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 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 置州、建郡,古称抱罕,后改导河、河州, 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番古道之重镇, 茶马互市之中心,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 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 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州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 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 ,无霜期137天。
基本情况旅游景点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中南部,现辖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一市七县。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横贯南北。在8169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生活着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个民族190多万各族人民。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聚居地的全国独有少数民族。
走进临夏,亲近临夏,撩开她朦胧而神秘的面纱,感悟她悠久丰蕴的历史,领略她深厚灿烂的文化,目睹她独特瑰丽的风情,饱览她秀美多姿的风光,您定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块神奇迷人的地方。
——这里是“大禹治水的源头”
地图远古时代,华夏大地,黄河暴涨,洪水肆虐,剖腹而生的夏禹,承大任,率民众,凿龙门,辟伊阙,疏“九河”,历经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息水患,造福苍生。《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这“积石”便是现今临夏州境内的积石关。积石雄关下,遗存至今的“禹王石”,历经岁月沧桑,世事变迁,依然见证着当年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默默称颂着大禹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不朽精神。
——这里是“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临夏古称河州,是黄河流域上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地区——大河之州自古以来是沟通中原西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纽带。善于经商的临夏人激活了繁荣的市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汇纵横、互补有无,素有“河湟雄镇”之称,名列“陇上八州”之首。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一——河州茶马司就设在这里。多年来,这里茶马互市,商贾云集,南来北往,东进西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赞曰:“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这里是“民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彩陶馆临夏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代表地之一,建筑艺术特色鲜明。走进临夏,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绿色茵茵的清真寺,直耸云霄的唤醒阁,独特的阿拉伯建筑风格,使你恍然走进“天方夜谭”中的神话世界;红园、东公馆、蝴蝶楼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于一身,独具江南水乡风格。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艺术的完美结合,阿拉伯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巧妙运用,使临夏成为领略民族建筑艺术、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胜地。
——这里是“古动物的伊甸园”
临夏是远古时期古生物繁衍栖息的乐园,境内自然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于黄河之滨太极湖畔,形成于1亿7千万年前的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蜚声中外,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遗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均属世界之最;在巍巍太子山下发现的距今1000多万年至200万年的和政哺乳动物化石群, 雄居欧亚,世界罕见,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展览价值,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现藏各类化石6000多件。
——这里是“中国彩陶之乡”
临夏是古黄河文化发祥地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这块沃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半山文化”、“齐家文化”因最早在这里发现而命名。这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郭沫若先生命名“彩陶王” 的国宝就出土于临夏。
——这里是“中国花儿之乡”
风景区临夏是中国花儿两大体系——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的发源地,“花儿”文化经久不衰。“花儿”是流行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是当地各民族中广为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河州“花儿”曲令之多,位列世界山歌之最。在临夏,你可以听到最地道的“花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山间小道,处处飘荡着“花儿”美妙的旋律。每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歌手云集,人潮涌动,一片“花儿”的海洋。200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后正式命名临夏州为“中国花儿之乡”,康乐县、和政县分别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前不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在临夏成立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旅游资源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发掘出的古动物化石以其数量、品种、规模和完整程度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境内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鳞次栉比,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全州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07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3处。较为知名的有炳灵寺石窟、“黄河三峡”、松鸣岩、莲花山等。这里是民歌“花儿”的发源地,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临夏民族风情浓郁,是古羌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特别是伊斯兰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穆斯林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国民经济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78.59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8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67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24亿元,增长17.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6:28.6:44.8调整为23.8:30.1:46.1。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971元,增长14.2%。二、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推力,第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7%、30.2%和57.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4.1和7.8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其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43.55%。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8年,全州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36.32万亩,粮食总产52.5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玉米、马铃薯、双低油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148.31万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2.8%。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新增日光温室2200万亩、塑料大棚1500亩。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州造林16.35万亩,义务植树545.3万株,新建绿色通道380.8公里;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55万亩、啤特果3.07万亩、育苗1.1万亩。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72个、规模养殖场184个,全州大牲畜存栏、畜牧业产值、肉类总产量分别增长5.04%、8%、8.85%。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良好。实施73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解决了1.26万绝对贫困人口和4.5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永靖省级试点县和9个省级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任务。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产生活条件,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人饮工程、沼气建设、危房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新修梯田5万亩,完成0.6万亩的东乡南阳渠田间配套建设任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硬化农村公路556公里,解决15.51万人的饮水安全和1.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建成沼气池1.6万座。加大劳动培训和输出力度,全年培训劳务18.52万人,输转劳务45.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94亿元,增长27.9%。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08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11.1%。按隶属关系分,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75亿元,下降3.1%;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1.4%;州县属企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增长33.6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增长51.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7.0%。在支柱行业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同比下降0.03%;化学原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4.69%;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实现增加值0.73亿元,同比增长1.45倍;饮料酒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15亿元,同比增长10.22%;食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34亿元,同比增长18.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8%;工业产销率为97.73%,比上年下降1.66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9242元/人,比上年提高14489元/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16.8%。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64.95%。按投资主体分,中央投资1.1亿元,下降25.17%;省属投资17.48亿元,增长1.57倍;州县属投资34.09亿元,增长44.08%。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8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27.63%。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58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22.19亿元,增长59.28%;第三产业投资24.28亿元,增长1.29倍。重大项目投资进展顺利。全年在建重大项目20个,本年完成投资22.4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59%。
交通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4341.49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12.27公里。货运周转量3.42亿吨公里,增长2.71%;客运周转量3.58亿人公里,增长9.78%。邮电业务总量3.53亿元,增长12.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5.99万户,增长3.76%;移动电话用户29.1万户,增长5.5%。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17.66部。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2亿元,同比增长19.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8.4%,出口创汇2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3%。接待国内外游客144.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27.4%。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全州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23亿元,增长20.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9亿元,增长27.97%,全年财政支出51.03亿元,增长38.84%。各类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114.35亿元,比年初增长26.59%;贷款余额54.12亿元,比年初增长29.57%。财产险保费收入5460万元,增长22.34%;寿险保费收入5451万元,增长41.0%。
基础设施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州新开工项目290项,完成投资22.5亿元;续建项目794项,完成投资23.8亿元。兰州-临夏-甘南铁路被纳入全国铁路建设规划,总投资15.7亿元的折达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康临高速公路、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期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东乡县锁达路改建、和政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建成。狠抓生产财源性项目建设,实施了刘化集团年产20万吨低压合成氨、和政县陇滇公司钢材生产一期工程、永靖县年产2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线、广河县宏良皮业公司二期工程、东乡县达板万吨彩色铝型材生产线等项目。加强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盐锅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永靖县、临夏330千伏输电工程建设进入前期工作。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临夏回民中学教学楼、5所明德小学,州妇保院门诊楼暨传染病区、和政县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招商项目91个、资金60.7亿元,到位资金17.33亿元,项目履约率84.5%。最近,根据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开展了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已落实项目60个、资金1.79亿元。加大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永靖县古城新区、广河县城河北新区开民项目顺利启动,和政县县城开发、积石山县县城市政建设、临夏市大夏河南岸综合治理和工业园区建设、康乐县县城滨河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进展顺利。狠抓小城镇建设,确定39个集镇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4.7%、5%,刘化公司、临夏市两个污水处理厂实现了达标排放,饮用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临夏回族自治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给24.6万名小学生、7.3万名初中生免除了杂费、免费发放了教科书;对5711名职校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28万元;争取到国家助学代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08万元,资助了2038名高校贫困生。狠抓“两基”攻坚,广河县、和政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全州高考本科上线1452人,增长54.3%。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48所乡镇卫生院、52个村卫生所(室)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128所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疗设备5318台(件);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4.67%;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应急预案,充实应急队伍,加强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各种疫情和突发事件。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0个“农家书屋”;东乡族擀毡技艺、米拉尕黑、永靖七月跳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60项,共取得科技成果22项,其中20项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新选派246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控制目标,“少生快富”工程全面实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全州体育运动。
人民生活临夏回族自治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8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847元,同比增长15.8%。城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镇恩格尔系数37.5%,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7%。积极扩大就业,全州新增就业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91%;登记核实城镇零就业家庭126户,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万人、8.4万人、4.9万人、0.9万人。全州23.7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0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4平方米。
浓郁的穆斯林风情临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109.7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6.2%。伊斯兰教在临夏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远影响,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声,伊斯兰教在这里开始扎根,历经宋、元、明、清广泛传播,这里逐渐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繁盛之地。回族是临夏穆斯林中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现有62.7万人;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居住地的两个少数民族。临夏穆斯林各民族在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和喜好、风尚、禁忌等方面,都保持着较为完整的伊斯兰风格,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每年到麦加朝觐的临夏穆斯林近千人,一年一度隆重热烈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临夏穆斯林的传统节日。
风景保护区遍布全境的伊斯兰特色建筑是临夏穆斯林风情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里清真寺和拱北(先贤陵)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有中国古典式建筑、阿拉伯风格式建筑、中阿混合型建筑三大类型,现代建筑技术不断融入。境内现有清真寺2614座,拱北143座。
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是临夏穆斯林风情的又一体现。不论是三泡台盖碗茶、发子面肠、酿皮子、甜麦子和油炸食品等风味小吃,还是扣牛肉、东乡手抓羊肉、糊羊肉、粉丝鸽蛋、羊肉葫茄等传统菜肴都做工考究、色香味美。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走南闯北临夏人的足迹,临夏清真饮食在祖国各地广泛传播。
安徽省砀山县马良镇
安徽省繁昌县马仁山
安徽省固镇县新马桥镇
安徽省霍山县白马尖
安徽省六安市马头集镇
安徽省马鞍山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
安徽省明光市马岗乡
安徽省祁门县马鞍山
安徽省全椒县马厂镇
安徽省芜湖市白马山
北京市平谷且马坊镇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
北京市通州区马头
福建省东部马祖列岛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
福建省华安县马坑乡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马巷镇
福建省云宵县马铺乡
甘当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马鬃山
甘肃省华亭县马峡乡
甘肃省泾河支流马莲河
甘肃省康乐县马集
甘肃省临夏县马集乡
甘肃省庆阳县马岭镇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野马山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野马河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
甘肃省天水市马跑泉镇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
甘肃省永靖县马家墩山
甘肃省张家川回话自治县马鹿乡
广东省海丰县马宫镇
广东省开平市马岗镇
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
广东省始兴县马市镇
广东省新丰县马头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马路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马桥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马岭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马山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马鞍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马坡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马头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新马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平马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马蚌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马坪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马泗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马江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走马乡
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
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
贵州省大方县马场镇
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镇
贵州省贵阳市马场
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
贵州省开阳县马场镇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
贵州省湄潭县马头山
贵州省南盘江支流马别河
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
贵州省普定县马堡
贵州省普定县马场镇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
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乡
贵州省镇定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马场
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
河北省安平县马店镇
河北省承德市马圈子镇
河北省抚宁县天马山
河北省固安县马庄镇
河北省邯郸市马头镇
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
河北省涞源县走马驿镇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
河北省青县马厂乡
河北省邱县新马头镇
河北省三河市马起乏
河北省深州市西马庄
河北省顺平县马耳山
河北省唐县倒马关乡
河北省万全县洗马林镇
河北省武邑县马回台乡
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大马群山
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