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北巡路线
1、第一次北巡路线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24岁。那时,已经成功的铲除了鳌拜,对西南三藩的削藩行动正在进行,清王朝似乎已经掌握了行动的主动权。于是,康熙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辽远的北方,开始了他的北巡之旅。
九月十日(以下均为阴历)从午门出发,十二日住遵化温泉,祭拜皇陵。十四日出塞,住三屯营四十里堡(今唐山市迁西县境内)。十五日住商坚台(今唐山市迁西县境内)。十六日住宽城东。
十七日住喀希喀布齐尔口(今平泉县大吉口,喀布齐尔为蒙语,今多作“哈巴气儿”,意为崖口,山谷口)。
十八日住察汉城(今平泉县会州城)。
十九日住席尔哈河(今平泉县城西河。席尔哈为蒙语,意为**的)。
二十日住喜扎忒河(今平泉县七家岱)。
二十一日住和尔和克河(今内蒙古宁城县黑里河)。二十二日住喀喇城(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南。从此日开始返程。二十三日住胡西汉图口(胡西汉为蒙语,意为有核桃的地方,应为今天的宁城县四道乡)。
二十四日住俄伦蒿齐特(俄伦蒿齐特为蒙语,俄伦意为多,蒿齐特为遗址,应指明代富峪卫遗址,在今天平泉县黄土梁子镇三家村)。
二十五日住雅屯河(今平泉县小寺沟镇雅图沟)。
二十六日住达希喀布齐尔口。
二十七日住冰窖(今宽城县冰窖)。二十八日进喜峰口。
2、第二次北巡路线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28岁,当年已完成了平定三藩大业,国家更趋于稳定。
三月二十日离京,行幸遵化温泉。四月五日住三屯营城南。四月七日出喜峰口,住喜峰口外白台。八日住宽城北五里。
九日住达希喀布齐尔口。
十日住察汉城。
十一日住乌兰布尔哈苏(今平泉县下店乡境内)。
十二日住席尔哈河。
十三日住拜查(拜查为蒙语,有两种含义,一是险峻的地形,二是水源地。拜查应在今天的平泉县柳溪乡境内)。
十四日住和尔和。
十五日住巴尔汉(即今天的八里罕。巴尔汉为蒙语,意为佛爷)。十六日住乌朗冈冈(乌朗冈冈为蒙语,意为红色大沟,地点在今天的宁城县)。十七日住穆雷布尔扎儿(宁城县境内)。十八日住胡西汉台。
十九日住塔布恩海落思泰(塔布恩海落思泰为蒙语,意为五棵榆树,地点在今天平泉县柳溪乡境内)。
二十日住俄伦蒿齐特。
二十一日住察汉城。
二十二日住达希喀布齐尔口。
二十三日住冰窖。二十四日进喜峰口,住滦阳城南。二十五日住遵化温泉。
以上就是康熙皇帝两次北巡的路线。两次所走的路线几乎相同,只是第二次比第一次稍远,到达今天宁城的八里罕。可以说康熙皇帝横贯今天平泉县南北,第一次在县境内逗留七天,第二次九天。
目的
、加强同蒙古各部的关系是康熙皇帝北巡的重要目的。
平泉到背景有10个直达班次,分别为G981、G977、G3527、G951、G4757、G985、G929、G925、G3523、G937。
平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截至2016年,平泉市下辖12个镇、6个乡,其中常住总人口为446939人,总面积为3297平方千米。
截止2017年,平泉市下辖12个镇:党坝镇、卧龙镇、北五十家子镇、榆树林子镇、柳溪镇、平泉镇、桲椤树镇、南五十家子镇、七沟镇、小寺沟镇、杨树岭镇、黄土梁子镇,6个乡:松树台乡、台头山乡、茅兰沟乡、道虎沟乡、七家岱乡、王土房乡、平房乡。
平泉的介绍
平泉镇位于镇原县西南部,省道318沿线,距离县城32公里,距宝中铁路平凉站60公里,属陇上重镇,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教育发达。“绿宝”牌西瓜享誉省外。1996年被省列为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9年被省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全镇共辖16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9780个农户,44475口人,共有中小学校34所,在校中小学生10156人,镇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万亩,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小城镇拥有人口1.4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3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