,在具备条件的沿海、沿江、沿河港口和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遵循辐射范围广、应急能力强、储备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原则,采用政府统筹、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应急储备建设,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情况。 推广先进煤炭物流技术装备,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升级。
1.先进煤炭物流技术装备。在主要煤运通道推广应用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煤炭物流各环节能耗和环境污染。
2.煤炭物流信息化。整合公共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煤炭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推进物流企业与煤炭生产、消费企业信息对接、数据交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炭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
3.煤炭物流标准。研究制订煤炭物流技术、设备、产品、交易等相关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计量、物流装备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煤炭物流标准化水平。 加大对煤炭物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煤炭绿色储运、配煤等领域科技攻关。科学制订物流人才培养规划,加大煤炭物流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及方向,开设煤炭物流相关课程。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订单式招生模式,定向培养高端煤炭物流人才,开展煤炭物流领域职业培训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