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方立是邢州人,生年不详。881年,他任天井关防御使。时任昭义节度使高浔率军企图收复数月前被黄巢农民反抗军攻占的长安时,被部将成麟所杀。成麟夺取军权,回师潞州。孟方立闻讯,攻打变军,杀了成麟。
孟方立杀死成麟后,并未留在潞州,而是率军回家乡邢州。潞州人推宦官吴全勖为留后。882年,对黄巢作战的总指挥前宰相王铎以僖宗名义任孟方立为邢州刺史。孟方立拒绝受命,并拘押了吴全勖,称宦官不能为留后。他写信给王铎,要求派一名文官来任节度使。王铎任郑昌图为留后。随后,僖宗又任王徽为新任昭义节度使。但王徽嫌路途遥远,且得知孟方立已控制了昭义镇在太行山以东的邢州、洺州和磁州,拒绝赴任昭义,推荐郑昌图。僖宗同意了,改任王徽为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使,负责修缮长安宫阙。郑昌图赴潞州就任,但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使孟方立实际控制了昭义。
涉县固新昭义土匪是指清朝时期,在今天河北涉县、阜城、大名等地出现的一伙盗匪组织。他们的组织规模庞大,据说曾经发展到数万人之多,尤其在清代末期,盗匪活动更加猖獗,成为当时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这个土匪团伙自称的名称是“昭义军”,早期起义领袖是张献忠的后人张占义。他们自称是革命义军,打着反对清朝统治、推翻清政府的旗号,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然而由于涉县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加之清朝政府的治理腐败,地方民众的不满越来越高涨,这些土匪们纷纷加入其中。涉县固新昭义土匪对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他们横行乡野,劫掠庄园、娶妻纳妾,桀骜不驯,妄图推翻清政府。清政府历经多次反击才终于肃清了这个团伙。但是,正是因为涉县固新昭义土匪的存在与发展,使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恶劣,造成了重大影响。当代,在涉县地区仍然有一些传承了昭义军传统的人们,他们融入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地方政治建设,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