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环保局是市直单位。
生态环境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环保局是政府职能部门,最高机关系生态环境部,隶属于国务院管理。在我们国家有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国务院设立了生态环境部,省级政府有生态环境厅,市级政府就有生态环境局,负责制定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事务,促进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有直属机构。
环保局改名叫什么
邮编:362000
邮编:362000代码:350502区号:0595拼音:Licheng Qu
鲤城区位于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24°55′、东经118°29。总面积53.37平方千米
2003年末,总户数72152户,总人口267359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汉族为主,有蒙古、回、苗、畲、高山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区人民0驻打锡街,全区辖8个街道:海滨街道、临江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常泰街道
以平原为主,晋江越境而过,边境的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6℃,一月均温12℃,七月均温28.5℃,平均降雨量1252mm。
历史沿革
鲤城区史有“鲤城”、“温陵”、“刺桐”等雅称。泉州得名是因为城北的清源山有一虎乳泉,山称泉山,州称泉州。古城开似鲤鱼,遂称“鲤城”。又因“其地少寒”,四季常温,雅称“温陵”。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拓建城垣,曾环城遍植刺桐,变称“刺桐城”。
自唐久视元年(700年)武荣州迁徒至今鲤城始,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0所在地。1985年12月,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原泉州市建制改为鲤城区。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市辖区。
2000年,鲤城区辖4个街道、2个镇:临江街道、海滨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镇、江南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21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海滨街道 40275 临江街道 23160 鲤中街道 51115 开元街道 61929 浮桥镇 50041 江南镇 65637
2001年11月30日,鲤城区人民0(泉鲤政文〔2001〕145号)批复同意开元街道办事处撤销红梅、红松居民委员会设立红梅社区居民委员会,其管辖范围:东至崇福路,南至东街,西至财贸干校围墙,北至梅石路。有住户1412户,人口约5062人。
2003年,撤销江南、浮桥2个镇,设立江南、浮桥2个街道办事处。2003年末,鲤城区辖6个街道(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江南、浮桥),77个社区。2003年末,总户数72152户,总人口267359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其中各街道人口(人):开元 64150 鲤中 65666 海滨 42935 临江 27859 江南 38767 浮桥 27982
2005年,鲤城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浮桥、江南),77个社区
开元街道办事处驻县后街,辖12个社区:东北社区、双塔社区、梅山社区、新春社区、开元社区、梅峰社区、刺桐社区、东升社区、华新社区、泉山社区、红梅社区、西湖社区
鲤中街道办事处驻象峰巷,辖12个社区:新峰社区、西郊社区、和平社区、清正社区、清华社区、通政社区、东门社区、东华社区、升平社区、升文社区、百源社区、促进社区
海滨街道办事处驻新门街,辖7个社区:水门社区、金山社区、笋浯社区、新门社区、海清社区、涂门社区、东鲁社区。临江街道办事处驻金洲街,辖7个社区:伍堡社区、隘南社区、溪亭社区、幸福社区、新桥社区、聚宝社区、跃进社区。江南街道办事处驻锦美,辖23个社区:锦美社区、锦田社区、仙塘社区、新塘社区、上村社区、树兜社区、下店社区、路边社区、五星社区、古店社区、坑头社区、赤土社区、玉霞社区、曾林社区、火炬社区、乌石社区、龙岭社区、亭店社区、登峰社区、金柄社区、华星社区、华塑社区、展城社区
浮桥街道办事处驻兴贤路后,辖16个社区:浮桥社区、石崎社区、高山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岐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新步社区、后坑社区、仙景社区、霞洲社区、王宫社区、东浦社区、田中社区
(根据“泉州市地名网”等资料整理)
2006年9月3日,泉州市0发文同意鲤城区江南、浮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为江南、浮桥、金龙、常泰4个街道。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前:鲤城区辖区面积53.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共辖77个社区。其中,中心市区4个街道的面积8.5平方千米,辖38个社区;江南、浮桥2个街道辖区面积44.9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84%),辖39个社区(占全区社区总数的50.6%),江南街道人口88052人、浮桥街道人口60854人(这两个街道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6.5%)。江南、浮桥原为乡镇建制,下设村民委员会,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镇改街道、村改居工作。
浮桥街道管辖原浮桥街道的新步、浮桥、金浦、黄石、东边、田中、歧山、延陵、坂头、仙景共10个社区。街道沿用“浮桥街道办事处”的名称,驻地设在新步社区(原浮桥街道的办公大楼)。
江南街道管辖原浮桥街道的东浦、王宫、霞洲社区以及原江南街道的锦美、火炬、展城、乌石、亭店、登峰共9个社区。街道沿用“江南街道办事处”的名称,驻地设在兴贤路王宫社区(原浮桥工业楼后、浮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
金龙街道管辖原浮桥街道的石崎、高山、后坑社区及原江南街道的金柄、古店、玉霞、赤土、坑头、曾林、龙岭共10个社区。从金柄、龙岭各取一字而命名为“金龙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原江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
常泰街道管辖原江南街道的仙塘、新塘、锦田、华星、华塑、上村、树兜、下店、路边、五星共10个社区。因辖区内有5个社区(下店、路边、树兜、五星、上村)在宋代时称为“常泰里”,故命名为“常泰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五星社区(即南环路与常泰路交界处附近)。
行政区划(街道简介)
海滨街道代码350502001
办事处驻新门街,辖7个社区:~001_金山社区、~002_笋浯社区、~003_水门社区、~004_东鲁社区、~005_新门社区、~006_海清社区、~007_涂门社区。
临江街道代码350502002
办事处驻金洲街,辖7个社区:~001_伍堡社区、~002_隘南社区、~003_溪亭社区、~004_幸福社区、~005_新桥社区、~006_聚宝社区、~007_跃进社区。
鲤中街道代码350502003
办事处驻象峰巷,辖12个社区:~001_新峰社区、~002_和平社区、~003_清正社区、~004_东门社区、~005_清华社区、~006_西郊社区、~007_东华社区、~008_通政社区、~009_升平社区、~010_升文社区、~011_百源社区、~012_促进社区。
开元街道代码350502004
办事处驻县后街,辖12个社区:~001_梅山社区、~002_新春社区、~003_东北社区、~004_梅峰社区、~005_刺桐社区、~006_东升社区、~007_华新社区、~008_泉山社区、~009_双塔社区、~010_红梅社区、~011_开元社区、~012_西湖社区。
浮桥街道代码350502005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683人(其中户籍人口19136人,外来常住人口12547人)。办事处驻新步社区,辖10个社区:新步社区、浮桥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田中社区、歧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仙景社区。
原辖16个社区:~01_浮桥社区、~002_霞洲社区、~003_王宫社区、~004_东浦社区、~005_新步社区、~006_延陵社区、~007_坂头社区、~008_田中社区、~009_黄石社区、~010_金浦社区、~011_东边社区、~012_岐山社区、~013_仙景社区、~014_后坑社区、~015_石崎社区、~016_高山社区。
江南街道代码350502006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6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900人(其中户籍人口15657人,外来常住人口36243人)。办事处驻王宫社区兴贤路,辖9个社区:王宫社区、东浦社区、霞洲社区、锦美社区、火炬社区、展城社区、乌石社区、亭店社区、登峰社区。
原辖23个社区:~001_锦美社区、~002_火炬社区、~003_玉霞社区、~004_金炳社区、~005_华星社区、~006_新塘社区、~007_锦田社区、~008_仙塘社区、~009_上村社区、~010_树兜社区、~011_下店社区、~012_路边社区、~013_五星社区、~014_古店社区、~015_赤土社区、~016_坑头社区、~017_龙岭社区、~018_登峰社区、~019_亭店社区、~020_乌石社区、~021_曾林社区、~022_华塑社区、~023_展城社区;~500_*江南园区管委会。
金龙街道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289人(其中户籍人口15242人,外来常住人口20047人)。办事处驻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辖10个社区:金柄社区、石崎社区、高山社区、后坑社区、古店社区、玉霞社区、赤土社区、坑头社区、曾林社区、龙岭社区。
常泰街道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034人(其中户籍人口18008人,外来常住人口12026人)。办事处驻五星社区,辖10个社区:五星社区、仙塘社区、新塘社区、锦田社区、华星社区、华塑社区、上村社区、树兜社区、下店社区、路边社区。
*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码350502500。~500_清_工业区。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授予鲤城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鲤城区“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
环保局改名叫生态环境局。
环保局即环境保护局,是原政府职能部门。201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更名为生态环境部,各省环保厅陆续更名为生态环境厅,因而环保局也相继更名为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改为生态环境,更大的目的在于职能的调整。
生态环境,即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九条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