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昔称七省孔道。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孱陵县(公安县的前身),县城设在柴林街(又名孱陵街),县域辖有今公安、石首、监利和湖南的安乡、津市、澧县、南县、华容等地。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分孱陵置华容县;公元8年王莽新朝改孱陵县为孱陆县;公元25年县名恢复为孱陵县;公元40年分孱陵置作唐县。
公元209年,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今斗湖堤),称左将军(即左公),改孱陵为公安县,取意左公安营扎寨之地。公安县名始于这时。219年,孙权趁刘备进川之时,进而亲驻公安夺回了荆州,又复县名为孱陵。晋太康元年(280年)分孱陵置江安县,县邑设二圣洲。南朝陈(548年)改江安为公安。589年,将孱陵县和永安县并入公安,改名公安镇属荆州总管府南郡;南北朝末年,二圣洲被江水冲毁,县城迁至油江口,取名梅园。
742年,公安属荆南节度使管辖;925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国都设江陵,公安为南平国属县。北宋初年,公安属荆州湖北路江陵府,后又名为荆南府;1130年,公安县升为公安军,置镇抚使;1135年,撤销公安军,恢复公安县建置,属荆南府。
1364年,公安属湖广行省荆州府;1376年,公安属湖广布政司为第二县;1628年,梅园失火,致使城内外官署、民间、祠庙、城楼焚毁,公安藉御史毛羽健向朝延上疏,请求迁城椒园;163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迫近荆州,公安籍锦衣卫掌卫事都督同知邹之有向朝庭上疏请求迁城于祝家岗,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新城全部烧毁,县城复迁椒园;1648年,县城迁斗湖堤,1651年县城迁祝家岗;1873年,松滋江堤溃口,洪水浸及公安,县城被水冲毁后即迁唐家岗(即现在南平镇);1874年,公安县全县编户5乡32里。
1912年,公安属湖北省荆南道,县署仍设城内;1917年,全县行政区划分为八乡,总面积为1694平方千米。1926年改名为县政府,驻地未变;1932年,公安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38年11月11日,日本侵华飞机9架首资轰炸南平,县署城墙全部摧毁,县政府迁驻狮子口;1943年3月迁王家厂、6月迁支苏堡;1944年1月迁驻申津渡;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0月县政府迁回南平。
1949年属荆州专区。1953年析公安与松滋、石首三县地置荆江县。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5年属荆沙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
1949年7月公安解放,属荆州专员公署领导;县人民政府驻地南平;随着公安县人民政府的建立,全县行政区划分为七个区。1950年建立基层政权,改村为乡,辖区与村变化不大。
1950年公安县的黄山以南部分地区划归湖南省安乡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2月20日批准);公安县的同德小垸划归湖南省沣县;湖南省沣县的罗田乡、刘功乡,太平垸、划归湖北省公安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2月20日批准);湖南省安乡县的附化垸、猪曹垸、新成垸、河北垸、同仁垸等划归湖北省石首县、公安县。1951年8月,全县增设为十个区、176乡。
1952年建国后全国第一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在公安兴建,为适应这一形势,以利这一工程的组织管理。析公安虎东地区与松滋、石首三县地置荆江县建立荆江县,人民政府驻斗湖堤。1955年公安县与荆江县合并,人民政府迁驻斗湖堤。
1955年公安县第六区的严家嘴乡划归湖南省沣县(国务院1955年2月15日批准)。至1961年5月,全县共设9区3镇,58个人民公社。
196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5年,撤区并社,设为24个公社,1镇4场,54个管理区,482个大队,3638个生产队。197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1987年10月,设置16个县辖镇、5个直辖乡的行政建制。16个县辖镇是:埠河镇、斗湖堤镇、杨家厂镇、麻豪口镇、夹竹园镇、闸口镇、藕池镇、黄山头镇、孟家溪镇、南平镇、郑公渡镇、章庄铺镇、狮子口镇、申津渡镇、斑竹垱镇、毛家港镇。5个直辖乡是:曾埠头乡、裕公乡、甘家厂乡、章田寺乡、胡家场乡。
1991年,设立南平开发区。
郑公渡集镇上,因袁丹平的小偷小摸,开摩托车行的丁玉华曾打过袁的耳光,“三天前,派出所所长经过车行门前,告诉我,落网后的袁丹平交待,将我列为下一个作案目标。”丁玉华说想想就觉得后怕。
他说,袁丹平的摩托车就是从他的车行买的。开车行看上去很像回事,实际上赚不了多少钱,袁交待盯上自己,不知道是20年前的过节还是看着他有钱。
看着袁丹平长大,袁继军的邻居却对袁丹平之前的小偷小摸不以为然。他说,这样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几个没事干的小子凑到一起,不调皮还能做什么。不过,“结婚之后,袁家老三比以前好了很多。”
大哥、二哥相继成家,分家后,袁丹平则一直跟随父母。2004年,成家后的袁丹平打算盖两层楼房。父母本想留下一间平房单住,只拆除两间盖楼房,最后拗不过袁丹平的孝心,平房全部拆除。
靠着妻子在外打工积攒的2.6万元,袁丹平盖起了两层小楼。虽有些简陋,可盖起楼房后,袁丹平将父母接过去跟自己一起住。可惜袁父无福消受,当年下半年,偏瘫3年的他病逝。袁母则一直住在一楼,直到他出事前。
在袁继军眼中,三弟对母亲还是很上心的,“一次母亲生病,我们兄弟出钱给老人看病,老三拿不出钱,急得直哭。”
4月5日晚上,袁母看着到家里搜查的警察,知道三儿子出事了,一整晚脸色乌黑。老人患有高血压、脑血栓,家人还是瞒着,没敢告诉她真相。
后面几天,村里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怕老人听到风声,家人将她送往外村亲戚家暂住。
袁丹平被抓后的第5天晚上,袁继军、袁美、袁丹平的女儿等亲友接到临时通知,到当地一派出所与袁丹平见面。
“犯了国法,对不起,照顾好孩子,照顾好老娘。”袁丹平面无表情,与平时说话嘻嘻哈哈的模样判若两人,袁继军除了诧异,还是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