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配送但无购买记录最好不要买。
根据查询《京东开放平台发货管理规则》得知,在购买物品时,若物流信息显示是京东物流配送但无购买记录,最好先检查您的京东账户,查看是否有其他账户进行了购买,或者尝试查找您的电子邮件,查看是否收到来自卖家的确认订单的电子邮件,同时仔细检查订单号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与您在京东上的购买记录进行比对,若仍然无法找到任何购买记录,最好联系京东客服。
京东(股票代码:JD),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申通快递遭京东停用,暴露了申通快递更大隐忧
京东快递最多可以延时收货20天.
根据《京东开放平台交易超时规则》确认收货的超时规定:
商家自发货之日起,在以下时限内未确认收货的,超时规定具体如下:
订单为等待收货状态的为等待消费者确认收货的,在20日内未点击确认收货系统自动变更为完成的即为超时。
对于正常的京东平台交易,若交易双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进行相应的操作(超时未操作),系统将会自动执行操作。即超出确认收货的规定时间之后,京东系统会在超时之后自动确认收货。
扩展资料
收货人可以本人签收商品或委托他人代为签收商品,收货人委托他人代收的行为视为收货人本人签收。
承运人未经消费者或收货人同意将货物放置在智能快件箱(主要指设立在公共场所,供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递和消费者提取快件的自助服务设备),无论物流信息显示签收与否,均不属于消费者或收货人本人签收,由此产生的相应费用及货物风险需要由商家承担。
收货人拒绝签收商品后,商家应当及时联系承运人取回商品。因商家怠于取回商品所产生的额外运费、保管费等费用由商家自行承担。
京东平台规则——京东开放平台交易超时规则
京东派平台规则——签收问题纠纷处理判责标准
一般来说,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基本属于合作十分紧密的关系,近日申通快递(002468.SZ,以下简称"申通")和京东却上演了一出"分手"大戏。本来,双方闹掰了就闹掰了,申通大骂京东"渣男"本以为事情就结束了,然而京东出来解释一通后,申通反而选择了"原谅"甚至是"讨好"京东。
为什么?因为申通离不开京东。
8月18日,有媒体称,国内电商巨头京东在与申通快递的合同到期之后,要求商家停用申通发货,如果不切换将影响商家的正常发货。
申通立马"跳"了起,直指京东是霸权文化。当天下午,申通相关负责人再次回应称:"霸权文化京东一直就有,只有自己,没有共生。"
京东赶紧出面解释。根据京东开放平台的回应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暂停与申通的合作是因为双方的合同已经过期,且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第二,京东物流提出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响应。本着公平、对等、共赢的合作原则,京东与申通无法就续约问题达成一致,只能暂停合作。
看到京东说阿里成为了自己的实际大股东,申通赶紧说京东误会了。申通快递的态度从剑拔弩张,顿时变得缓和了许多。
据红星新闻报道,8月18日当晚,申通快递表示,"京东认为阿里巴巴是我们大股东,是他们自己搞错了。现在大股东实际上还是公司董事长陈德军,本来阿里要持有30%以上股份,但资金还没进来。我们是上市公司,如果有股权变更会发布公告的。"而且,申通快递还说,现在还没有正式与京东终止合作,还是希望能和京东沟通解决。
申通快递为何不再咄咄逼人?背后暴露的或许是其糟糕的业务现状。
日前,4家上市快递公司发布2020年7月经营数据。其中,申通快递实现快递服务收入16.67亿元,同比下滑6.31%;实现业务量7.86亿件,同比增长23.51%;实现单票收入2.12元,同比下滑24.2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申通快递的业务量大幅提升,可是快递服务收入反而却出现了同比大幅下滑,也就是说申通的成本高企,业绩压力很大。
不仅仅是现状堪忧,更为紧张的是,未来不容乐观。申通快递在7月中旬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900万-8900万元,而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8.32亿元。基本上是十倍的差距。
在这种自身业务糟糕的情况下,申通当然不希望和京东闹掰。
申通嘴上说的是,京东开放平台在申通快递物流业务中占比很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心里可能已经十分慌乱——不然不可能一天三次回应京东,而且态度急转直下,最后甚至有"讨好"京东的嫌疑。
在业绩堪忧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几年申通的风评略差。在"三通一达"以及顺丰和京东快递中,申通不仅业务能力上堪忧,而且在服务水平与质量上也饱受诟病。从网络上现有的资料来看,至少在2012年,就有网友开始吐槽申通快递的服务了,直到今天微博等各大网络平台类似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申通快递当然知道自己最大的隐忧究竟是什么。在和京东的这场斗争中,几次变换面孔,背后都是其利益考量。首先站出来骂京东,是为了博得吃瓜网友的支持,后续示弱,更是为了博得同情。
在商言商,申通与京东闹得不可开交,全然还是为了自己的业务,这无可厚非。不过,摆在申通面前更加危险而容易去除的顽疾,实际上是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申通长期以来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