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新乡市,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西邻滑县,南与封丘毗连,北与滑县、濮阳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新(乡)菏(泽)铁路横亘东西,省道308线、213线穿越全境,济(源)东(明)、大(庆)广(州)两条高速公路在这里“十”字交汇。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辖6镇、8乡、4个办事处,人口80万。是“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邮编453400,区号0373。
自然地理
气候特点
长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农用价值较高,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地形地貌
长垣县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57-69米之间,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县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
历史沿革
长垣县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大岗、宜丘、苏坟等龙山文化遗址,可以证明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_’、‘长_一_’。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候国。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东汉至长垣候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候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候国废。三国时属魏,隶衮州陈留国。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衮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东魏、北齐时隶不变。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冶皆在今陈墙村。
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
清属直隶省大名罕。民国18年改隶水河北省,长垣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搞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3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1947年解放长垣城。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
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至今。
行政区划
长垣县辖4个街道、6个镇、8个乡:蒲西街道、蒲东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丁栾镇、樊相镇、魏庄镇、恼里镇、常村镇、赵堤镇;芦岗乡、孟岗乡、苗寨乡、方里乡、武邱乡、佘家乡、张三寨乡、满村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蒲西街道辖20个村委会:崔庄村、菜北村、王庄村、胡庄村、菜南村、曹屯村、荆岗屯西村、漏粉庄村、荆岗屯东村、西关村、小大张村、玉皇庙村、太子屯村、宋庄村、杨寨村、大张村、侯屯村、云寨村、米屯村、孙小张村。
蒲东街道辖30个村委会:东街村、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北关村、中心街村、东关村、南关村、岳庄村、吕楼村、五里铺村、顿庄村、姚占村、孔场村、杨庄村、柴堤村、苏寨村、王楼村、七里庄村、八里张村、五里屯村、郭寨村、徐楼村、丹庙村、贾寨村、落阵屯村、小岗村、单寨村、学堂岗村、林庄村。
南蒲街道辖36个村委会:张占村、西郭庄村、庞相如村、黄相如村、梨园村、郜坡村、后寺谷村、前寺谷村、甄庄村、木岗村、翟占村、朱庄村、雨淋头村、何占村、瓦棚村、夹堤村、鲁山村、阔占村、凡屯村、杜村、庄科村、高店村、枣科村、邵占村、赵店村、乔堤村、金占村、木掀店村、南孔庄村、陶行村、牛店村、司坡村、东郭庄村、赵庄村、王堤村、小张村。
蒲北街道辖24个村委会:赵滑枣村、前杨楼村、西梨园村、殷庄村、吕阵村、高占村、杜楼村、聂店村、北堆村、南堆村、小务口村、杨滑枣村、琉璃庙村、徐屯村、张屯村、段屯村、史庄村、朱滑枣村、王庄村、邢固屯村、邢固堤村、董占村、程庄村、闫占村。
丁栾镇辖34个村委会:丁西村、丁东村、丁南村、丁北村、浮邱店村、止胡占村、杨庄村、田庄村、马盘池村、罗章占村、尚占村、王师村、中刘村、西刘村、后马村、王占村、段庄村、车角城村、前吴庄村、后吴庄村、上官村、韩占村、朱官桥村、薛官桥村、大沙邱村、刘沙邱村、杨沙邱村、杜沙邱村、曹沙邱村、史庄村、前马村、关西村、关东村、兰占村。
樊相镇辖35个村委会:樊东村、冯占村、胡庄村、谷占村、孙占村、小屯村、白占村、秦庄村、韩占村、蔡口村、上官村、邢张庄村、于庄村、梁庙村、樊西村、北樊相村、樊北村、樊南村、北成功村、连辅村、酒占村、高庙村、李庄村、八里井村、青岗村、张庄村、王辛店村、吴屯村、大碾村、刘村、张辛店村、韩屯村、李辛店村、八黑马村、董辛店村。
魏庄镇辖46个村委会:魏庄村、任占村、花园村、张庄村、王了村、韩了墙村、东了东村、东了西村、马房村、董占村、王庄村、郑堤村、周庄村、信占村、王占村、邢口村、付堤村、付占村、华占村、合阳村、西杨庄村、大车西村、大车东村、梁占村、李庄村、总管村、孟占村、丁占村、杨楼村、后刘口村、前刘口村、侯占村、王刘村、岳占村、茅芦店村、戚寺村、孙堂村、大留寺村、东董占庄村、高占村、陈占村、后参木村、前参木村、毛参木村、林参木村、卢参木村。
恼里镇辖28个村委会:恼里村、碱场村、西辛庄村、东辛庄村、周村口村、武占村、冯占村、小岸村、杨庄庄村、乌岗村、胡占村、蔡占村、小辛庄村、小马占村、高章士村、前文户村、郑辛庄村、后文户村、大马占村、左占村、西沙村、东沙村、武楼村、六里庄村、东油村、西油村、吴占村、龙相村。
常村镇辖40个村委会:常西村、马东村、马西村、马南村、前大郭村、后大郭村、贺庄村、吕庄村、新建村、小郭村、东刘庄村、柳桥村、唐家庄村、朱占村、李占村、王占村、常东村、韦庄村、岳刘庄村、前孙东村、后孙东村、牛河村、司河村、高村、营里村、郝占村、辛兴村、宁庄村、石桥村、罗庄村、小堤西村、大堤西村、马北村、大前村、大后村、刘唐村、小屯村、侯唐村、韩庄村、油坊占村。
赵堤镇辖30个村委会:前桑元村、中桑元村、后桑元村、河里韩村、聚村、马坡村、大寨村、小寨村、后刘村、李村、白庄村、东赵堤村、前小渠村、后小渠村、瓦屋占村、黄岗村、西赵堤村、新东村、新西村、东马村、东岸下村、李家村、尚占村、鲍家村、孙庄村、杨庄村、大浪口村、前冯家村、东朱家村、宋庄村。
芦岗乡辖41个村委会:芦岗村、西陈村、王芦岗村、冯楼村、官路张村、马占村、习礼王村、双庙村、三青观村、杨乔村、刘此占村、韩庙村、小辛庄村、姬占村、白河村、李占村、杜店村、东河集村、乔占村、滑店村、浆李村、关公刘村、东小青村、中小青村、西小青村、张占村、王辛庄村、大付占村、周营村、姜庄村、刘堂村、金占村、韩占庄村、郑占村、程占村、王占庄村、尚占村、杨占村、崔占村、程庄村、七古柳村。
孟岗乡辖35个村委会:孟岗村、李户占村、郜楼村、邱村、十五里河村、田庄村、步占村、焦占村、纸房村、赵庄村、佰玉村、香里张村、候石头村、张小占村、尚小占村、六里庄村、田石头村、二郎庙村、九南村、西陈村、孔村、苇元村、大王庄村、杨占村、冯湾村、张庄村、孙占村、埝南村、野占村、吴占村、石头庄村、王石头村、九北村、北陈村、付楼村。
苗寨乡辖37个村委会:苗占村、前李拐村、后李拐村、闫庄村、张占村、安占村、林占村、文占村、前宋庄村、后宋庄村、占村、梁占村、坟台村、韩占村、小街村、许占村、南岳村、东庙村、辛庄村、武占村、西关村、九岗村、马也庄村、杜占村、杨楼村、东于林村、西于林村、何吕村、高庄村、位占村、西旧城村、苏旧城村、西柳中村、东柳中村、贾庄村、胡口村、东旧城村。
方里乡辖28个村委会:方南村、翟町村、葛堂村、王庄村、雷店村、邢占村、翟占地村、方东村、方西村、郭占村、张庄村、三娘占村、董营村、吕庄村、前瓦村、后瓦村、王占村、铁炉村、苏庄村、黄村、邵占村、西李村、周庄村、陈庄村、新楼村、文庄村、刘庄村、户固村。
武邱乡辖36个村委会:武邱村、滩邱村、卓占村、纸房村、敬占村、前师村、后师村、顿家村、清城村、河自村、罗圈村、罗占村、陈占村、三义村、尚占村、牛庄村、于占村、南嘴村、灰池村、红门村、勾家村、三合村、张庄村、毛庄村、何店村、小渠村、西角村、鲍占村、北嘴村、新生村、黄占村、罗家村、曹店村、常里村、赵庄村、马占村。
佘家乡辖48个村委会:佘西村、杨板村、南王庄村、高店村、佘东村、朱口村、后佘村、钟家村、北关村、苗找村、武找村、南关村、东张村、牛庄村、西郝村、佘南村、赵家村、西黄村、东黄村、各占村、前楼村、东邵二占村、河里高村、北邵二占村、车占村、王庄村、邵二占村、陈庄村、王岸村、东连庄村、佘新庄村、翟家村、高岸村、郭岸村、西连庄村、金岸村、西韩板村、寺门村、太平庄村、西邵二占村、东关村、新起占村、西张村、黄庄村、西庄村、韩板村、陈板村、东郝村。
张三寨乡辖28个村委会:张东村、张北村、张西村、张南村、临河村、新寨村、马安和村、崔安和村、陈安和村、虎头占村、皮东村、肖官桥村、草坡村、横堤村、李官桥村、焦官桥村、小屋村、河道村、官桥营村、韩占村、西角城村、张卜寨村、大东村、大西村、大前村、皮北村、皮西村、皮前村。
满村乡辖23个村委会:后满村、吴坡村、唐洼村、毛庄村、三官庙村、辛庄村、李庄村、双庙村、邓东村、邓北村、曹吕村、大杨楼村、苏吕村、邓西村、前墙村、陈墙村、前满村、东梨园村、小吕村、吕村寺村、冯墙村、宜邱村、周宜邱村。
文物古迹
学堂岗圣庙
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的满材乡学堂岗村东,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名胜志》载:“昔孔子聘列国与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弦诵于此,故曰学堂岗”。后人在岗上建庙,以作纪念。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古坛亭、“春风、化雨”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2021年4月,长垣市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51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长垣市上榜。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长垣市入选。
2020年6月,长垣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长垣市位列第43名。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长垣市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长垣市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长垣市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长垣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60名。
2019年3月,长垣市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长垣市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长垣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11月,长垣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长垣市为2013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1年12月,长垣市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台前县黄河摊区搬迁最后一批是哪一年
邮编:454100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口为41.9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春秋盟书”等。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盛产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交通运输
焦作的旅游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焦作是河南省交通发达地区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京广,南连陇海,北至太原;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国道融会贯通,与地方路网纵横交错,与省会郑州、中岳嵩山、古都开封、洛阳、山西晋城之间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一郑州一开封、 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一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五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上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温县的工业、农业、电力、交通、邮电、商贸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更加优越。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机械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制鞋、五金、医药为主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资源、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温县强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坚持扶优育强、项目带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温县已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温县美食
特色菜——小煎牛柳,焦作市区最有名的烧饼——靳贤书烧饼,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烧饼具有制作精细、配料严格、合理、黄焦酥脆不变形、不发硬的特点。此烧饼有10多个品种,大致可分四类:(1)大油酥(2)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属一类。(3)肉油酥(4)三角酥。靳贤书烧饼有几十年的历史,风味独特、享有盛誉,1980年在郑州举行风味小吃展销时,被评为名味小吃,受到日本、德国、美国外宾的好评。焦作最有名的延陵大葱 修武县延陵大葱,是以修武县王屯乡的薛延陵、贾延陵、张延陵、郜延陵、王延陵、夏延陵、祝延陵、芦延陵、李延陵等九个自然村为主要产地。大葱的特点是脖短、头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最大者,一棵竟有1.8斤重。一刀切下能自动崩开形成花状。细品其味,生葱是由甜到香,熟葱则香、浓、鲜兼而有之,实为调味佳品。焦作亿万饭店于1997年开业,是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中心、商场、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外合作大型综合性服务企业,是焦作市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饭店地处焦作市交通、商业、文化中心,对面是市长途汽车站,距市火车站1公里,驱车2小时即可到达郑州国际机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行政区划
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祥云镇、番田镇、黄庄镇、赵堡镇、南张羌镇、武德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共有262个行政村、5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温泉镇黄河路55号。
温泉镇 面积:62平方千米 人口:76340人 邮编:454850 代码:410825100
是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5个社区居委会、29个村委会:尚武居委会、怀源居委会、弘达居委会、崇仁居委会、青峰居委会、建设街村、新建街村、永兴街村、工茂街村、福利街村、马道街村、南大街村、育才街村、北新街村、东关街村、张圪当村、前上作村、后上作村、东梁所村、西梁所村、前东南王村、后东南王村、小南张村、刘门庄村、柴门庄村、郑门庄村、觉世头村、西南王村、东张王村、中张王村、西张王村、张庄村、滩王庄村、滩陆庄村。镇政府驻温泉路11号。
因原境内有温泉而得名。1956年建城关镇;1958年改城关乡;1958年8月改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温沁合县,原县城改温泉镇;1961年复置温县和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城关镇;1986年改为温泉镇。
祥云镇 面积:67.8平方千米 人口:54000人 邮编:454881 代码:410825101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祥云镇村、东南王村、大尚村、喜合村、张寺村、作礼村、薛肇村、王肇村、关肇村、晁肇村、留尚村、古贤村、夏庄村、罗坡底村、苏庄村、阎庄村、赵马村、吴丈村、大玉兰村、南贾村、北贾村、李肇村、太康村、王羊店村、盐东村、麻峪村、平王村、西沟村、王坟村、石渠村、下石井村、北冶村、裴岭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祥云镇村,所以称祥云镇。据传,南朝宋时避难王子途经此村休息,得名难王,转称南王。尔后,历代因之。清初为南王镇。康熙年因与镇东派生村相区别,叫西南王。民国时改西平镇。1949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张祥云,改今名。1958年为祥云镇公社;1983年为祥云镇乡;1993年为祥云镇。
番田镇 面积:67平方千米 人口:51000人 邮编:454892 代码:410825102
2006年,辖42个村委会:番田村、王庄村、原庄村、白沟作村、郑庄村、西小吴村、蔡庄村、小金香村、大金香村、段村、三陵村、范庄村、大吴村、宋村、秦庄村、东口村、余村、前峻山村、后峻山村、东小吴村、后杨磊村、孙郝庄村、刘谢村、王太保村、王薛村、南镇村、前杨磊村、北孟村、南孟村、树楼村、殷庄村、前北马村、后北马村、刘马庄村、东留石村、西留石村、东城外村、西城外村、南张伦村、西南马村、王张伦村、三张伦村。(刘庄、马庄、焦张伦、贾张伦、杨张伦、闫庄、郑庄、孙村、郝庄、张庄、祁庄11个自然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番田村,故取名番田镇。1958年成立番田公社;1983年改成番田乡;2000年改为番田镇;2005年10月与杨垒镇合并成番田镇。
黄庄镇 面积:69平方千米 人口:58000人 邮编:454893 代码:410825104
2006年,辖48个村委会:黄庄村、康庄村、东留村、西留村、东虢村、西虢村、林村、林李庄村、南韩村、白庄村、东韩村、西韩村、东高肇村、西高肇村、北镇村、珍珠村、卫村、西郭村、东郭村、郭李庄村、买庄村、耿庄村、西林肇村、牛林肇村、前张庄村、后张庄村、阎杨门村、卜杨门村、余杨门村、东林肇村、常庄村、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徐吕村、蒲被村、姚庄村、董杨门村、郑杨门村、訾杨门村、任杨门村、前崔庄村、后崔庄村、刁李庄村、米庄村、西王村、东王里村、西王里村、南王里村。
因镇政府驻址在黄庄,所以称黄庄镇政府。据传,明朝前称前东留;明初,黄信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改名黄岗。后因洪涝冲村,西搬小史庄,后改今名黄庄。1958年为黄庄公社;1983年称黄庄乡;1996年改为黄庄镇;2005年11月,林肇乡并入,仍称黄庄镇。
武德镇 面积:47平方千米 人口:44537人 邮编:454863 代码:410825105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武德镇村、西张计村、吴卜村、慕庄村、新村、宋冯蔺村、胡冯蔺村、田冯蔺村、马冯蔺村、北保丰村、广庄村、宋庄村、东张相村、西张相村、花园头村、西街村、中街村、北街村、东街村、南街村、亢村、西冷村、苏王村、东徐堡村、西徐堡村、大善台村、南善台村。镇政府驻武德镇村。
秦时,秦始皇东巡,路经此地,立武德县,自以武德定天下,而得名。春秋时代叫古州城;秦时立武德县;到汉高祖时复立为郡;隋朝时废郡改县,属怀州管;宋熙宗年间改县为武德镇;金时沿用属乐南路怀州;明、清属怀府。1945年8月由沁阳县划归温县治;1962年建立武德镇公社;1983年改为武德镇乡;2005年11月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
赵堡镇 面积:55平方千米 人口:43000人 邮编:454865 代码:410825106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赵堡村、西水运村、南孟丰村、北孟丰村、南保丰村、郑老庄村、大黄庄村、小黄庄村、东辛庄村、西辛庄村、陈沟村、刘圪当村、陈辛庄村、辛堂村、西马村、中马村、东马村、北平皋村、南平皋村、军地滩村、东平滩村、汜水滩村。镇政府驻赵堡村。
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将赵洁在此筑堡,人称赵堡。1948年设赵堡为三区(由南张羌迁来);1955年设赵堡中心乡;1958年设赵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赵堡乡;1993年改为赵堡镇。
南张羌镇 面积:32平方千米 人口:26800人 邮编:454864 代码:410825107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南张羌村、北张羌村、常店村、马庄村、大渠河村、北渠河村、南渠河村、朱沟村、段沟村、陆庄村、卫沟村、杨沟村、冉沟村、徐沟村、朱家庄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南张羌,故称南张羌镇。相传,东周晋国有一官居大夫的武将,名“张羌”殒命于温,被晋君封葬于此,修张羌冢。南、北张羌村由此产生。清初称太平乡;清宣统元年为东区;1930年称二区;1945年改为三区;1958年属赵堡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成立南张羌公社;1983年11月改南张羌乡;1999年12月撤乡建镇成立南张羌镇。
岳村乡 面积:26平方千米 人口:22393人 邮编:454850 代码:410825200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岳村、前秦岭岗村、后秦岭岗村、三家庄村、牛洼村、吕村、韩郭作村、西郭作村、赵郭作村、裴昌庙村、五里远村、边沟村、方头村、杨庄村、西坡村、东坡村、贺村、西关白庄村、东关白庄村。
1958年为城关乡;1962年岳村由城关乡中析出,成立岳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岳村乡。
招贤乡 面积:31.14平方千米 人口:23329人 邮编:454882 代码:410825201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西招贤村、东招贤村、西辛村、中辛村、东辛村、古城村、安乐寨村、上苑村、护庄村、单庄村、小营村、郑庄村、河西村、龙渠新村、太涧新村、仓头村。乡政府驻西招贤村。
西周时,招贤为苏国中心;汉封河内郡,名曰孝敬里;魏晋时,司马懿、司马昭曾在此设招贤馆,后改名招贤。1962年5月,招贤从祥云镇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招贤人民公社;1983年称招贤乡。
北冷乡 面积:20.7平方千米 人口:21000人 邮编:454862 代码:410825203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北冷村、西南冷村、东南冷村、西保丰村、东保丰村、杜庄村、陈卜庄村、靳冯蔺村、东周村、西周村、许北张村。
因乡政府驻地在北冷村,所以称北冷乡。传说,明朝前,北冷村南有道东西土岭,得名北岭、南岭,后谐音北冷、南冷。民国35年,国民党沁阳政府设北冷为文德镇;1945年北冷六区;1950年北冷为五区;1952年仍为六区北冷;1958年,北冷、徐堡、武德镇三乡合一,成立北冷人民公社;1962年,徐堡、武德镇析出,仍为北冷公社;1983年改北冷乡。
国营温县农场 代码:410825400
历史沿革
温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区之一,县内存有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十多处。夏时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战国至秦汉之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盐铁论》语)了。唐以后逐步衰落,渐为僻邑小县,但其地处中原腹地,且据黄河津渡,历代战乱皆遭劫难,人口迁_频繁。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温,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现在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岔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
古名温国,以境内温泉而得名。夏为温国;汉初置县,名温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温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温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温县李城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李城县,恢复温县;1945年3月建立温陟县;1945年5月建立温孟县;1945年8月废温陟、温孟两县,建立温县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废温县并入沁阳;1961年8月复置温县。
2000年,温县辖8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4621人,其中:温泉镇 77182人、祥云镇 48989人、番田镇 23152人、杨磊镇 24033人、黄庄镇 26539人、徐堡镇 19640人、赵堡镇 41122人、南张羌镇 25870人、岳村乡 23978人、招贤乡 20976人、林召乡 27693人、北冷乡 21073人、武德镇乡 24374人。
温县原辖8个镇、5个乡,262个行政村。2005年,温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林肇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黄庄镇管辖,黄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武德镇人民政府驻武德镇村;撤销杨垒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番田镇管辖,番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赵堡镇、祥云镇、黄庄镇、武德镇、番田镇、南张羌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
邮编:454850 代码:410825 区号:0391 拼音:Wen Xian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外功拳”和“内功拳”两大类。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就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而言,太极拳远远超过了其他武术,当今有人把太极拳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当今已风靡全球的太极拳,虽然流派纷呈,但却共出—源,都是由发源于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衍变而来。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家沟的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太极拳爱好者到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表达他们对太极宗师的敬仰和对太极圣地的心慕神往,从源头上领悟太极文化的精奥。
陈家沟,坐落在河南温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陈王廷为了创造太极拳,认真总结了家传长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研究了多种内家拳术,研究了道家《黄庭经》中的吐纳导引之术,研究了医学的经络理论,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太极阴阳学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历经数载,创编太极武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统冠以“太极”之名,其中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最具特色,成为武苑一绝。
太极拳在陈家沟发源后,在传承中又逐渐衍变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流派。因太极拳具有搏击、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种功能,且不需场地设备,老少皆宜演练,所以很快传遍全国,风靡世界。
自然资源
农产品资源丰富。温县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粮油作物和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畜牧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喜人。
土地资源得天独厚。温县拥有3 6万亩耕地,黄河滩区有1 9万亩国有非耕地,可为企业发展提供理想的用地。
工业经济基础良好。温县近矿靠水,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宜于发展铝加工业、机械铸造、医药化工、制鞋等行业。
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1 1万变电站两座,3.5万变电站8座,并有3.6万千瓦电厂一家,电力供应充足。
劳动力资源丰裕。温县每年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达500余人,初高中毕业生达6000余人,劳动力充足有余,且成本较低。
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境内有陈家沟、神汜滩区及慈胜寺、司马懿故里、卜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开发潜力巨大。
姓氏资源丰厚。温县历史悠久,许多重要姓氏都发源发祥于这里,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名优特产
怀牛膝 ,怀地黄 ,怀山药 , 怀菊花
●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
焦作市行政区域处沁河下游,南濒黄河,北依太行,土壤肥沃,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四大怀药以悠久历史和优秀品质迅速闻名全国,明清时期贵为宫廷贡品。
怀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补益药。
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学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及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
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宾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强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
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称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怀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
温县工业集聚区简介
温县工业集聚区位于温县城南2.5公里处,滩区鑫源路两侧,毗临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引线,横跨温泉镇、岳村乡两个乡镇,目前规划建设用地7.3平方公里,全部系国有非耕地。集聚区内地势平坦,水电充足,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建区以来,坚持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800余万元,新建一座3.5万伏供变电站;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网通程控交换机房;斥资4080万元,开工建设了鑫源路(工业集聚区段)拓宽改建工程,该工程双向6车道设计,红线控制宽度80米。目前已完成投资22 00余万元,干道建设排水工程基本完工,投资l300万元的绿化带、慢车道、路灯安装工程国庆节前全部竣工。届时,温县工业集聚区将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广阔平台。集聚区在布局上,根据项目特点:分为三段,西段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以电子、缝纫、工艺品制造和物流运输等企业为主;中段为二类工业用地,主要摆布食品、医药、纺织和机械制造企业;东段为三类工业用地,入驻企业以建材、锻造、铸造、铝加工和化学工业为主。项目服务上,成立了温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矢志不渝地坚持“三零”招商理念,即零进驻、零收费、零地价,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出台了加快温县工业集聚区建设若干规定,给予入驻企业较大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龙华铝业、中原科技、汇豪实业、信谊铝业、贝尔金属、兰兴电力机械、神龙彩印等大批企业的迅速集聚。目前,进驻集聚区已达26家企业,总投资l0.7亿元,已完成投资5.8亿元,其中2005年完成投资3.82亿元,另有总投资近5亿元的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我们将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进区企业超过50家、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企业产值超过4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l亿元,逐步形成产业互补、链条互动、功能配套的特色园区,使之成为温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吸纳外资的盆地、技术创新的高地和扩大出口的基地。
2021年4月,温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3月,温县上榜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第64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温县上榜。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温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温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温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17年12月,温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台前县黄河摊区搬迁最后一批是2021年。根据查询相关信息,2021年11月23日,台前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搬迁最后一批全面收官。4个安置区安置房已全部达到入住条件,搬迁群众选房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搬迁8912户32667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进入全面收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