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此也不清楚,但是希望别人对此的了解能够帮到你:
lIT偏运输,对口的工作应该是forwarder,大部分工作工资低,工作累+ v5 b4 r4 Q( U5 N( d$ A2 _5 D
LOM对应的工作相对多些,制造型企业或零售业都行0 `+ f) j9 b8 D* f" F1 s) q) Y8 @
实际上专业的不同对就业影响不大,大部分工作能力还是靠工作积累,学习背景不重要,练好英语比什么都强5 A: B9 e4 [6 N
总的来说物流是低端行业,对高能力人才需求不大,如果LZ有别的方面发展的兴趣的话,可以考虑转专业1 N! I, q& p: w: D; r$ h) g. w% q
卡大物流很好,但Cranfield从录取标准、课程要求等各方面都比卡大要高,不过你没有工作经验申请有难度,学费比卡大贵,学校也不在大城市,适合认真读书的人,而且回国听说过的人不多2 S7 V) e/ p) V& n0 t+ z/ J
兰卡也是不错滴,特别推荐,你雅思要到7
+ C/ o, |$ m, @一年的taught master学不了多少东西,所以专业强不强无所谓,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就好,你考虑自己看重的是哪方面,学校名气、学习环境还是城市、学习成本等因素!
IT的话的确比较偏向于shipping,但是在卡迪夫,IT除了Lean thinking 这门LOM的课不能够选之外,基本上LOM能选的IT都可以选,LOM是07年才开设的一个新专业,LOM是个以海运起家的以后、独立分设出来的新专业,老师基本上也和IT的老师是一伙人,但是教授经验及历史就远远赶不上IT了;. y* H* X+ B8 d5 y7 L& P+ N
从就业上看,首先LOM的确会比IT要宽,LOM的话我个人的定义为高级的企业管理与管理,意思就是说,在企业里面,由于企业物流涉及面太广泛了,所以基本上你什么都能干(生产、储存、运输、包装、采购。。。),但是缺点在于,国内现状是,很少有企业将物流当成核心来看,基本上都是把技术研发、销售看做核心,而将物流看做一个成本中心(只想着一味地怎么节约成本,却没有创造利润);对于IT而言,最好的结果是,你有后台及关系,以后去海关或者海事局、交通局等政府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其次也可以考虑去Cosco,China shipping等,再次就是做跟国贸相关的工作了(外贸、货代、单据处理等),就业面相对较小,但是由于这些机关企业的特殊性,以后获得高收入以及高平台的可能性会更高。
x0 ~- F) E4 C& z, d 至于LOM与IT的录取要求,两者基本一样,其实呢,你也可以先2选1申请1个,到时候,真正来到了Cardiff以后,要是发现自己喜欢另外一个专业,再申请换专业就OK了,只有在开学前2周申请,都是很easy的。至于你的个人条件来看,由于你本科是物流专业的,均分也不低,雅思也有6.5,所以基本上早点申请(12月前)+做好PS,可以说被录取的几率在90%以上,但是由于雅思单科下6,你很有可能会被要求读5周语言,但是你也可以尝试argue下,要是RP好的话,也会出现不需要读语言的情况,至于说考GMAT,个人意见是不要浪费钱了,因为不是打击,你这个条件,去cranfield多少显得有点那个了。。。(并且Cranfield的坏处在于,综合排名后,国人知道的不多,而且学费巨高,生活成本也很高,课程压力重,挂科率也高,不是常人能够完成和忍受的)1 `& _1 k" U' R4 u4 a
至于你说的专业排名,我觉得在海运方面:卡迪夫、何瑞瓦特、普利茅斯都可以算得上Top 3,供应链的话最好当然是cranfield,当然也可以考虑卡迪夫还有曼彻斯特,利物浦的物流也不错(偏向于电子商务,E-commercial方面东西很多),兰卡的物流就专业而言并不如何,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现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等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IT技术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率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此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分三个层次:1.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
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第二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息系统,买几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
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者差距1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装备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到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0%),但是,仅有55%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