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列入城中村改造的村共有73个。二环路以内45个,二环路以外28个。
二环以内城中村45个村,占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36万平方米,居住约4.77万户,约14.93万人。分别是:长安区(8个):土贤庄、谈固村、南翟营、北翟营、北宋村、花园村、小沿村、谈村;桥东区(8个):休门、任栗村、姚栗村、彭村、元村、东三教、义堂、吴家庄;桥西区(9个):西里村、东里村、城角庄、振一街、振二街、振三街、振四街、玉村、西三教;新华区(9个):柏林庄、东三庄、市庄、西三庄、钟家庄、北焦村、高柱村、东焦村、西焦村;裕华区(11个):槐底村、方北村、小马村、尖岭村、东岗头、大马村、塔冢村、东王村、南王村、孙村、位同。
二环以外条件成熟的28个自然村,经各区申请,也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这些村占地约12.8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935万平方米,约 10.36万人。分别是:长安区(7个):十里铺、白佛口、南石家庄、东古城、西古城、南高营、北高营;桥东区(6个):庄窠、桃园、柳董庄、柳辛庄、柳林铺、肖家营;桥西区(2个):西五里村、大谈村;新华区(3个):后杜北、赵三街、南高基;裕华区(10个):二十里铺、南焦村、南栗村、三教堂、宋村、西仰陵、中仰陵、东仰陵、赵卜口、贾村。
我市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期限为5年。即从2002年开始,用5年时间把二环以内45个城中村按规划改造完毕。
鄢陵县历史沿革 古为鄢国地。周武王伐纣灭商后,祝融后裔受封于鄢,始称鄢国。春秋时郑灭鄢,“初仍其故名,后乃改为鄢陵”。“陵”是以县境岗陵纵横为名的。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鄢陵县。 1997年,鄢陵县面积871.6平方千米,人口59.6万。辖4个镇、8个乡:安陵镇、柏梁镇、马栏镇、陈化店镇、张桥乡、南坞乡、陶城乡、望田乡、只乐乡、大马乡、马坊乡、彭店乡。县政府驻安陵镇。 2000年,鄢陵县辖5个镇、7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64477人,其中:安陵镇45172人、马栏镇57952人、柏粱镇50995人、陈化店镇29335人、望田镇40116人、张桥乡57638人、南坞乡36353人、陶城乡55678人、只乐乡46826人、大马乡40971人、彭店乡51747人、马坊乡51694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鄢陵县辖5个镇、7个乡:安陵镇、柏梁镇、马栏镇、陈化店镇、望田镇;只乐乡、南坞乡、张桥乡、陶城乡、彭店乡、马坊乡、大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