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高坪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高坪街居委会、高坪村委会、樟溪村委会、下周村委会、古坪村委会、戴家村委会、江源村委会、老赵村委会、洽源村委会、城头村委会、尧山村委会、新坪村委会、爪石村委会、东源村委会、渣溪村委会、荷垅村委会、梧溪村委会、贺坊村委会、三桥村委会、塘头村委会、阳城村委会、塘南村委会、老基村委会、栎江村委会、金龙村委会、新赵村委会、林田村委会。
梅州二个黄良臣,景升公及僚公后代请关注!
应云之约,闺蜜小聚于福建漳平大用山有机茶园。
第一天:午休后。漫步山间。
远离尘世喧嚣,沉醉于青山云影之间,在天然氧吧里呼吸久违的清新空气,好不惬意。
心安静下来,有想吟咏诗句的冲动。
此刻终于明白,那个隐居山中的诗人,为何能写出那么干净、澄明的诗句。
蒙尘的心, 需要山间柔风的涤荡和安抚。
三几好友,闲坐小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仿佛自己也像个文化人。(写到这里,心底窃笑,笑久不读书的自己,竟在此附庸风雅。)
但不管怎么说,我是有渴绿症的。
此一病症弱弱地想要证明,我的心底或许和你一样,还有诗和远方。
喜欢迷醉于这无边的翠绿。
遥望远处黛色的山峦,思绪飘飞。
天边粉紫色的云朵仿佛窥知我的心事,特意前来渲染几许浪漫和淡淡的忧伤。
有什么要喷薄而出。
云彩也展翅飞翔起来。
暮色渐渐低沉。
我想和极速前行的云朵说,且慢些。
有人在天边画水彩。
紫色一层层晕染,越来越深……
夜神莅临,人们用璀璨的灯火迎接他。
我们也回来了。
小木屋早已灯火通明。
我们站在这里,不知今夕何夕。
晚餐在外层木屋的露台上进行,仰望星空,仿佛手可摘星辰。
饭菜很美味!超乎我的想象!
山林里自然少不了树。那些特立独行的 ,会率先让我们发现。
在草木葳蕤的盛夏,这样秀美的一棵,让人有点恍惚,仿佛是在初春。
勇敢的顺爬到树上查看,用她专业的眼睛鉴定过,这是一棵枯死的树。
死亦可以有这样优雅的姿态,令人喟叹!
这里有最古老的原始林。
也有特意种下的樱花树。春天,运气好的话, 可以邂逅美丽的樱花。
对于爱拍照的人来说,大用山秀美却又变幻莫测,有太多的宝藏可以让爱美的你来发现,也有太多的美等你来创造。
第二天:早起,山里下起小雨。
远处的山,雨雾迷蒙。
试用广角拍摄,喜欢万物聚集的奇妙感觉。
我们是贵人,出门招风雨。
下雨出不了门,一伙人就在木屋里唠嗑。
后来,云带领我们拍了大半天的美照。
云爱这里,并试图把她对大山的热爱传递给我们。她家茶园的茶叶从不喷农药,我敬她这一份执着与坚守。
云的摄影技术很好,幸运的你,或许能遇见慧美的云,让她为你拍上几张让你自己都惊艳的美照!
傍晚雨停,终于沿着山间公路去散步,终点是这个山间的小湖。
云说,山里有好几个湖,大小形状各异。
晚上,我们在小木屋里K歌。想着寂静的山林里,只有我们几个人,有种想要尽兴抒情的冲动。
第三天,晨起,撩开窗帘,有耀目的光芒进入眼帘,惊喜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晴天 。
赶紧拍日出去。
激动的我忘了云特意留下的三脚架,遗憾地错失延时拍摄的好机会。
匆忙的拍摄,意犹未尽。
顺着急见她家小少爷,大家只好坐早车出山,依依惜别。
行车路上,惊觉路上的风景也很美!大爱!无奈坐的位置不适合拍照,没有时间、也不好意思让送我们的张经理停车。
只能等下次来再拍了。正好给自己一个重新上山的理由。
或许下次来,能看见会飞的鸭子,还有可爱的小松鼠。
出行攻略:
地址:龙岩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大用山
交通:自驾游,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直接导航“大用山有机茶基地-南门”;或乘动车至漳平西站。
? 作者: 黄建文?
? ? 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讳僚),与宋朝末年逃奔广东的上海连黄氏之子黄良臣(讳海虎),二人同名同姓。明朝四十三年国清公修谱的时候,误把二个不同黄良臣,也就是海虎公与僚公合二为一,造成了谱系紊乱的局面。
? ? 由于黄佐才是僚公的六代孙,而黄庭政是海虎公的嗣子,梅州修谱的时候以为二人是同一人,因此庭政公也就变成了僚公之子庆吉公,而宋朝的黄佐才也就变成了明朝的德彝公的儿子。由于庭政公到德彝公的出生年代晚于佐才公,因此修谱的时候就把这几代人的出生年份都去除掉了。僚公的五代子孙名讳,也就被庭政公到德彝公这几代人给取代了。幸好还有许多明清时期以及元朝至治二年的抄谱以及史志可以考证。
由于黄佐才出生于公元1252年,而庭政公出生于1296年,大约相差二代人,因此在广东五华县的庭政公后代,在修谱的时候就把佐才公当做了庭政公的祖父。
? ? 同样的一个佐才公,在不同的庭政公后代所修族谱中,世系相差七代。以下是这二个黄良臣的生平和子孙世系的区别:
? ? 第一个黄良臣,也就是潮州通判方熙序文中的僚公,是佐才公的先祖,也就是向方熙公求写序文的黄淳、黄溥二个兄弟的先祖。
? ? 《梅州黄氏家谱》记载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的世系如下:
一世:
黄良臣,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朝奉大夫,俸满道经梅州,见山水清奇,留居西厢五马坊水巷口,名其居曰黄堂,寿八十一岁。妣周氏,诰封恭人,寿七十九岁。夫妇合葬西厢黄塘桥侧兔子冈祥云出工洞形,子山午向,离城二里,有碑文曰:朝奉大夫良臣黄公之墓,明景泰三年十一月月吉日重修。生三子:庆吉、庆华、庆寿。
二世:
庆吉公,字硕贞,官朝议大夫,判尚书兵部员外郎,年八十余寿,葬兴宁,谥号忠庄。妣古氏,诰封夫人,葬义化都。生十子:秉锷、秉铎、秉鈇、秉钺、秉銧、秉锺、秉锡、秉铿、秉铠、秉鍠。
庆华公授龙川丞,多惠政,娶杨氏,移居龙川。
庆寿公荐辟广州阳山尉,娶周氏,移居兴宁。
三世:
秉锷公,庆吉公之长子,字镡晖,号颍峰。妣陈氏,生三子:澄、渲、泳。公乃博学弘词科,授校书,调四门博士,迁太常寺评事,供职教官。卒葬义化都。
四世:
澄公,字玉浪,諡忠烈。任邠州司马,死国度事,谥忠烈大夫。妣刑夫人,生一子矩。
五世:
矩公,字令式,官集贤院校理。妣欧阳夫人,生一子莹。又妣熊夫人,生一子荣。
六世:
莹公,官国子监直讲。娶李氏,生子佐才。
七世:
佐才公,生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十一月初七日亥时,卒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甲戌,享寿八十三岁。妣邹氏,谥德辉,生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十月初九辰时,卒于元顺帝元年(1333)癸酉,享寿七十五岁。至元四年戊寅(1338年)二月廿六日卯时,夫妇合葬本县大竹堡乌石头九龙井沟湖唇天财玉枕形庚山兼申,生三子:伯一、伯六、伯九。
八世:
伯一公,名点,号时斋,生于宋祥兴元年(1278)戊寅五月十日,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于梅州水南筑新居寒波映月。卒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丁丑,享寿六十岁。妣刘氏,诰封善人,生于宋祥兴二年(1279)己卯,五月初九日,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壬午七月初三日,享寿六十四岁。夫妇合葬梅州石坑都大塘尾甘葛窝蟠龙形戌山辰向。生三子:诚轩、震卿、延秀。后人有诗赞曰:“先公负笈寓程乡,卜宅移居五马坊。泷井蟠龙仍旧贯,寒波映月筑新庄。水南胍胍源流远,天北巍巍引望长。世泽他邦绳祖,唪唪瓜瓞侍君王。”
伯六公裔孙住白渡汶水。
伯九公之孙云祖,移居本县大立。
九世:
诚轩公(1314),字文兴,号道泰,原住梅州水南。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因梅塘畲人作乱,攻破州城,迁于本县荷田,为荷田黄氏开基之祖。卒葬荷田水背荒塘嘴船形丁山癸向。妣赖氏、古氏,生一子:闻吉。
十世:
闻吉公,字克修,号云山。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七月十一日,卒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丙申(1416年)三月十一日,享寿六十六岁,葬本县罗衣堡李坑塘安货村望江乡形,或曰走马绊鞍形。妣邱氏,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年)十月廿八日,卒于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1436年)三月廿五日,享寿八十五岁,葬本县罗衣堡君坑。又妣曾氏,谥懿惠,葬荷田水口佛岭顶。生二子:宗贵、宗英。
十一世:
宗贵公,字德孚,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己酉四月廿一日。
另一个黄良臣,生于宋朝末年,死于元朝,也就是黄海虎。
? ? 元朝王逢的《梧溪集卷六》记载了黄良臣(讳海虎)与黄良佐(讳海龙)的事迹如下:
magagrace.blog.163/blog/static/2456280172015430112214760/
以及
magagrace.blog.163/blog/static/24562801720153104140667/
? ? 黄良佐,讳海龙,父字璟(讳景升),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岁(公元1241年),原为扬州军曹,后随军转战至广东龙川,为蓝关长乐五镇守将。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伯兄黄良臣一同被逮捕下狱,后来由于黄良臣一身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才得以被释放。黄良佐,娶常侍詹友祥公之女为妻,生三子:有吉、能吉、华吉。原葬于吊钟岭下潭口,其后人国经、国禧同葬于此。明朝初年因龙川人混合祭祀,因此其后人原容、原坤二人将其迁葬到紫金中镇洋头井头埔。
现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梧溪村有景升公祠,它是黄良佐的父亲黄璟(讳景升)的纪念祠。
? ? 今日的黄海龙公宗祠,原先是明朝琼州乐会县教谕黄命臣的旧宅,由于黄命臣家穷困,便将此宅租赁给同乡的李姓人家,当将要签订契约的时候,同族黄氏兄弟便捐钱赎回,但是黄命臣为官清廉,黄命臣去世之后,他的子孙无力赎回,并且年久失修,经过族人合议之后,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岁(公元1779年)由族人发动募捐集资建祠。今日后人不去考究,竟然说是宋元时期所建。
? ? 黄良臣,讳海虎,行十五,妣孙氏,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岁(公元1233年),江西铜鼓谱记载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甲子)生。自幼父母早逝,由叔父黄璟抚养成人。宋朝末年随军辗转逃奔广东,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从弟黄良佐一同被逮捕下狱。黄海虎为了报答叔父黄璟的养育之恩,一身承担起所有的罪责,使得从弟黄良佐得以被释放出狱。黄良臣最后被问斩处死,享年七十九岁。黄良臣死后葬在龙川和平均坑,元明之际黄良臣为义而死的故事脍炙人口,元朝的王逢在《梧溪集》中就写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明朝为了表彰他的节义,奉旨迁葬到的龙川义化都(今天的龙川义都镇),在广东和平并且设立了黄海虎公祠,供后人吊念。黄海虎无子,由黄海龙之子庆吉过嗣。庆吉,讳庭政,生二子:日新、日升。讳庭政者,生于元贞二年丙申岁(公元1296年),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迁徙到平镇开基。
? ? 黄良臣,讳海虎;黄良佐,讳海龙;这二个从兄弟死后的名讳中,一个是龙,一个是虎,二者均以海为开头,乃是纪念龙虎兄弟的祖先原籍来自于上海。
? ? 黄再兴编著的《僚公宗谱考试本》载:僚公海虎墓在和平洋陂,海螺转江形,未山兼丁。海虎墓、孙妣墓和汪妣墓三墓相连。
? ? 初葬于元朝;二修于明洪武初文林郎礼公国祥等;三修于清乾隆42年(1778年)贡生云龙等;四修于民国35年(1946年)族长绍治、秋甫等;五修于1995年5月6日竣工。梅州二个黄良臣,景升公及僚公后代请关注!
位置: 首页 > 黄氏研究
[发布: 2016.7.14? 作者: 黄建文? 阅读: 6326]
? ? 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讳僚),与宋朝末年逃奔广东的上海连黄氏之子黄良臣(讳海虎),二人同名同姓。明朝四十三年国清公修谱的时候,误把二个不同黄良臣,也就是海虎公与僚公合二为一,造成了谱系紊乱的局面。
? ? 由于黄佐才是僚公的六代孙,而黄庭政是海虎公的嗣子,梅州修谱的时候以为二人是同一人,因此庭政公也就变成了僚公之子庆吉公,而宋朝的黄佐才也就变成了明朝的德彝公的儿子。由于庭政公到德彝公的出生年代晚于佐才公,因此修谱的时候就把这几代人的出生年份都去除掉了。僚公的五代子孙名讳,也就被庭政公到德彝公这几代人给取代了。幸好还有许多明清时期以及元朝至治二年的抄谱以及史志可以考证。
由于黄佐才出生于公元1252年,而庭政公出生于1296年,大约相差二代人,因此在广东五华县的庭政公后代,在修谱的时候就把佐才公当做了庭政公的祖父。
? ? 同样的一个佐才公,在不同的庭政公后代所修族谱中,世系相差七代。以下是这二个黄良臣的生平和子孙世系的区别:
? ? 第一个黄良臣,也就是潮州通判方熙序文中的僚公,是佐才公的先祖,也就是向方熙公求写序文的黄淳、黄溥二个兄弟的先祖。
? ? 《梅州黄氏家谱》记载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的世系如下:
一世:
黄良臣,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朝奉大夫,俸满道经梅州,见山水清奇,留居西厢五马坊水巷口,名其居曰黄堂,寿八十一岁。妣周氏,诰封恭人,寿七十九岁。夫妇合葬西厢黄塘桥侧兔子冈祥云出工洞形,子山午向,离城二里,有碑文曰:朝奉大夫良臣黄公之墓,明景泰三年十一月月吉日重修。生三子:庆吉、庆华、庆寿。
二世:
庆吉公,字硕贞,官朝议大夫,判尚书兵部员外郎,年八十余寿,葬兴宁,谥号忠庄。妣古氏,诰封夫人,葬义化都。生十子:秉锷、秉铎、秉鈇、秉钺、秉銧、秉锺、秉锡、秉铿、秉铠、秉鍠。
庆华公授龙川丞,多惠政,娶杨氏,移居龙川。
庆寿公荐辟广州阳山尉,娶周氏,移居兴宁。
三世:
秉锷公,庆吉公之长子,字镡晖,号颍峰。妣陈氏,生三子:澄、渲、泳。公乃博学弘词科,授校书,调四门博士,迁太常寺评事,供职教官。卒葬义化都。
四世:
澄公,字玉浪,諡忠烈。任邠州司马,死国度事,谥忠烈大夫。妣刑夫人,生一子矩。
五世:
矩公,字令式,官集贤院校理。妣欧阳夫人,生一子莹。又妣熊夫人,生一子荣。
六世:
莹公,官国子监直讲。娶李氏,生子佐才。
七世:
佐才公,生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十一月初七日亥时,卒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甲戌,享寿八十三岁。妣邹氏,谥德辉,生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十月初九辰时,卒于元顺帝元年(1333)癸酉,享寿七十五岁。至元四年戊寅(1338年)二月廿六日卯时,夫妇合葬本县大竹堡乌石头九龙井沟湖唇天财玉枕形庚山兼申,生三子:伯一、伯六、伯九。
八世:
伯一公,名点,号时斋,生于宋祥兴元年(1278)戊寅五月十日,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于梅州水南筑新居寒波映月。卒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丁丑,享寿六十岁。妣刘氏,诰封善人,生于宋祥兴二年(1279)己卯,五月初九日,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壬午七月初三日,享寿六十四岁。夫妇合葬梅州石坑都大塘尾甘葛窝蟠龙形戌山辰向。生三子:诚轩、震卿、延秀。后人有诗赞曰:“先公负笈寓程乡,卜宅移居五马坊。泷井蟠龙仍旧贯,寒波映月筑新庄。水南胍胍源流远,天北巍巍引望长。世泽他邦绳祖,唪唪瓜瓞侍君王。”
伯六公裔孙住白渡汶水。
伯九公之孙云祖,移居本县大立。
九世:
诚轩公(1314),字文兴,号道泰,原住梅州水南。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因梅塘畲人作乱,攻破州城,迁于本县荷田,为荷田黄氏开基之祖。卒葬荷田水背荒塘嘴船形丁山癸向。妣赖氏、古氏,生一子:闻吉。
十世:
闻吉公,字克修,号云山。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七月十一日,卒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丙申(1416年)三月十一日,享寿六十六岁,葬本县罗衣堡李坑塘安货村望江乡形,或曰走马绊鞍形。妣邱氏,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年)十月廿八日,卒于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1436年)三月廿五日,享寿八十五岁,葬本县罗衣堡君坑。又妣曾氏,谥懿惠,葬荷田水口佛岭顶。生二子:宗贵、宗英。
十一世:
宗贵公,字德孚,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己酉四月廿一日。
另一个黄良臣,生于宋朝末年,死于元朝,也就是黄海虎。
? ? 元朝王逢的《梧溪集卷六》记载了黄良臣(讳海虎)与黄良佐(讳海龙)的事迹如下:
magagrace.blog.163/blog/static/2456280172015430112214760/
以及
magagrace.blog.163/blog/static/24562801720153104140667/
? ? 黄良佐,讳海龙,父字璟(讳景升),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岁(公元1241年),原为扬州军曹,后随军转战至广东龙川,为蓝关长乐五镇守将。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伯兄黄良臣一同被逮捕下狱,后来由于黄良臣一身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才得以被释放。黄良佐,娶常侍詹友祥公之女为妻,生三子:有吉、能吉、华吉。原葬于吊钟岭下潭口,其后人国经、国禧同葬于此。明朝初年因龙川人混合祭祀,因此其后人原容、原坤二人将其迁葬到紫金中镇洋头井头埔。
现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梧溪村有景升公祠,它是黄良佐的父亲黄璟(讳景升)的纪念祠。
? ? 今日的黄海龙公宗祠,原先是明朝琼州乐会县教谕黄命臣的旧宅,由于黄命臣家穷困,便将此宅租赁给同乡的李姓人家,当将要签订契约的时候,同族黄氏兄弟便捐钱赎回,但是黄命臣为官清廉,黄命臣去世之后,他的子孙无力赎回,并且年久失修,经过族人合议之后,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岁(公元1779年)由族人发动募捐集资建祠。今日后人不去考究,竟然说是宋元时期所建。
? ? 黄良臣,讳海虎,行十五,妣孙氏,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岁(公元1233年),江西铜鼓谱记载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甲子)生。自幼父母早逝,由叔父黄璟抚养成人。宋朝末年随军辗转逃奔广东,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从弟黄良佐一同被逮捕下狱。黄海虎为了报答叔父黄璟的养育之恩,一身承担起所有的罪责,使得从弟黄良佐得以被释放出狱。黄良臣最后被问斩处死,享年七十九岁。黄良臣死后葬在龙川和平均坑,元明之际黄良臣为义而死的故事脍炙人口,元朝的王逢在《梧溪集》中就写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明朝为了表彰他的节义,奉旨迁葬到的龙川义化都(今天的龙川义都镇),在广东和平并且设立了黄海虎公祠,供后人吊念。黄海虎无子,由黄海龙之子庆吉过嗣。庆吉,讳庭政,生二子:日新、日升。讳庭政者,生于元贞二年丙申岁(公元1296年),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迁徙到平镇开基。
? ? 黄良臣,讳海虎;黄良佐,讳海龙;这二个从兄弟死后的名讳中,一个是龙,一个是虎,二者均以海为开头,乃是纪念龙虎兄弟的祖先原籍来自于上海。
? ? 黄再兴编著的《僚公宗谱考试本》载:僚公海虎墓在和平洋陂,海螺转江形,未山兼丁。海虎墓、孙妣墓和汪妣墓三墓相连。
? ? 初葬于元朝;二修于明洪武初文林郎礼公国祥等;三修于清乾隆42年(1778年)贡生云龙等;四修于民国35年(1946年)族长绍治、秋甫等;五修于1995年5月6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