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上购物并不稀奇。网购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网购的出现也带动了快递业的兴起。现在所有的快递都需要投递,所以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快递员。很多人也在问校易搜,古代有信使吗?最早的快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具体的小编也整理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哪个时期,对“快递”的距离和速度都有要求。秦汉时期,步行通常是短距离,平均每小时10里。这是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就送到了。如果用出租车,一般一天要走70里,最多一天走两三百里都有可能。骑马时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最快速度”。
隋唐时期对陆路驿速有这样的限制:过马日4驿,骑马日6驿,按30里一驿计算,一天120到180里。如果很急,要求跑10个岗,相当于跑300里。更紧急的是,如果你发一封原谅信,你一天要走500英里,一天大概16个帖子。
宋代的快递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宋真宗景德二年。徒步关隘不是人步关隘,也是马关隘,要求每日行程四百里。元代的快递店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存续时间与宋代相同。
其实快递行业从魏晋开始就比较正规了。当时出现了第一个专门针对“快递”的邮政编码,即魏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到了隋唐时期,快递业更加发达。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水路快递更加突出。唐玄宗年间,全国约有驿站1639座,其中水上驿站260座,陆上驿站1297座,水陆驿站86座。有学者估算,盛唐时期,驿卒约2万人,其中驿卒1.7万人。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写下了他亲眼所见:“一帖接着一帖,帖骑如星;明发咸阳,黄昏龙山”
水产品和水果的快递在唐代已经流行。当时平远县的螃蟹是用快递进贡的。根据唐代段《酉阳杂俎》的记载,这只螃蟹是在江边一带捕获的,价值不菲。当时一只螃蟹值100元。为了保证它活着,每年进贡的时候都用毛毡封好,绑在驿马上,用快递送到北京。出现了著名的给杨贵妃送荔枝的快递业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免责声明:
邮政编码是由什么组成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
邮递区号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邮政编码是实现邮件机器分拣的邮政通信专用代号,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需工具。
扩展资料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中国的邮政编码是由六位数字组成。
邮政编码全都是六位数,每一个地方的邮政编码都不一样。邮政编码的一二位代表省份或直辖市。第三四位代表地、市、州。第五六位代表一个县一个镇或者一个居住的小区。
我国大陆地区的邮政编码结合行政区划、邮运网路等具体情况,采用4级6位码的方式组成。
中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扩展资料:
邮政编码的用途:
邮政编码是为了实现字母排序的自动化,因为计算机不能识别中文,但能够识别数字。每个区域都有编码,可以快速使用计算机排序。当然,写得越好越好。
邮政编码的历史由来:?
邮政编码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诞生于美国。
1963年6月,邮政编码在美国诞生,用以应对当时急速增长的邮件寄递需求,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